在本周的专家门诊中,我遇到了一位 19 岁的小伙子,他被反复的右胸痛困扰了两年,最近两天胸痛再次发作。这种疼痛并不严重,只是隐隐作痛,持续时间也不长,大概从数秒到数十秒,并且可以自行缓解。值得注意的是,疼痛与运动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剧烈运动时就会出现。但幸运的是,他没有呼吸困难,也没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在这两年间,小伙子多次就诊,做过胸部 CT 检查、心电图,结果都显示正常,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也没有问题。我为他查体时,发现他的胸壁没有压痛,双肺呼吸音也正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胸痛呢?
按照常理,对于这样一位年轻小伙子,胸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胸壁肌肉问题如果他经常锻炼,比如进行单杠运动,可能会造成胸壁肌肉牵拉劳损,从而出现暂时性疼痛。但一般这种疼痛多为双侧,单侧较少,通过局部胸壁挤压检查会有压痛。而这位患者并没有压痛,所以胸壁肌肉问题导致胸痛的可能性很小。气胸气胸通常起病突然,疼痛之后往往会伴有气急,而且通过影像检查通常能发现问题。但这位患者既没有气急症状,影像检查也正常,所以气胸也可以排除。心血管问题虽然心血管问题也可能引发胸痛,但这个年龄段出现心血管问题的可能性极小。并且理论上心脏在左侧,心血管问题导致的疼痛多在左侧,而患者是右侧胸痛。此外,心血管方面的疼痛一般程度较重,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如果是反复发作,往往预示着较为严重的疾病情况,与患者目前的症状不符,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心血管问题。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胸痛通常会伴有反酸、嗳气、烧心感,并且症状发生时间与进食关系更大,多在进食后出现。而这位患者并没有这些伴随症状,因此胃食管反流导致胸痛的可能性也被排除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伙子的胸痛呢?我把思路转向了慢性气道疾病——哮喘。哮喘的本质是气道高反应性,在绝大多数患者身上表现为突发的胸闷、呼吸困难、喘息,可伴有或不伴有咳嗽。而以胸痛为表现的情况比较少见。
于是我给患者做了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显示通气功能正常,激发阴性,激发后吸入万托林,FEV1改善量534ml,改善率14.8%,呼出气一氧化氮66ppb(正常<25ppb).
因此我判断患者为胸痛变异型哮喘,给予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
我自己在多年的从医过程中,收集过大约20多例以胸痛为首发或主要表现的病例。为了更深入了解这种罕见情况,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哮喘引发胸痛的文献并不多。去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表了一篇31例胸痛变异型哮喘患者的临床报道,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料。



哮喘引发胸痛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气道痉挛哮喘发作时,气道平滑肌收缩痉挛,这种强烈的收缩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发胸部疼痛的感觉。呼吸肌疲劳哮喘患者在发作时往往会呼吸急促、费力,呼吸肌需要更频繁且用力地工作,长时间下来容易导致呼吸肌疲劳,从而引起胸痛。炎症介质刺激哮喘患者的气道存在炎症,炎症过程中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能会刺激胸部的神经和组织,产生疼痛感。虽然哮喘引发胸痛较为罕见,但如果遇到类似难以解释的胸痛患者,尤其是经过各种常规检查都未发现异常时,医生和患者都不应轻易忽视哮喘的可能性。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明确病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一旦确诊为哮喘,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通过规范的治疗,大多数哮喘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提高。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它可以减轻气道炎症;支气管扩张剂,能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胸痛是一种复杂且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对于像这位 19 岁小伙子这样看似简单却又难以诊断的胸痛病例,医生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因素,不断拓宽诊断思路。这位患者非常幸运地遇到了我,最终将困扰他两年的问题找到原因并接受了正确的治疗。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病例和研究,能让更多人了解哮喘的不典型症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健康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盲目判断,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