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起眼"的发热咳嗽,暴露出老年患者致命误吸链的5大防治要点

香巧观看养护 2025-04-25 10:12:31
我想这个现象是和我们现在重度老龄化时代相契合,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心脑血管疾病增多,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神经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吸入性肺炎已成为每家医院、每位临床医生和每个家庭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最近,我到某医院会诊时也遇到类似案例,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患者,男性,69岁;主诉:发热、咳嗽、气促4天。现病史:患者4天前劳累后出现发热,无恶寒寒战,体温未测,伴咳嗽咳痰,痰白,活动后伴气促,口腔内涎液多,口服“阿莫西林、清热胶囊”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并逐渐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无咽痛流涕,无胸痛咯血,无心悸心慌,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泻,为求进一步诊疗,门诊拟“肺炎”收住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5年余,口服“奥美沙坦1#qd,硝苯地平片1# qd” 治疗,血压控制可。2024-02因吞咽困难行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贲门癌,后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化疗,过程顺利,现定期随访中。肺部CT如下:我们将其中片子放大来看: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病变部位的分布是两下肺野,准确的说是右中叶、右下叶和左下叶;分布的方式是沿气道分布。其次,两下叶支气管腔狭窄、模糊不清,内有高密度影(红色箭头所示),这提示管腔有误吸的物质。最后,还可以看到由于进行胃大部切除术和食管下段切除,胃和食管重新吻合,吻合口在胸腔内(黄色箭头)。这样的结构改变一方面胃容积减小,另外一方面原先避免或减少反流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丧失,也容易导致反流的频繁发生。还有一点比较容易忽略的是患者治疗高血压的钙拮抗剂会加重反流。我又回顾患者近几月在该院多次治疗肺炎的影像,虽然没有此次严重,但也看到了大气道内低密度影(提示误吸的内容物)和两下肺基底段实变影。也就是说,患者已经在频繁发生误吸了,需要我们临床医生引起足够重视,要了解病人可能诱发误吸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关措施预防。例如针对这种患者,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饮食上,要少吃多餐,避免饱餐,只五分饱就可以了;进食后避免立即入睡,要适当走走路活动一下。2.饮食种类上,要选择容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和甜食;同时避免饮酒、饮茶和咖啡等。3.衣着要宽松,减少腹压;睡觉时要高枕卧位,睡前2小时内要绝对避免进食。4.停用硝苯地平和奥美沙坦,改用ACEI类药物如依那普利降压。5.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使用茶碱类药物。只要从这些细节出发,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患者因为反复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来就诊,也才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