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再推中长期资金入市,红利资产有望受益!

锐叔论 2025-04-03 05:30:41

4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可视为监管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又一举措。而在政策推动下,未来资本市场的中长期资金供给有望不断增加,对市场结构也会持续产生影响,具体来看:

险资:续期持续拉动现金流,“刚兑”压力下寻求“安全收益”。险资资金主要来自人身险,长久期属性下续保带来稳定现金流。同时随着财险续保率提升,财产险资金稳定性也有所增强。截至2024年,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3.26万亿,同比增长15%。险资配置以固收为主,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长期维持在12-14%之间。截至2024年三季度,险资重仓流通股占整体股票约1/4,其中银行股占比约半,高股息(3%以上)占比达到66%,拉长时间维度看高股息占比波动上行,驱动或主要来自长端利率下行。

社保基金:短期波动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发挥超长钱优势。截至2023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达到3.01万亿,同比增长4.5%。截至2023年末,社保基金重仓流通股占整体资产的13.5%,预计整体股票配置在20-30%区间。截至2024Q3,从行业分布看,社保基金亦集中于银行板块,但剔除社保基金会作为持股主体后行业分布较为分散;剔除前后高股息偏好都较为明显,整体高股息占比达59%,历史来看重仓流通股高股息比例亦波动上行。

养老金:基本养老金风偏最低,年金风格市场化。截至2023年末,我国基本养老金/年金分别达到7.8/5.8万亿,基本养老金中仅1.9万亿进行委托投资。基于第一支柱定位,基本养老金风偏最低,2023年末基本养老金重仓流通股在委托投资规模中占比仅1.69%。行业分布相对分散,同时风格偏好相对稳定,近五年在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汽车、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布局较多。虽然基本养老金重仓流通股中高股息占比相对较小(21%),但高分红特征仍体现其价值投资风格取向。年金风格稳中有进,由于组合平均资金量相对较小,企业年金重仓流通股合计市值较小。纵向来看,企业年金风格轮动显著,重仓流通股中高股息比例波动明显,2021年至今有短期提升趋势。

从这几类长钱的投资偏好来看,如果它们在政策推动下持续入市的话,最为受益的无疑是红利资产。根据华创证券最近的一篇研报测算,预计2025年四类长钱(加上企业年金)股市增量约4600亿元,或流向红利板块约2000亿元。

短期来看,除了上述增量资金预期外,在当前市场处于短期调整及风险偏好下行趋势的背景下,红利资产的防御性价值也有所显现,如近期高股息股板块指数就呈现重心持续上移的态势,与更能体现整体市场状况的平均股价指数的走势形成鲜明的对比。锐叔认为,当下红利资产是相对较有的配置选择。

至于在标的选择上,股息率不是唯一指标,广义来看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需要兼顾股东利益与再生产,优质红利资产的广义定义可以是具有长期、可持续分红现金意愿和能力的企业。而基于这一角度,可关注将现金流转化为新的资本开支增量,从而获得新的增长弹性的红利资产,行业方面包括:1)消费类:家电(白电&厨电)、食饮(白酒&休闲食品&食品加工)、纺服(饰品&服装家纺)、医药(中药);2)资源周期类:煤炭、石化(炼化贸易)、交运(物流)、建材(装修建材);3)公共服务类:交运(港口&铁路公路)、公用(燃气)。

0 阅读:101

锐叔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