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首批特赦的战犯中,原国民党将领王耀武的故事很有意思。结束了11年牢狱生活后,王耀武最想见到的却并非自己的亲朋好友,而是自己的老对手粟裕大将,王耀武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还得从解放战争中二人的交锋说起。
王耀武出身不错,是黄埔三期的毕业生。虽然远不如一期,二期的师兄们受老蒋重视,但凭借着在与红军作战过程中的功绩,王耀武最终还是在国民党军队里拥有了一席之地。
1932年6月,王耀武率团赶赴江西对红军实施围剿作战,王耀武是有本事的,但他当时跟随的上级是个大草包,导致王耀武的部队也被红军耍得团团转。这样的情况直到老蒋自己都看不下,临阵换将才得到解决。
但此时王耀武所在的部队已经落入红军的圈套,见新上阵的主官想要下达突围的命令,王耀武却出言阻止,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如果盲目突围反倒中了红军想打野战的下怀,只有原地坚守才有一线生机。
新上任的主官经王耀武提醒,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便采纳了王耀武的建议,率部队在原地坚守24天,红军的补给支撑不住,只能撤离,王耀武帮助主将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老蒋对于王耀武的表现很满意,但还是决定考较一番,便故意将重点放在王耀武抗命上,要王耀武给他个解释。王耀武并没有叫冤,而是将这场战役掰开揉碎的给老蒋解析了一遍,接着阐述了为何会做出抗命举动的原因,听的老蒋喜笑颜开,当即将他从团长提拔成了补充第一旅的旅长。
王耀武与粟裕在战场上的第一次碰面就发生在这期间。当时和王耀武作战的是红十兵团,由于十兵团太过年轻,战斗中出现了纰漏,不但没能打成伏击,反倒被王耀武用拉锯战打的损失惨重。
红十兵团的主力部队都折在了王耀武手上,除了一支部队在当时红军参谋长的带领下逃出生天,这支部队能够从王耀武精心设计的铁桶阵里成功突围,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最后从俘虏口中才知道原来那名参谋长叫粟裕。
沙场再见王耀武再见到粟裕的时候,二人都已经是一方主帅。当时王耀武在鲁南会战的北线坐镇,老将的设想是用30万大军将解放军一举赶出华东。由于国民党军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优,华东野战军开始打运动防御,退入了沂蒙山区。
见解放军不战自退,国军将领们都非常开心,又在战报上大书特书,将老蒋哄了个开心。只有王耀武忧心忡忡,他太了解解放军了,一眼就看出华东野战军是主动退却,实力根本就没有折损,隐藏起来的敌人远比明面上的威胁更大。
王耀武知道事情凶险,便告诫手下部队别跟着趟浑水,尤其是几支离主力较远的部队。但国民党中有这样眼光的将领太少,王耀武的谨慎反被当作了畏战,最后硬是逼迫王耀武派兵出击。
实际上王耀武的谨慎本能让他躲过这一劫的,粟裕的目标确实就是王耀武的这支偏师,来自猪队友助攻让王耀武彻底陷入了险境。前出的部队被歼灭,就连手下的主力兵团也落入解放军包围中,5万多人惨遭团灭。
王耀武得知这个消息勃然大怒,上级是蠢材也就罢了,连自己的手下也都是窝囊废,亮剑中楚云飞那句就是5万多头猪,解放军抓三天也抓不完的著名台词,其原型就是出自王耀武之口。
此役后,本就对打内战兴趣不大的王耀武更是对作战极为反感,老蒋干脆削了他的兵权,让他靠边站了。王耀武再次出现在战场上已经是1948年的济南战役。这时候露面也是形势所迫,王耀武看出国民党已经不敌便建议老蒋先行撤往徐州,以图后事。
此话算是触及了老蒋的逆鳞,将王耀武大骂一通,让他务必留守济南,王耀武这下也算是想明白了,老蒋有时间胡思乱想就是没时间想怎么把仗打赢。老板如此,王耀武也就摆烂了,还曾悄悄叮嘱手下,又不是抗日,打不赢就算了,玩什么命啊。
粟裕根本没想到,自己绞尽脑汁在济南给王耀武下套,王耀武却已经失去了战斗的信念。济南战役打响后,应战的国军部队中不乏有临阵起义的,王耀武本是有意突围的,谁料老蒋还一直挂念着他,要他就地坚守。
王耀武这样的将领对战局的把握极为敏锐,很清楚大势已去,见老蒋一副要自己战斗到死的样子,心一横,将部下都召集起来开会。会上王耀武十分诚恳地表示,大家已经苦战8天,也算对得起老蒋和身上的军服了,差不多就这样吧。这又不是抗日,该投就投,大家多多保重。
如此通情达理的将领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众人一听觉得有理,也就各自逃命去了。王耀武也带着自己手下的战士离开了战场,不过还是没跑得过解放军的攻势,在半路就被俘虏了。
一笑泯恩仇王耀武本是觉得自己多半会因为红军时候的事情被共产党处决,没想到毛泽东专程让人给他带话,称他是抗日名将,共产党不干卸磨杀驴的事情,让他安心改造。王耀武见毛泽东对他竟是这种态度,也就放心在监狱里待着了。
王耀武本就是大咧咧的性子,倒也没有强烈的出狱愿望,直到他听说老对手粟裕称他为国民党中最强的将领,大喜过望,觉得和粟裕惺惺相惜,为了和粟裕见面,王耀武每天都盼望着恢复自由的日子。最终二人于1959年终于得见,王耀武和粟裕亲切握手,一时传为了一笑泯恩仇的典范。
近代名将,王老虎(王耀武),居第一列!外战功勋累累,内战手下留情,有勇有谋近代名将必有其名!
抗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