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网约车市场的机缘尽了。
记得有人说过,当在一件事情上无能为力,再也没法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说“机缘尽了”,但是网约车还没到时候,不信看看最近的风波和变动就知道了。
华为和腾讯的入场,让原本就不安生的网约车行业再度起了波澜,新资本大头的入局,让很多老平台都慌了神,比如滴滴、哈罗、美团打车、一喂顺风车等平台。
由此可见,这个市场非但没有走下坡路,接下来的利润还会更可观,要不这些资本大佬是闲的跑来烧钱?
之所以很多老平台开始胆战心惊,无非接下来大家玩得是高端局了,很多没有背景和资本的平台,或许要被直接提出局,直接丧失掉掀桌重玩的机会。
一、
大佬们的思维,我等凡人着实看不懂,但是这一招逆向思维,确实是用的溜溜的。现在网约车市场已经厮杀个差不多了,快速增长的空间已经不多了,接下来就是不少难啃的硬骨头。
这时候大佬上场,可以说是正得其所。比如美团从年前就开始深度探索市场,采用聚合模式,接入多家网约车平台,正式跟滴滴叫板。
原本以为美团这一招不说是泰山压顶,也算是釜底抽薪,赢家非他莫属了吧?没想到接下来上线的华为更是给了一记重锤。
二、
蛋糕原本就这么大,既然大家都想分一口吃,大佬们重新搅局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直接砸了重做。
现在网约车的需求已经上来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挤走原本分蛋糕的人。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拓更多的渠道,同时利用自己强有力的背景和资源。
细数了一下,现在的网约车平台,除了一喂顺风车,是从2012年就跟着滴滴一起发家的,那时候滴滴风头无两,在这个新兴的领域杀得风生水起。也就是在那是,一喂顺风车开始进军顺风车行业。
及至后来,又开拓了宠物托运、帮忙跑腿等业务之后,渠道范围就更广了。这些看起来没有关联的业务,实则隐藏着不少新的商机。
也在间接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便利,还有思维方式的改变。当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就想要服务质量的改变。
而共享出行行业,最根本的还是服务。
作为司机要这样看问题,平台就是个“信息部”(空车求货),信息部老老实实挣点信息费,心大炸肺。司机牢牢掌握一点,有钱就干,没钱即刻转向。千万不要帮一个信息部去打败另一个信息部,忘了六国之恨吗?
以前上海出租车给司机买保险,给车,上营运证。差不多也就这个比例。可想而知,网约车革了出租车的命,不仅抢了出租车的利润,同时也让司机付出购置成本。
作为一个乘客来说,这些所谓的资本,都是想去玩底价吸引客人,其实归根结底,网约车平台,重要是司机资源呀!利益吸引而已
湖北一喂单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