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的时候,就有人预测说网约车今年的日子不好过。这不还没到年终,这预言就实现了一半。
之所以说是一半,是因为行情虽然坏,但是并没有一坏到底,起码从6月份开始就处于反弹的状态,截止到七月份,仍然有持续地回升。
现在八月份过去了一大半,不知道这个月的订单量如何,但是看曲线和增长率来说,起码也是跟七月份持平。总之,司机这几个月的日子,可以说没有原来那么难过了。
这难得的订单量回升,给了滴滴复出的希望,给了T3出行、阳光出行、一喂顺风车挺过去的希望,也给了华为、腾讯这俩顶级流量王者入行的希望。
根据6月和7月的数据对比看来,8月份的网约车订单量估计会超过7亿单,算起来比今年4月份的4.76亿单,几乎是要翻倍了。
照此看来,网约车行业依然有增长的空间,只是已经很难挖掘出来了。轻松的、好撬动的市场已经被捆绑差不多了,这时候资本巨头的入场,可以说时机正好。
网约车发展这么多年,早就形成了持续的垄断。要不是去年滴滴被一锅端,现在滴答出行、高德打车、招招出行、一喂顺风车平台还在分食剩下的不到10%的市场呢。
行业是一潭死水,司机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没有良性竞争的平台,只能在资本的手底下日渐消亡,苟延残喘。
目前入场的两家巨头,后续会不会给出司机足够的优惠,这还不得而知。但是总体看来,对市场的维系是个好事儿。
首先,这几家本来就是存在巨额既有流量的,不必依靠别人,完全可以实现流量的自产自销。
其次,就是资本。网约车刚开疆拓土的那几年,可没少烧钱,现在价格战虽然被严令禁止,但是背地里的较量依然没有结束。而现在能出得起钱的,必定是有资本的人。
还有就是技术。网约车一直被人称为是史上最没有门槛的行业,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多高的成本。只要有电脑,有网络和服务器,就能连接起司机和乘客两端。不同的就在于服务,但是服务是靠什么撑起来的?资本,钱。
司机赚钱满意了,乘客坐车满意了,平台才有长久生存下去的资本。而综合型资本的入场,彻底改变了市场的形态。把网约车平台看做是业务的一种拓展,而不是全部身家的押宝。
小编收了高缺德多少缺德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