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告诉大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治疗领域,生物制剂正逐渐崭露头角,为众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如同任何新兴的治疗手段一样,生物制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原则和特定的适应症。今天,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慢阻肺治疗中生物制剂使用的那些关键要点。
全面评估:开启治疗前的关键步骤当面对一位慢阻肺患者时,医生首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因为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其他疾病,这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明确在慢阻肺的治疗中,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第一,对于已经患慢阻肺的患者,无论严重程度,戒烟都是重中之重。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气道,加重炎症反应,阻碍病情好转。无论使用吸入药物,还是最新的生物制剂,如果患者持续吸烟,治疗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症状很难得到明显改善。所以,戒烟是治疗的必要前提,没有商量的余地。在此,我也想特别提醒咨询的网友,一定要关注患者是否已经戒烟,这对后续治疗意义非凡。
其次,规律开展基础治疗同样关键。以吸入药物为例,患者是否每天定时使用,直接影响药物疗效。而且在临床中,我发现不少患者病情急性加重,根源就在于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错误。比如,有的患者吸入时吸气力度不够,药物无法有效抵达肺部;有的操作顺序有误,致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重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通过演示、讲解等方式,让患者熟练掌握正确用法;另一方面,如果更换其他吸入装置能更适合患者,我们也会尝试这一方法,随后再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教育,确保其能正确运用新装置,充分发挥药物作用 。
合并疾病的排查与治疗不少慢阻肺患者会合并其他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需要尽早发现和诊断,以给予相应的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呼吸系统相关合并症许多慢阻肺患者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过敏性鼻炎会导致鼻腔炎症和分泌物增多,容易引发上气道阻塞,进而影响下呼吸道的通气功能。哮喘与慢阻肺并存时,会使气道炎症更为复杂,增加急性发作的风险。对于这类患者,喷鼻药可以减轻鼻腔炎症,缓解鼻塞等症状;孟鲁司特等抗过敏药物能调节免疫反应,减轻气道的高反应性,联合使用有助于控制病情。消化系统问题 —— 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在慢阻肺患者中并不少见。胃酸反流至食管,甚至可能误吸入气道,刺激气道黏膜,加重炎症和咳嗽症状。若确诊存在胃食管反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调整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饱食后立即平卧等),对于改善慢阻肺病情至关重要。因为持续的胃酸刺激会不断破坏气道的防御机制,使慢阻肺的治疗更加棘手。心血管系统 —— 心衰的考量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的缺氧和肺部病变,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合并心衰。心衰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准确诊断心衰并给予正确的治疗,如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应用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治疗心衰的药物,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若忽视心衰的存在,单纯治疗慢阻肺,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生物制剂:何时登场?在完成全面的评估和常规治疗后,如果患者的病情仍然反复发作,此时就需要考虑生物制剂这一有力武器,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生物制剂的使用有着明确的适应症,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
(一)临床表现指引伴有特应性皮炎或比较严重哮喘的慢阻肺患者,是生物制剂的潜在适用人群。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这类患者往往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严重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剧烈,常规治疗难以有效控制。生物制剂可以针对这些异常的免疫通路进行调节,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例如,对于那些皮肤瘙痒、皮疹严重且伴有频繁哮喘发作的慢阻肺患者,生物制剂可能成为扭转病情的关键。
(二)实验室指标判断嗜酸细胞明显增高嗜酸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它明显增高时,提示体内存在过敏或炎症反应。在慢阻肺患者中,嗜酸细胞增多表明气道炎症可能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类型,提示存在2型炎症反应。生物制剂能够精准地作用于这类炎症细胞,抑制其活化和释放炎症介质,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IgE 明显增高IgE 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与过敏反应密切相关。高水平的 IgE 意味着患者处于高敏状态,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刺激引发气道炎症。生物制剂可以通过调节 IgE 相关的免疫途径,降低机体的过敏反应,减少气道的炎症渗出和痉挛,对控制慢阻肺病情有积极作用。肺功能指标 ——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增高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是反映气道炎症的重要指标,当这些指标增高时,说明气道存在明显的炎症,且可能与嗜酸性炎症有关。生物制剂能够针对这种炎症机制发挥作用,降低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如果患者以上三个指标一条都不符合,使用生物制剂就要慎重。因为此时生物制剂可能无法针对患者体内的病理生理机制发挥作用,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专业判断:生物制剂使用的关键保障生物制剂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其使用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合患者,是否符合适应症,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医生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检查结果。在决定使用生物制剂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其治疗的目的、可能的疗效以及潜在的风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物制剂为慢阻肺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但我们必须遵循严格的使用原则,准确把握适应症。只有这样,才能让生物制剂在慢阻肺治疗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为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生物制剂在慢阻肺治疗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期待更多的患者能从中受益,改善生活质量,重新拥抱自由呼吸的美好。
另外,本人主编的面对广大慢阻肺患者的科普书《慢阻肺那些事儿》目前正在印刷中,将于本月上市,现提供购买链接二维码,大家可以扫码购买。

本人从本周起将增加门诊时间,以服务广大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