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简介
国家二级美术师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湖北武汉教育学院艺术系
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理论研究生课程班
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写实油画研究生课程班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海外)研修班
现生活工作于锡林浩特市
道·苏依拉图(刘海军),蒙古族,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2008年在北京当代写实美术馆举办个展,2015年在锡林郭勒盟举办个展,2017年3月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近年完成了《天驹》、《白驼》、《游牧》、《过往》、《葵语》、《套马》、《马驹态》等系列油画作品。
INTERVIEW专访道·苏依拉图库艺术=库:过去一年您的生活和创作状态是怎样的?能否概述一下这一年中您的主要创作方向或作品主题?道·苏依拉图=苏: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大致回溯一下我的创作之路。我是从具象绘画开始创作的,20多年来,从具象逐渐到写意(表现),以及慢慢的更多了抽象思维的因素。在长久与画布的磨合中。绘画一点点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像是一个伙伴陪着自己。这样一来,创作状态和怎么画画变得尤为重要。期间,良好绘画心态保证了持续的创作性,同时,也使人在惯性舒适圈内变得顽固了一些。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在创作中多尝试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关注和解读现当代美术史画家的作品,多外出学习、写生、交流,学以致用。

《马驹态·聚》 油画 160 X 70 cm 2019-2022

《马驹态·翔》 油画 100 X 100 cm 2020-2024在长久的绘画实践中,更主观的寻找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和方法,使绘画变得更自由。从《马驹态》系列开始,在空间上放弃了光影和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和扁平化造型。借用夸张、错位、重建、解构等抽象化思维,寻找有意味的图示和自我个性化心理阐释。在色彩上强化主观色感,一切为我所用,为画所用,慢慢地感悟着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不断改变中,一点点接近绘画的本质。回到第一个问题上,近一年来,我的生活和创作状态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它源于参与库艺术现代绘画课程。画面构成原理和色彩绘画课题的学习,影响了我,从观念上打开了我的思路,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面对绘画的自由。

《马驹态·守护》 油画 80 X 60 cm 2020-2024这一年来,我完成了《牧业生产之套马》系列。这一系列在构成上以律动的线面相结合,淡化形态,强调色块构成的节奏韵律,从而在牧人套马的紧张感氛围中抒发生命的强悍。第二系列延续《马驹态》系列,从构成到色彩以及思维方式上,主要创作动态是实验性,构成上由繁至简,注重材料本身的物质性和绘画的纯粹性,在艺术规律和无意识的感性交融中寻找独一无二的出路。

《牧业生产之套马3》 油画 75 X 100 cm 2023库:能描述一下您通常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吗?从灵感产生到作品完成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请以您近期的作品为例来分享一下?
苏:通常我会在一个主题上持续一段周期。我会在自己经历过或者生活成长中体验到的感性信息进行一个大致的素材收集(图片、手稿、记忆等)。之后和当下的感触联想中产生的腹稿画一个铅笔小稿,当然小稿主要考量的是构成节奏和画面偏于某一方面的矛盾冲突。然后起稿(在这期间,也会直接在画布上无意识的涂画进入画面),一般情况下,我会从一个局部色彩入笔,然后确定色彩关系...起笔和开始是最令人思绪混杂的,此时,在每一个进入的色彩、笔势等等都纠结在自己过往记忆以及当下情绪状态等心灵感触相关联。

《天驹》系列 油画 30 X 30cm X12 2018-2024

《天驹》系列 油画 30 X 30 cm X 12 2019-2024

《天驹态》系列油画油画 30 X 30 cm X 122023-2024更甚者,你会游移在过往的某种感觉中,他引领着你在矛盾的氛围中前行!下一个阶段是清风细雨,阳光明媚,理性的光芒平衡着一切,体验着绘画的愉悦。在以扁平化块面塑造中,丰富的色阶和补色关系的应用,会使画面产生更多的冲突,节奏强弱变化也能丰富绘画性。所以我的绘画虽如野草丛生,却也苍茫大地生机勃勃。

《葵语·红》 油画 80 X 100 cm 2022

《牧业生产之套马2》 油画 80 X 60 cm 2023
例如《牧业生产者套马2》是某一次草图得来的灵感,而那些生动的记忆和感触已深埋了许久。这幅作品模糊了形态,在重叠的色块和魔幻的线条里营造出一种律动的氛围,而确定的蓝橙补色色域使画面仿佛定格成一个瞬间。抽象性使画面赋予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主观用色和形态解构使创作目标更放松和自由。

《白驼·等待》 油画 120 X 80 cm 2020-2022

《茶》 油画 120 X 80 cm 2021-2023
库:您认为您的作品与自身关联性如何,与您过去或当下的经历密不可分?
苏:我认为绘画的本质是一种回忆的再现。我生长在草原,多年来深入牧区体验生活的经历,如游丝般沉浸在我的创作中。蒙古族民间美术中如服饰中的补色应用和图案的晕染法都给了我强烈的启蒙。近几年,我完成《天驹》《白驼》《游牧》《套马》等系列,都于我生活的草原有关。而《过往》《葵语》和近期的抽象实验,是关于城市生活和当下社会大小环境以及个人游历相关。所以作为一个画家,在真诚表达的过程中,个人的经历和当下的社会状态都会若即若离的渗透在你的作品中。

《葵语·果粒》 油画 80 X 100 cm 2022

《葵语·昼夜》 油画 80 X 100 cm 2022库:在工作时您如何保持兴奋或在场状态?如何调动您的感受?
苏:其实,画画不是一朝一时就能做成的事,热情和冲动并不能保持太久。而长年累月养成一种稳定的绘画状态尤为重要。也可以说,如果绘画慢慢的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会在有备而来的状态中从事每一天的工作。而在动笔中不断地为自己探寻别样的思路,痛后而来的就会是兴奋的快乐吧!而感受的调动,也许源于拥有一颗探索未知好奇的心灵!

《夏日某一天》 油画 100 X 80 cm 2021-2023库:在绘画创作之余您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是否有哪位艺术家对您的创作有所影响?苏:游历和想象!绘画可能是我最感兴趣的爱好,他使我平静。有许多现当代绘画大师影响过我。随着网络信息的密集,有时某个画家的一个画面,一种独特的呈现方式会给我启示。当然。在研究绘画大师的作品中,也能提示我不断寻找独特的自己。

道·苏依拉图在捷克库:参与过库艺术创研工作坊的学习后给您的创作带来了哪些改变?
苏:通过库艺术开设的德国现代绘画《画面构成原理》研究课题的学习。在克里博教授和张一非老师的专业指导中,从构图、线条、色彩的绘画创作性,使我系统了解了包豪斯理念。深刻体验着他对于绘画自由表述所建立起的启蒙意义。当一个画者有了主动、开放式的创作形态和理性的应用绘画知识的能力,他将会更能够自由的去表达和呈现所要说的一切。

《色彩绘画·灿烂》 布面丙烯 60 X 80 cm 2024

《色彩绘画·生长》 布面丙烯 80 X 60 cm 2024
在《色彩绘画》创研工作坊课题中,在马树青、黄拱烘、英格丽3位导师的指导下,拓宽了关于色彩作为创作核心的思路。正如马树青老师所言“一幅绘画如何呈现一个独一无二的平面观看″是值的实践的!

《夏日记忆》
油画
直径 30 cm
2024

《绿意》油画直径 30 cm2024所以,作为一个创作中的画家,个体的记忆里一直蕴含着集体意识。从具象到非具象,从被动到主动,直至心灵的自由,似乎是一部美术史!有时我想绘画就是我生命的过往,如草原的一粒粒草籽,随风起落,寻找着雨露滋润大地,而自然地成熟长大。

《初秋》油画 30 X 30 cm 2024

《欢快的马驹儿》油画 30 X 30 cm 2024库:您现在仅靠艺术作品销售能够支撑生活吗?家人是否支持您的选择?
苏:不能!我希望有一天能实现以画养画,一边绘画,一边轻松的生活!

《色彩绘画·青春》布面丙烯 60 X 60 cm 2024

《温暖》布面丙烯 60 X 60 cm2024库:如果请您用一个词为这一年做一个注解,这个词应该是什么?为什么?
苏:抽象思维。参与库艺术工作坊后,给予我最大的启蒙就是绘画需要回到绘画的本身,回到一种自由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就需要一种抽象的思维,从一种没有确定边界的思想开始抵达接近真实的结束。

《小麦峪的樱桃》布面丙烯 50 Ⅹ 40 cm 2024

《幽深》油画 80 Ⅹ 60 cm 2024库:近期在艺术创作方面有何规划,有什么展览计划?
苏:还是希望自己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中从事创作。也在有计划地梳理着以往的创作。2017年个展之后。创作心态和创作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有可能,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做个展或系列作品群展。

道·苏依拉图在牧区写生 ESSAY学术主题介绍

很多人会去揣测历史,选择“面向艺术史而工作”。事实上,“历史”也是一种观念,虽非任人涂抹,却也会因人而异。放眼当下:艺术史何在?当下的“历史”,正在于创造。六年来,库艺术所倾力打造的 “自由绘画”创研工作坊及其后续的多个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坊,不仅深化了对绘画艺术的研究,更挖掘出了一批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怀揣对艺术的纯粹热爱,坚定地走在个人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库艺术教育这一平台的成果,也看到了我们正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这批艺术家的风采和作品魅力,库艺术教育现隆重推出“自由绘画系列推介”计划,旨在发现和推广那些最具个性,最有发展潜力和艺术语言特色的艺术家个案。通过广泛的媒体平台宣传、联合798艺术区画廊(美术馆)举办个展、双个展或携带作品参展艺博会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艺术家的才华和创作力。力求在这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中,将“自由绘画”打造成志同道合者聚集的广泛的知识生产平台,让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库艺术“当代水墨”创研工作坊 四大导师联合打造 探索当代水墨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本期导师阵容沈勤、杜小同、党震、杭春晖线下交流时间:2024年8月14日-8月24日为期11天的集中式交流与创作课题成果展:工作坊结束后将在北京举办课题成果展举办地点:北京
招收人数:20人
策划方:库艺术教育
主办方:艺时代(北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咨询详情请联系微信号:kuyishu003邮箱:kuart@126.com联系电话:010—8478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