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押题作文:《最美______》(满分范文6篇)

迂夫子文吧作 2025-03-12 04:26:47

点关注,不迷路哦!

最美的妈妈

————

辽宁/尚静

妈妈,你,牵着我的手,陪我走过了幼年、童年……

忆起曾经的你,夺目耀眼,“美”已不足形容你!然而,一路走来,你脸上不知多了多少条皱纹,两鬓不知长了多少根白发,手更加粗糙了,声音更加沙哑了……

幼年时的我,不会张口说“美”,你在我心中却是最美的人。你教我叫“妈妈”,拿勺吃饭,系鞋带……你无微不至照料我,关注我成长的一点一滴。那时的我,多么想说一声:“妈妈,你最美!”然而,我不知怎的,并没有说出口。 妈妈,你的陪伴使我的童年更加精彩。一路走来,你将阳光洒了一地,将关怀化作片片花瓣,给予我无限的芳香。妈妈,我一天天地长大,而你一天天地老去。就这样,你的美貌被岁月吞噬着,不再像以前那样活力四射。

我还记得那瘦小的身影,冒着大雨在教室外等我下课。那天,雨下得很大,我在教室里焦急地等待着。“爸爸出差,这么大的雨,妈妈会来接我吗?”抬起头,窗外一个身影跳入我的眼帘。你拿着一把碎花雨伞,站在人群中,显得更加弱小。雨水打湿了你的头发,单薄的衬衫早已不能抵挡寒风。但是,你一直仰着头,不停地向我招手。那时的你,虽然很狼狈,却是最美。走出来时,泪水打湿了眼眶,我好想跟你说声:“妈妈,你最美!”然而,叛逆的我却不好意思张口,那一次便又错过了。

现在,我不想再错失机会了。当我鼓起勇气要说这句话时,我才发现你已不再“美”!脸,不再白皙,岁月匆匆地在你脸上偷刻了几道皱纹;手,不再细致,时间悄悄地带来了粗糙。说出这句话时,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你却说:“妈老了,不美了。”

不,在我眼里,你最美。妈妈,不管岁月如何改变容颜,你永远最美!

点评

作者以“妈妈”为写作对象,收集生活小事来写母爱和成长,语言质朴,行文流畅。文中,作者几次想对妈妈说“你最美”,却一直未说出口,但这种情感随时间推移而更加浓烈。在写法上,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妈妈的形象变化,又写作者的“态度转变”,使母女之间的情感沟通更顺畅、自然。

最美的风景

————

福建/王梦云

风景,是春水荡漾清波,群鸭戏水;是闻蝉鸣夜观天,繁星点点;是悬金垂子香满园,硕果累累;亦是漫漫飞雪,冰封千里……它壮观,它神秘,却始终不能诠释“最美”二字。

在我印象中,只记得那最美的风景,没有山,没有水,唯有繁华的街,来往的人以及父亲那头黑色的发丝……

月上中天,如同在夜空中镶上一块白玉,街上灯火通明,我与父亲游荡在人海中。突然,人流朝着同一个方向涌去,我深感诧异,便用力地扯着父亲的手,跟着大部队来到一个中心广场,黑压压的一片人围在一个舞台周围。突然,劲爆的音乐响起,台上身着艳丽服饰的表演者开始随着节奏舞动起来。我铆足了力气一跳,才远远地地看到了“全景”,无奈地跺了跺脚。忽然,我的双脚离开了地面,渐渐地高出了那堵人墙——父亲将我托起,放在了他肩膀上。终于,我看清了舞台全貌。

一曲结束,人群突然安静下来。

随着演出的结束,人群渐渐散开了,原本水泄不通的广场立刻变得空旷起来。我好奇地打量着离开的人们,他们的额头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汗珠,有的人在走之前还在鼻子前扇动几下,似乎在驱走什么刺鼻的气味似的。我轻轻地吸了吸鼻子——没有怪味儿。空气很清新,吸入鼻子时还会有凉凉的感觉。

在主持人连珠炮似的宣传下,人群几乎散了。借着舞台的灯光,我惊讶地发现父亲黑色的发丝里藏着许多晶莹的汗珠。随着我双脚重新着地,感觉自己的全身都像注了铅,真重。抬起头,我发现父亲的双颊通红,脸上有着难掩的疲惫……原来,是父亲给予了我宽敞的视野。坐在他宽厚的肩上,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精彩的歌舞,是父亲给了我最好的视角,让我见到了最美的风景!

曾几何时,父亲也是这样背着我,带着我在院子里嬉闹,托着我去够星星,摘月亮。那耸立的高楼,那碧绿的原野,那繁华的街道,那造物主笔下瑰丽的山河……都使我为此惊叹。但那些壮景依旧不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在我的记忆中,只有父亲那飞扬的发丝,才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它承载着我的幻想及我最美的童年……

笑着笑着,我长大了。多年以后,倘若有人问我:“最美的风景是什么?”

那时,我会静静地注视着父亲斑白的头发,默默无语……

点评

文章开篇运用排比句式,写出了风景的“美”,但并非是“最美”,由此埋下伏笔。用“这都不是最美的风景”引出了父亲为了让“我”高兴,愣是让“我”坐在他的肩膀上看演出,虽然文中没有较多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了父亲对“我”的无限关爱。结尾以“斑白的头发”呼应开头“黑色的发丝”,说明了父亲已日渐衰老,“我”却悄然长大,为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最美不过柠檬草

————

湖南/何琛威

翠绿而修长的柠檬草,一直是我的最爱;她似乎不开花,却总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有时弥散在空气中,有时浸润在灵魂里,成了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风景。我很好奇,这种清淡得让人一不小心就会忽略的味道,为何会带来如此不可抗拒的力量呢?

家里一直摆放着她,就在窗边。每当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时,我简直听到了她在阳光中的呼吸!对视的那一瞬间,她便在空气里蔓延开来,温暖便轻轻地荡漾在房间里。

我喜欢和妈妈一起坐在窗下晒太阳。午后的阳光很暖和,尤其是在冬季,周围的草木都枯萎了,那时很宁静,没有鸟叫虫鸣的打扰,看起来世界在静静地睡午觉还没醒来。冬季里比较闲,妈妈也喜欢和我一块坐着,聊学习,聊生活……此时的妈妈很祥和,阳光映照出她脸上渐渐爬起的纹络,它们也在晒太阳,偷着闲。突然有点儿心疼,不觉就伸手帮妈妈理了一下头发,谁知妈妈也同时抚摸了一下我的头。两人都愣了。其实我们还是不太习惯这么煽情的场面,但是两人的心里一定比这午后的天气更温暖,我看到了妈妈和我一样轻轻扬起的嘴角。回过头去,窗内的柠檬草摇晃着,不知她是在午睡,还是看到刚刚的场面在笑我们?

这样的时光毕竟少。我住校之后,繁重的学业让我不得不留在学校里奋斗。以至于这样的时光,竟成了一种奢侈。不过那甜美的画面,却一直留在心底,定格为经久不衰的画作。其实我并不懂鉴赏之道,但它绝对比《蒙娜丽莎》有价值。

有次不小心病倒在宿舍里,我缺了好些课,又托同学买了药。后来想想,还是应该给家里的妈妈挂个电话。原本是想炫耀自己的坚强的,谁知电话那头不知真相的妈妈竟哽咽了。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内疚极了,急忙向她解释,不料只让她更加心疼。没办法,只好让她做点儿什么才行。想来想去,便让她将柠檬草搬过来陪我。

看着摆放在桌上的那株柠檬草,想着妈妈当时着急又心疼的神情,我的心底一片湿润。其实妈妈更喜欢水仙,但为了四季都有装饰,就依了我,摆放柠檬草。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不在家时,妈妈会把她照顾得比我还好。那叶子越发翠绿欲滴了,修长而又自然地垂着,那么健康,那么旺盛。我猛然发现,她已不再是一株普通的草了,在接受妈妈的灌溉后,已经是母爱的化身,成了妈妈派来照顾我的天使了。突然又想到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心里忽然一阵害怕。我和妈妈的感情就像柠檬草的生命力那样旺盛不竭,却又容易被忽视。想起妈妈脸上的皱纹,今天应该更多了吧?我太不懂事了!

柠檬草依然轻轻摇晃。她是睡醒了,还是在替代妈妈向我问好呢?我终于明白,她清淡的味道为何会有如此不可抗拒的力量了——因为那里包含着母爱!

点评

作者以柠檬草为题材,引出了一段温馨而令人感动的母爱故事。行文时,下笔设问,说不知柠檬草“为何会带来如此不可抗拒的力量”;继而在两个生活细节中展开,一则在景物衬托中体验幸福,一则在出人意料的情节中挖掘情感,内容充实,情感格外逼真。这种借花写人、寄情于花的行文技巧,不失为文章出彩的一条捷径。

最美笋江

————

福建/苏玮博

每天清晨,我总是在古城的那条笋江上,渔船离港的汽笛长鸣声中睁开惺忪的睡眼。尽管如此,我却极少注意它,直到那个“夕阳无限好”的黄昏,才让我和它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傍着笋江住了许多年,如若不是听人说起,我还真不知道在它沿岸,有这样一个“天造地设”的好去处。

这是一条并不宽敞但清幽雅致的香径,身处喧闹的城市,要想觅得这样的地方。的确不易。仰首。绿树成荫,繁茂的枝叶纵横交错,其中不乏鸟雀们的巢窠,它们悦耳的歌声更是不绝于耳。沿途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野花,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都赶趟儿似的争奇斗艳,朵朵可谓“天然去雕饰”:尤其是那股清新淡雅的幽香,沁人心脾。

然而,最令我心醉神迷的,还是那条江。

夕阳把它最绚丽夺目的万丈金光洒向了微微波动的江面上,给它镀上了一层金粉,偶尔闯入一只水鸟,隽逸地在粼粼如纹的湖面横掠着,打破了宁静的气氛,那层金光便荡漾开来,水中那些倒映着的“海市蜃楼”飘忽不定,给笋江增添了一丝趣味。

日落西山,晚霞初上,这条笋江便又是另一番景致了。它仿佛是由多种颜料“杂糅”而成的,也许江那头是橘黄色,江这头便成了大红色。令人啧啧称奇。

这时,正值退潮期,笋江一改平静的面貌。加速向下流奔涌着。它撞击、拍打着堤岸。卖弄着轻快的歌喉。不远处。一艘艘渔船满载而归。欢喜地高唱着丰收的渔歌,和着水流声。一切都那么安适、祥和……

漫步于笋江江畔。这绿树、这花香、这歌声。真令我沉醉不知归路……

点评

作者对香径的描写可谓别具一格,诗词的引用更为它增色不少,“天然去雕饰”营造了一份自然、淡雅的意境。在描写夕阳下的笋江时,作者妙用修辞,工笔勾勒出一幅江天美景图,字里行间传达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最美少年

————

湖北/叶子韵

我所看到的每个少年,我所听到的每个故事,都拨动了我内心那根最柔软的心弦。

什么是最美少年?怎样才算是最美少年?自己是最美少年吗?这些都是在观看这个节目前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疑惑不解的问题在观看了《寻找最美少年》大型公益节目后,我茅塞顿开了。

这是一部令人感动、心酸,使人赞叹不已的节目。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那一个个少年令人敬佩的精神像一颗充满热血与乐观的种子,深深植入我混沌的心灵。我长大了,我应该做个懂事的孩子。我有责任去回报那日日夜夜为我操劳的父母,回报给我爱与温暖的爷爷奶奶。心中有了目标,心灵在加热,青春的活力便要爆发。因为我忘不了给我这一切力量的小姑娘——次旦拉姆。

次旦拉姆是一个来自西藏的小女孩。从小父母离婚,爸爸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妈妈因为患小儿麻痹落下残疾,再加上严重的关节炎,腿有残疾。小次旦拉姆活泼开朗,积极乐观,这一切使她变得更加坚强。除了学习之外,她每周都要去帮妈妈的商店进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小拉姆终于来到了繁华热闹的城市。她那干枯瘦弱的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容。她一蹦一跳地来到了集市。机灵的她总是货比三家,选最便宜的那家。每次总是经过一阵讨价还价,才愿意掏出自己的小钱袋。搬着十几斤重的零货往外走,看见了在一旁耐心等待的母亲,便一手拿着货物,一手搀扶着站立不稳的母亲走向车站。母亲深知,年仅十一岁的小拉姆是拼尽自己最大的力气搬货物和搀扶她的。但小拉姆脸上却挂着一副满意的笑容。路上,母女俩不时传来一阵欢声笑语,一阵打闹。路人见了,谁的心头不温暖?谁的眼睛不湿润?

眼看,又到了拉姆去住校上学的日子了。母女俩依依不舍,亲昵着,好像这是一场远别似的。终于,还是别了。母亲那双眼睛里流露出无尽的担心与忧愁,却不知拉姆的心中多么难受。她担心母亲没有她的搀扶,走路会很吃力;她担心母亲没有她的陪伴,心里会很孤独;她担心母亲没有她的照顾,生活会有许多麻烦。但她知道这些担心是无济于事的。她想:“这一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拿着满满的收获去赢得母亲的喜悦。”这些企盼化为力量,推动着她不断进步,使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母女俩生活得很幸福,很幸福……

幼小的肩膀承担家庭的重任,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不禁一阵惭愧。回想起每次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情景,再看看拉姆帮妈妈搬运货物的情景,我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孝敬父母就是做最美少年。也许我们并没有拉姆那样懂事与优秀,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在父母面前展现听话懂事的自己,我想这便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做最美少年,展现青春活力,加油!

点评

作者先阐明观看《寻找最美少年》这部公益节目给自己的总体感受,然后通过为母亲进货及与母亲依依惜别这两个镜头,来展示次旦拉姆这个最美少年的精神风貌,最后由己及人,水到渠成地表达了要孝敬父母,做最美少年,展现青春活力的观点。

最美的风景

————

江西/黎心怡

乍暖还寒的二月,一抹烟雨拂动着如霏云般的树冠,我手握画笔,想将这片美丽的风景定格在我的画中;可因为有个她,生硬地嵌在这如画般的风景里,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她是住在附近的一位拾荒老人,身上很脏,总顶着一头乱发,满嘴黄牙。她在我家屋檐下躲雨,呆滞地坐在那儿搓着手,身下垫着纸片,瓶瓶罐罐什么的摞在她脚边,散发着腐臭的味道……联想到附近常流传着乞丐顺手牵羊的恶事,我是多么想赶她走,好还我一片美丽的风景啊。

见我走出门,她忙挨着墙挪了过来,“你好……”她努力地想用普通话与我交谈,而我只是淡漠地哼了一声,算是回应。见我这样,她只得悻悻地缩回墙角。

春雨如丝,并没有要停的意思,她在屋檐下也显得更加不安,为了尽快打发她走,我准备给她找个能遮雨的东西。我在储藏室里找到了一把旧伞,可试着开合几下后发现还能用。心想不知道这种人用了后还会不会再还回来,于是继续翻找,之后又发现一件雨衣,不仅落满灰尘,还撕裂了一条条口子。我心想:这件雨衣拿给那个老人正好,反正也不指望她能还回来。

我将雨衣递给老人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明显充满了感激;我又将家里的一些多余的瓶瓶罐罐塞给她,她却执意留下几毛钱,“谢谢你的雨衣,我一定会送回来的。”她说。之后,她颤颤着抖开雨衣,小心地穿在身上,又将那些废品扛在肩膀上,千恩万谢地走了,我目送着她,直至她消失在粉色的樱花雨中。一连过了很多天,我都没有再见到这件雨衣。可当我在心中讥讽她的人品时,却又在校门口见到了她。

三月,阳光正好,可过不了一会儿,被撕开一条条口子的蓝天又重新缀满了乌云,斜线般的雨丝带落了一片片樱花,扑簌簌地落下。我和几个同学只好无奈地找了个便利店躲雨,这时,我又看见了她,一个单薄的背影,正抱着一堆半新不旧的伞,笑盈盈地递给一个个没有带伞的孩子。看到这个情景,我迟疑了一会儿,但还是走了过去。她见到我,脸上是掩藏不住的欣喜,立马掏出一个红色的塑料袋放在我手里。我一看,正是那件雨衣,不过被她刷洗得干干净净,破裂的地方也都用电工胶布粘好了,一抬头,就看见了她那温暖的笑容。尽管她的脸上依旧挂满灰尘,笑容却分外明净。

“谢谢你,你是个好心的孩子。”她的话音刚落,储藏室里的那一幕幕便如潮水般涌进我的脑海里,让我愧疚得很。

后来,只要一下雨,我就可以在学校门口看见她的身影,那身影仿佛已融入了春天的美景里,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点评

作者先采用外貌描写将拾荒老人脏乱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了前期对拾荒老人的厌恶,与后文真正了解拾荒老人所作所为后的感动形成鲜明的对比。拾荒老人的笑如同温暖和煦的阳光,铺满“我”全身,流入“我”心底。她平凡而又触动人心的举动,构成了街头最美的风景。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