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不迷路哦!

我是个快乐的小姑娘
————
赵萌
我嘛,站在镜子面前一看,挺普通的小姑娘,没什么特别的。可是,就是这样普通的我,每天都在过着快快乐乐的生活。
我是个快乐的“手工王”。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听妈妈说,还没上学的时候,我就总是拿着彩纸折来折去的。最开始只能折简单的纸飞机,后来学会了折船和狐狸。慢慢地,我不满足于折纸了,上小学后,就开始摆弄各种材料,用易拉罐做花篮,用空瓶子做沙漏。每次做出漂亮的作品,我都有一种满足感。
我是个快乐的“马虎王”。我在家有个外号,叫作“小马虎”。记得有一次,爷爷奶奶要去超市买菜,他们走时,我信誓旦旦地说:“我给你们做水果沙拉,你们回来吃。”他们走后,我就动起手来。我小心翼翼地切好苹果、梨和香蕉,找来了沙拉酱和酸奶,一想,放点糖可能会更好吃,于是,又放了好些“糖”。全都拌好了以后,就等着爷爷奶奶回来。奶奶回来后,看到我的“杰作”,赶紧尝了一口,刚吃到嘴里就吐了出来。我一看,也急忙吃了一口,真的很难吃。
奶奶哈哈大笑了起来:“傻孩子,你是把盐当成糖啦,这回自尝苦果吧,看你以后还马不马虎!”我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但我的笑却是“苦笑”。
我是个快乐的“执着王”。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办手抄报,限一天完成。我吃完晚饭,就开始忙活了起来。结果,9点了,才把图画画完,文字还没写。爷爷奶奶都劝我不要做了。我当时也确实困了,但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当天的事情当天一定要做完,绝不能拖拉。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于是,我洗了把脸,振作精神,专心制作,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却时时刻刻都在快乐地生活着,也希望我的快乐能传递给身边的人。
点评
刻画细致,中心突出:小作者在描述自己时,先从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入手;之后选取典型事例,表现我的个性特点,突出文章中心。
层次清晰,内容具体:文章层次清晰,选取事例典型。丰富文章内容,同时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丰满,有血有肉,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我是个快乐的“小书虫”
————
广东/王筱舒
有句名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我来说,生活里若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小鸟儿缺了翅膀。书籍给我的快乐是沙滩上五颜六色的贝壳,亦是风铃歌唱时发出的欢快音符,也像繁星点亮夜空,春雨滋润大地。
很小的时候,每天睡前爸爸妈妈都会给我读故事。有时,他们讲着讲着就睡着了,我却被故事吸引着,没睡意,一个劲地嚷嚷:“讲,再讲一个!”大一点后,我学会了拼音,就自己读书了。遇上不认识的字,手边有字典,一翻,问题就解决了。渐渐地,我的喜好与品味也随着年龄在变。现在,读《金银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绿野仙踪》等世界名著也没困难了。
以前放学回家,我通常会先写作业,但总要留一点“小尾巴”,然后一边津津有味地读书,一边注意门外的动静。留下的“小尾巴”是预防妈妈检查时“演戏”用的。
有一天,我正读得入迷,突然听到扭门把手的声音,书来不及藏进抽屉,就一把丢到了墙角。妈妈进来时,我已扯过作业本装作思考的样子。哈哈,有惊无险。妈妈批评我写作业太慢,她不晓得我的秘密。
现在,我已养成了好习惯,每天放学回家抓紧时间做完作业,剩下的时间可尽情畅游书海,再也用不着偷偷摸摸地跟妈妈“演戏”了。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套“国际大奖小说”,五十多本,我一个假期就读完了,还写了十多篇读后感,真是充实又快乐。
俗话说,读书识理。书籍为我打开了认识自然、社会和生活的一扇扇窗,让我在轻松愉悦中得到了精神和心灵的享受,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所以,我很乐意做一个快乐的“小书虫”呢!
点评
时间为序:本文按很小的时候—以前—现在的时间顺序,层次分明地记叙了小作者的阅读史,让我们看到了他在阅读方面的进步和成长,让我们为他高兴。
细致生动:文章题材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文中不管是喜欢听故事,还是和妈妈“演戏”都生动的突出了小作者爱书的特点。
我是个快乐的“小母鸡”
————
山西/王萌
有一只整天欢蹦乱跳的“小母鸡”,她认识美丽的世界已经有9个年头了,圆圆的苹果脸,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红润的樱桃小嘴,简直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她的一切都是那么奇特又别样……
虽说母鸡从不打鸣,但她可不想浪费“金嗓子”这么好的资源。只要一有发言、辩论、演讲的机会,她绝对不会放弃“抛头露面”“大显身手”的机会,自信阳光的她总能以一流的口才征服对手,抱得奖杯归,是团队里出了名的“演说家”,拥有“粉丝”无数。
这只小母鸡做起事情来是绝对的专一,比如看书,只要一挨着书,任凭雷劈炸弹轰,都断然不会轻易放下。书就像磁铁般牢牢地吸住了她的心,用她的话就是——此时的她是“人书合一”,非要不离不弃。
可是,唯一让人捉摸不透的是她的“多变”。在学校,她是“乖乖鸡”,开朗、稳重,与同伴友好和睦,能出色地完成老师交予的重任;可一回到家,瞬间变成了“调皮的小鸡”,吃饭时,她会随手往饭碗里“藏”几粒生豆子,让家人“咯嘣”去,或是将辣椒酱挤在面包上,爸爸以为是果酱,拿起就啃,结果可想而知——爸爸辣得抱着杯子拼命“咕咚咕咚”灌水,而她却躲在一旁乐得“咯咯”捧腹;若是谁欺负了她的朋友,她会立马竖起“鸡冠”变成“战斗鸡”挺身而出,为朋友“打抱不平”,直到对方“缴械投降”。
不过,在这么多不可确定的背后,最稳定的便是她有一颗乐观的心,困难时咬牙挺着,委屈时小曲哼着,难过时笑含泪珠儿,因此,“鸡神”非她莫属。听,她又在快乐地歌唱:“咯咯,咯咯,我是只快乐的小母鸡……”
点评
比拟趣味模仿绝:“咯咯,咯咯”,形象模仿小母鸡叫声,时时刻刻牢抓主题,把自己比作小母鸡,以鸡的口吻描述快乐的多样性。
选材典型生动妙:自比小母鸡,穿插在家里、学校、社会各团体角色,活灵活现地展示“我”的可爱、机灵,再现了人与鸡的语言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