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不迷路哦!
作文押题
请以“______也是一种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
满分范文
落花也是一种美
————
湖北/孙晓雯
清晨出门时,雨还在下。它们稀稀落落飘在雨伞上,却听不见雨声。
一夜之间,街道就积满了薄薄的一层落花,似樱花铺就的地毯,踏上去细细软软,无声无息,让人心生欢喜,夹杂怜惜。
有风吹来,树上的花瓣簌簌飘落,一朵花砸在了我的额头上,擦着脸颊轻轻坠落,冰凉中透着一丝温润。有着绸缎般光滑细腻的质感。
如此盛大的樱花葬礼,华丽惊目且又让人心生万分怀念之感——三四月时,樱花烂漫,那樱花树如倩女般妩媚动人。樱花是她锦缎般平滑的柔丝。那棕色的树干是她曼妙的身段,枝枝节节的树叉是她柔若无骨的手臂。哦,多么迷人的樱花女神,她身上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啊,令多少人魂牵梦萦,神魂俱颠。呵,这何尝不是一种美?
如今,几场暴雨的冲刷后,樱花树上的众花灵已由豆蔻年华迈向垂暮之时。那当初高高悬位于树梢头上的樱花精灵们现在却颓败地摔在地上,忍受着人们无情的践踏,车轮的碾压,猫狗的吞食。
花开花谢,落花正默默滋养着大地,反哺着她的母亲——从前她的母亲樱花树汲取大地的养分来滋养它,使它精美炫目。现在,她似乎也长大了,她试着去报恩——雨姑娘将她安全带到地面上吮吸泥土的芬芳,去用自己赢弱的娇躯来回报树娘与泥父。落花懂得感恩、回报,我们人又何尝不是呢?
暮色四合,我坐在面对院落的屋子里。
手指在黑白琴键上游走,往事被悄然唤醒,慢慢呈现出它岁月中风剥雨蚀的模糊褪色的影子。如落花般残损而美好。那些流逝岁月的种种缺憾和美丽。都在我的琴声里得到表现和释放。
当清冷的月光从窗棂静静地倾泻在琴键上,微风轻轻掀起白色的透明纱缦,窗台上散落着纷飞投宿而来的落花瓣,发出醉人的芬芳,淡淡的喜悦从心底缓缓浮起,让人暂时遗忘世间的忧伤。欣赏落花不一般的美丽,这是属于我的时刻。
它们生前美好,逝后依然。所异的,只是一个在表面,一个在深处。它们,都是一种美。来年的四月,一段新的“樱花物语”也将徐徐展开。
点评
视角独特,立意深刻。残花让人不喜,更何况是落花。可作者却发现了落花的美,因为它将用“羸弱的娇躯来回报树娘与泥父”,不仅生前有美的形状,凋零之时也懂得感恩和回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便是美。
清丽婉转,耐人寻味。文章语言清丽自然,似小家碧玉般惹人喜爱。除此之外,某些语言委婉含蓄,又颇有哲理意味,耐人寻味。
这也是一种爱
————
湖南/彭蔷
人们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而我感受到的父爱却更像贝,外表坚硬但内心柔软如水。
上幼儿园之前,我总会被误认为是男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亲给我剪了个男孩子的平头。他的理由是这样既凉快又省事。从小到大,但凡接触过我的人都认为,表面是女生的我,内心却有着一颗“汉子”的心。无论遇到多大的事,我几乎不哭鼻子。朋友们都说我仗义,和我在一起很有安全感,而这一切的功臣也许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急人所急,从医院到家庭,始终如一地把责任付诸行动。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的形象如山一般。我唯一崇拜的人就是父亲。
小时候,父亲对我特别严厉。长辈们常常提起我儿时的一件事:那是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一天父亲带着我出门散步。他走在前面,跌跌撞撞的我被一块石头重重地绊倒在地,于是哇哇大哭。我伸出稚嫩的小手,可怜巴巴地望着父亲,向他发出求助信号,可是他依然站在原地没有走近,只是默默地看着我,让我自己站起来,不仅没有半句安慰的话语,反倒严厉地命令我不准再哭。于是,我知趣地停止了哭泣,抽噎着满心委屈地爬了起来。没有想到的是,父亲竟然要求我去轻轻摸一摸那块“行凶”的石头,跟它说“对不起”,因为我弄痛了它,冒犯了它。弱小的我不解地望向父亲,却被他深邃而坚定的目光顶了回来,我只好一一照办。
渐渐地,我不像一般的女孩那么娇气,学会变得坚强。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开始慢慢懂事,父亲却收起那份严厉,宽容待我。母亲在学习上对我要求特别严格,父亲偶尔会劝劝她,让我适当放松,相信我会自己把握尺度。我读高一时,为了提升业务水准,也为了母亲和我,父亲做了一个多年来难以抉择的决定:带着自己那不算流利的“德式”英语去美国学习一年。我认为作出这样的决定是真正需要勇气的。
一年中,父亲习惯了一个人在偌大空荡的房子里生活,每晚深夜坐在电脑前等待时差相距10多个小时的中国的中午,为的只是能和女儿、妻子说上几句话,消磨孤独和牵挂。在这段日子中,我也品尝到了思念的味道。吃饭的时候,我常常自然而然地拿出三副碗筷,后来才意识到父亲在地球的另一端,总会黯然失落好一阵子。寒假时,我和母亲飞越重洋,从地球这边到地球那边与父亲重逢。映入眼帘的父亲剪着平头,那双深情凝望的眼睛化解了我的陌生。父亲紧紧地将我和母亲拥入怀中,泪水代替了欢颜,再见抚平了思念。那个充满力量与情感的拥抱,定格在我16岁的青春,让我的心融入爱与幸福的海洋。
父亲的严厉伴我成长,让我学会坚强,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父亲的细腻,让我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无忧无虑。这样一位父亲叫我怎能不爱他呢?
父亲,感谢您的关爱。这样的爱像山中的清泉在我心中淙淙流淌,又像一抹阳光,让我始终沐浴在温暖之中。也许这种爱更像贝,看似外表坚硬,其实充满了温柔的呵护。这,也是一种爱,一种更加深沉的爱……
点评
比喻新颖别致。都喜欢把父爱比作山,可在作者却把父爱比作是贝,外表坚硬,内在却温柔如水。比喻形象生动又新颖别致。
情感真挚动人。作者从小时候与父亲的相处着笔,然后随着年龄的长大,父亲对“我”的态度也发生的转变,可不管是严厉还是宽容,都是父亲对“我”深沉的爱。而通过作者细腻的笔墨,我们也能感受到“我”对父亲的崇拜与濡慕。父女之间的情感真挚动人。

残缺也是一种美
————
江苏/张话雨
“完美”这个词当真是无法形容任何一件事的。弯腰细看每一株小草,总能发现其枯黄的角落;抬头凝视当空的皓月,总能察觉到它还不够圆;完成一件事后,总会有不尽如人意之憾;日本一代绝色女子千代野,想要出家为尼也只能自毁容颜;莫扎特天赋异禀,被誉为“音乐神童”,却英年早逝……
可以说,做到“完美”几乎没有可能。
然而,虽然“完”难以企及,“美”却常常驻足,让你欣赏到“残缺之美”。
新月如钩是美,绿肥红瘦是美,黄沙漫漫的大漠有长河落日之美,白雪茫茫的冬日有孤舟独钓之美。
记得以前练习书法,老师帮我雕刻印章。印章刻好后,老师在印章最外围的方框上用刻刀挖出一个小小的缺口,让那框不再完整。老师告诉我,刻章时常常会留一个缺口,这样可使印章更自然,更具有美的气息。
细审印章,当真如此。那一个缺口,使印章更加灵动,不显呆板,残缺的美即在此。
多么奇怪啊!圆满,意味着终止;而残缺却包含着美的特质。残损令人惋惜,残破勾人伤感,残缺引人遐想。古今中外,最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悲剧的;古旧破败的建筑散发着历史沧桑之美,而一旦修葺一新,这种美也便荡然无存。
其实,人生就是一种残缺之美。有几人能够一帆风顺?谁又能没有遗憾?但这些挫折与遗憾常常使人生更加丰厚,精神更加明亮。项羽饮恨乌江,流传下千古英雄的悲壮之美;李白梦断长安,却在山水之间吟唱出盛唐的锦绣诗篇;史蒂芬•霍金只能用三根指头向世人展示他那惊世骇俗的智慧之美;马丁•路德•金在罹难后才将自己的美好梦想在美利坚的国土上变成现实。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都无法将事情做到完美,也正因有了这样的缺陷,事情才越做越好。试想,如果一切都已“完美”,那么,我们还需做什么呢?人们还有什么新的目标、新的追求?
正因为有了残缺,人们才会更加努力地向完美靠近;正因为永远也无法达到完美,人类才得以进步和发展,这也许是残缺之美的另一个体现。
我们大概都还记得,那断臂的维纳斯,是智慧与美的女神。
点评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文章首先开篇点题:万物皆无法做到“无缺”。接下来进行例证,所举例子都十分贴切,且语言精练、优美,如钩新月,残缺的印章等,都给人一种残缺的美感。
由物及人,感悟人生:由事物的“残缺之美”联想到人生的“残缺之美”。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挫折、有遗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孜孜以求,去完善残缺,从而让事物更加完美。
这也是一种快乐
————
江苏/孙于心雨
家门口有一家不大(也可以说很小)的包子店,里面陈放着几张褐色的旧桌椅。坐在屋里,只有几丝阳光勉强挤进狭窄的门缝。多少个早晨,当我踏着晨曦去上学时,我便走进这家小店,吃点早餐,欣赏着多少年不曾变化的陈设。
店主人是个白而微胖的中年男子,看起来和善而臃肿,他总是笑眯眯的。老板娘是个瘦瘦高高,嗓门高且尖细的女人。她总是迈着那细长的双腿,微笑着忙碌在狭小的屋子里。在我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小屋的陈设如此简陋,但店主夫妇却极其快乐地忙来忙去。每天我吃着早餐时,总看到店主扬着他那和善的笑脸,微曲着腰,将包子递到客人手中。老板娘总扬着嗓门吆喝着,仿佛这小店里的全部活计构成了她生命中所有的快乐。我对这种快乐不太理解,我疑惑地耸耸肩。
这天,厚厚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天空,家里也弥漫着硝烟味儿。“你就知道浪费!”爸爸铁青着脸将我新买的衣服扔在地上。我对着他咆哮道:“你总说我生活幸福,有吃有穿,你们那代和我们能一样吗?”我背着书包,飞似的跑出家门,抬起头,却看到小包子店里白雾袅袅,在微弱的灯光下,小店看起来更像个温暖的家。
我低着头沮丧地走进小店,老板娘娴熟地把餐具搁在桌上,又去忙那看起来永远也忙不完的活计,几缕阳光挣脱似的透进小店。店主在包子蒸腾的热气中回头微笑着问我:“今天想吃些什么?”我简短回答后,看着小店里还不是那么忙,就好奇地问道: “你们整天忙忙碌碌,不嫌累啊?”店主转过身来边替我夹包子,边说道:“累呀,怎么不累。”老板娘边过来倒水,边说道:“我们每个人整天忙个不停,我还得进进出出拿包子,你说累不累?”
当她俯下身子为我倒水的时候,我注意到她的鬓角像结了霜,白了一片,她眼角的皱纹很深,绵亘在略显暗黄的皮肤上,衬得她衰老了许多。我心头一紧,不由得说:“那不干这行,换个清闲点的活不就行了。”店主笑着说:“小姑娘,你不知道呀,忙碌是福啊,有时候忙起来也是一种快乐。”
望着店主夫妇又忙碌起来的身影,我细细品味着刚才的那段对话。原来快乐如贝壳,色彩纷呈,样式繁多,但每一份快乐都有它独特的美。忙碌,这也是一种快乐。
吃完早餐走出店门,那厚厚的雾霭不知何时已经散去,洒下粒粒柔和的光线,那小店,在阳光的轻抚中,充盈着满满的快乐。
点评
巧用环境描写。文章多处出现环境描写,如开头写小店的环境,与爸爸发生矛盾前那暗沉沉的填空,再有内心明了后散去的雾霭。这些描写都起到了或衬托或渲染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巧设伏笔铺垫。文章后半部分我的询问,其实在第三段就已埋下了伏笔,因而毫不突兀,反显自然。而通过老板娘之口,“我”明白忙碌也是一种快乐,不仅点明了标题,也表明了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