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月旦诗评①‖布衣天涯:一身书剑可扬眉

雅绿看小说 2025-04-14 16:58:45

文◎金陵剑语

山海月旦评

甲辰岁末立春感怀

(广东◎布衣天涯)

江水东流不自知,倏然岁暮赋归辞。

堤边绿柳映春色,浪底飞鱼跃海涯。

千里关河劳远目,一身书剑可扬眉。

此时正好踏青去,勒马云山折桂枝。

———《甲辰岁末立春感怀》白话译文:

江水默默向东流淌,浑然不知时光飞逝,

转眼间已至年关立春日了,提笔写下归乡的诗行。

堤岸绿柳轻拂水面,荡漾着早春的生机,

浪花深处游鱼跃动,直向海天相接的远方。

千里山河尽收眼底,远望时难掩满身风霜,

唯余诗书剑气相伴,终可昂首笑傲沧桑。

今天是立春,正是踏青的好时节,且策马驰骋向云山。

待我勒马峰巅之时,定能折取月中桂香。

——◎作品赏析:

现代诗人布衣天涯这首岁末感怀之作以时空双线交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时间意象的张力

开篇"江水东流"与"倏然岁暮"形成时间流动的具象化表达,通过"绿柳映春"与"岁末感怀"的时令错位,营造出心理时空的延展性。

这种时空错位实为诗人将新春期盼前置的艺术处理,暗含"春在岁寒后"的哲学思考。

2.空间意象的层递

从近景的"堤边绿柳"到中景的"浪底飞鱼",再推向"千里关河"的广角视野,最终定格于"云山桂枝"的缥缈高处,形成由实入虚的空间跃升。尤其是"浪底-海涯"的垂直空间与水平空间的立体建构,赋予诗歌多维度的审美可能。

3.生命姿态的立体书写

"书剑扬眉"的文武双修、"踏青折桂"的进取精神,共同构筑起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尾联"勒马"与"折桂"的动静转换,暗含儒家"知止而后有定"的处世智慧,展现出入世情怀与超脱意趣的辩证统一。

4.声律美学的匠心

严格遵循七律平仄对仗规范,中二联"绿柳/飞鱼""关河/书剑"形成视听通感的工对。尾联"踏青去/折桂枝"以去声收尾,声调昂扬中见悠远,与折桂意象形成声意相谐的审美效果。

全诗在岁暮感怀中透出新春生机,于书剑风尘里寄寓青云之志,展现了古典诗词"哀而不伤"的美学特质,堪称当代旧体诗创作的典范之作。

——山海月旦诗评初启(试行)——每周一评,月初汇篇,年终结集。

欢迎海内诗词方家,自荐代表作(诗词不限)参与月旦诗评!

0 阅读:0

雅绿看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