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复幽州的过程中,北宋为何一直处于进退失据的状态?

顾道惊城 2021-10-11 00:02:28

在大宋收复幽州后,辽国大佬就在金国的强迫下,驱赶幽州人民集体迁徙了。

这些辽国大佬驱赶着幽州人民集体迁徙时,承受的舆论压力可想而知。因为,这就是标准的辽奸啊。

身为辽国高官,面对金国入侵,不敢以死抗争;现在还帮着他们逼迫辽国人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这是什么行为?

那样多的人被逼着背井离乡,他们绝对可以称得上怨气冲天了。

当然了,这些辽国大佬也可以这样安慰自己,面对金国的刺刀,不这样做能行吗?我们这是忍辱负重啊。

问题是,你们再安慰自己忍辱负重,也得给大家一个说法啊?如果忍辱负重的结果,就是帮着金国奴役辽国人民,你这种忍辱负重,就是辽奸的代名词。

所以,北迁的辽国人到达平州时,大家就和平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张觉商量,我们是不是应该组织反抗?

金国追剿天祚帝的军事行动还没有完全结束,大宋为了收复长城以南地区,也一时蠢蠢欲动,所以长城以南的辽国遗民自然觉得,可以在这里纵横捭阖。

在这种背景下,张觉就开始领衔辽国遗民与大宋合作了。

面对这种飞来横财,大宋一时激动又害怕。因为,不战可以得到一个州,还可以让大量辽国遗民站在自己一边,自然是激动得要死要活了。

问题是,这个州是属于金国的,你现在接受这个州的投降,金国知道了,会善罢干休吗?

更主要的是,金国要把幽州的百姓北迁,大宋现在这样公然接受幽州老百姓回幽州,金国知道了,会善罢干休吗?

处于当时的北宋统治阶层,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种事,主和派自然会说了,这个平州的张觉,根本就没有安什么好心,换而言之,他只是想在金宋之间投机,所以绝不应该接受他的投降。

首先,接受了他的投降,把金国给惹恼了,后果谁来承担?

更主要的是,金国要把幽州百姓北迁,这些幽州百姓不想北迁。我们零星接纳一些逃回来的幽州老百姓,这可以和金国解释为不知情、监控不力。可这样大规模的接纳,到时怎么和金国解释?金国追究起来,后果谁来承担?

但是,主和派这种观点,显然会被主战派驳得哑口无言。

现在幽云军民都想接受我们的统治,我们不接受他们,他们肯定会被金国无情镇压,如果我们这样做,以后幽云军民就算想投降我们,肯定也不敢了。

就算张觉投降我们是心怀鬼胎,但是他也会成为制约金国的重要力量。现在,金国的狼子野心已是路人皆知了,我们必须得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对象。

再说了,你们这些说辞一听就是汉奸逻辑。还开口闭口金国如何如何,你们怎么不说,惹恼了金国,那可怎么办啊?金国人是你爹啊,让你怕成这副德性?

金国是要吃人的,不论我们委屈求全,他也会吃人的。所以,我们必须得趁辽国没有彻底灭亡前,抓紧时间整合幽云地区的力量。否则,等金国彻底灭掉辽国,我们大宋就更被动了。

双方一番辩论,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大宋接受了张觉的这种投降。

因为,此时金国的军事主力,还在蒙古高原追剿辽国的残余力量,所以在长城以南,并没有多少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金国军队跑到平州城下,一看张觉气势汹汹的样子,也觉得,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就率军撤走了。

金国军队在离开平州时,在城墙写了一行大字。大意就是,我们还会回来的!

不管怎么说,金国军队在平州城下不战而逃了,甚至有传言,是被张觉率领辽国遗民打得大败而逃。

这种结果似乎给了大宋一些自信,只要团结好幽云人民,金国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问题是,等金国派大军杀回来时,张觉自然是不堪一击,大宋也傻眼了。在这种背景下,张觉就逃到了大宋地盘,申请政治避难。

金国一看,大宋直到此时还敢接受张觉的政治避难,当时就火了,便一再对大宋帝国发出强烈的抗议、警告。

而且,金国是拿宋金签订的条约说事。咱们说好,双方不可以招降纳叛,现在墨迹未干,你们就这样干事,还讲理不讲理了?

张觉带着一个州,背叛我们金国,你大宋就敢收留?你们这不是想侵略我们领土吗?现在张觉虽然逃走了,但是这事不算完。你们不把张觉交出来,我们会让你们好看的。

在这种背景下,大宋实在有一种说不出的害怕。因为,金国的战斗力他们见过,他们自己的战斗力,他们也知道,如果把金国惹恼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面对此情此景,主战派也一时没有多大的声音了。就凭大宋那种战五渣的军队,为了一个张觉,直接与金国进入战争状态,这种后果无论是谁也不敢承担啊。

如果你处于大宋执政官的位置上,会如何做呢?

现在,你可以义正言词的告诉金国使者,我们就这样做了,如果你们金国不服,就尽管放马过来。总而言之,你们有千军万马,我们也有十万横磨之剑!

问题是,凭大宋那种战五渣的军队,哪个大宋执政官敢发这种狂言呢?

当然了,你也可以卑恭屈膝的告诉金国使者,一切都是我手下的错,都是我管教不严,我现在就严厉追查,看看到底是谁背着我,敢这样破坏宋金亲善。

问题是,这种汉奸言论,哪个大宋执政官敢说呢?

所以,大宋执政官自然是一副装聋作哑、装傻充楞的样子。总而言之,请有关部门尽快拟订处理意见,尽快处理这件事。

处理什么啊?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这种结果,也只是想着如何逃避。就算大宋有千百个想法,也架不住军队不争气啊。

最后,坐镇幽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就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把一个长得与张觉相像的死囚杀了,把他的头送给了金国,但是很不幸,让金国识破了。

对此,金国自然是不断提出强烈抗议。我们大金一直想你们亲善友好,你们大宋就一直这样玩我们?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们大金是好欺负的?

宋金两国人民都希望我们永远亲善友好下去,你们大宋政府竟然这样逆历史潮流,一再挑衅我们大金的忍耐性,到时引发了战争,可不要怪我们,事前没有警告过你们。

看到金国这样没完没了的抗议、警告。大宋终于不敢再踢皮球了,于是便杀了张觉,把人头送给了金国。

这样处理的结果,金国自然暂时不抗议了,这件事好像也算解决了。

问题是,投靠大宋的辽国遗民却是炸了锅,尤其是郭药师的反应,更是激动异常。

金国点名要张觉的脑袋,你们大宋就把张觉的脑袋给交过去?明天,金国点名要我郭药师的脑袋,你们大宋是不是也要送过去啊?

想学人当大哥,你们也得有点大哥的担当啊。你们这样玩,我们怎么跟着你们混啊?

面对这种气势汹汹的场面,直接把大宋坐镇幽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吓得直请求病退。因为坐镇幽州,实在如同坐镇在火山口上啊。

面对幽州人民,一个劲要求回到自己家乡的要求,你接受,金国就会天天抗议;你不接受,幽州人民肯定会恨死你的。

面对辽国遗民,一个劲要求和大宋友好的要求,你接受,金国就会成天抗议;你不接受,就等于把众多潜在的盟友,推到了金国那里。

现在你该怎么办?好像怎么办也是个错啊!

许多人喜欢说,大宋应该和金国强硬。问题是,强硬的资本在哪里?

许多人喜欢说,大宋不应该招惹金国。问题是,狼吃羊的时候,从哪找不了一个理由?

现在的大宋。大约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下策就是对金国委屈求全,因为面对这样一个新兴的野蛮怪兽,你没事招惹它,那不是没事找挨打吗?

下策注定是无法执行的。

从情感上考虑,大家就觉得,金国欺人太甚了。因为,金国竟然不把幽云十六州全还给我们大宋帝国。所以,我们大宋必须得想办法,把幽云十六州全收回来。

从理性上考虑,金国还没有把辽国彻底灭了,就这样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等他把辽国灭了,金国会干什么,谁敢想象?

所以,大宋必须得趁辽国还没有彻底灭亡,抓紧机会把幽云十六州收复了。

因为当时的大宋,没有对金国委屈求全。所以,许多人总认为,如果大宋当时忍辱负重,好好和金国相处,就会避免后来的噩运。

问题是,这不过是为了满足廉价的优越感,坐在那里闲扯罢了。而且在当时,人们肯定会认为,这就是标准的卖国贼言论啊。

事实上,当时的大宋已感觉到,面对金国这种敌人,你不论怎么对他委屈求全,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趁金国对辽的战争没有结束前,想办法把幽云十六州弄回来。

这种想法是危险的,因为以大宋表现出来的那种战斗力,竟然敢想着从金国口中把幽云十六州全掏出来,实在太危险了。

上策,就是旗帜鲜明的备军备战。总而言之,宋金之战,迟早会来的,对此谁也不要抱有什么幻想。

上策显然也不是大宋敢选择的。因为,金国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实在太怕人。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大宋还真没有哪个执政者,敢高呼趁辽国还没有彻底灭亡,应该抓紧时间,从金国手里,把幽云十六州全部夺回来。

更主要的是,以大宋收复幽云十六州时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谁听起来,这样没事招惹金国,也是想挨揍。因为,面对一个半死不活的辽国,宋军都让打得一败再败,而且都是大溃败;现在和新兴的金国开战,宋军那不是哭着喊着找挨揍吗?

所以,在当时,不要说主和派,不会支持这种选择,就是主战派也没有人敢高呼这种选择,因为大宋糠心的战斗力,显然无力支持他们这种战略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大宋只能选择中策。

中策,就是和金国阳奉阴违,暗地里搞点小动作。

在外交上,联系辽国残余力量,在政治上,拉拢幽云十六州的亲宋力量。试图用最小的成本把,幽云十六州全部收回来。然后在此基础上,阻止可能来自金国的进攻。

虽然大宋选择的只是中策,但投降派也是吓得脸色发白。因为这样在金国背后捣鬼,迟早会被发现的。到时金国找我们麻烦,那可怎么办啊?

后来的大宋,就是因为这种玩法,惹得金国大怒,并以此为理由把大宋打得一塌糊涂。所以投降派的这种观点,就让人们觉得,好像非常高瞻远瞩一样。

问题是,就算大宋对金国一直逆来顺受,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种灾难呢?好像不是的。因为,大宋在收复幽云十六州时,表现的那种离奇的战斗力,让谁也感觉,现在的大宋帝国,就是一只待宰的肥猪。

不管怎么说,大宋帝国当时也只能选中策。

下策是看不到出路的,我是说一味对金国委屈求全。

上策,从大宋收复幽云十六州时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这也太危险了。

关键是,你不选中策也不行啊。因为,整个幽云十六州的各种亲宋力量,都通过各种方式想投靠大宋,不接受能行吗?

3 阅读:266

顾道惊城

简介:写写字,说说话。不专业的人,不专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