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一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犹如一枚深水炸弹,将外卖行业的暗流涌动彻底炸出水面。

这封公开信火药味十足,直指某竞对平台(虽未点名,但众人心知肚明)强迫骑手“二选一”,甚至威胁封杀接单京东的骑手。
京东不仅痛批对手垄断行为,更抛出四大援助措施,从保障收入到“双职工”安置,招招直击骑手痛点,堪称一场教科书级的商战反击。
京东的公开信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关键在于它精准抓住了两个社会情绪:一是对垄断行为的天然反感,二是对底层劳动者权益的普遍关切。
信中列举的竞对“罪状”:不缴社保、算法压榨、漠视安全、纵容“幽灵外卖”,每一条都踩中公众敏感神经。
而京东以“救世主”姿态登场,承诺“超时20分钟免单”,把商业策略跟道德高地一起绑定了,让对手进退两难。
所以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口水仗,京东是有备而战。

这场较量背后,实则是平台经济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过去十年,外卖行业依靠补贴战和规模效应快速扩张,但骑手社保缺失、商家利润微薄、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如今京东高调入场,以“低佣金+全员社保”模式破局,表面是争夺市场份额,深层则是重构行业规则。
美团随即宣布三年千亿补贴计划,亦是对新竞争态势的被迫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两大平台的战略调整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今年初民营经济座谈会上,“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被多次强调;人社部亦加速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京东美团同日宣布为骑手上社保,绝非偶然,而是政策压力与市场博弈的双重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平台间的“道德竞赛”实则是顺应监管的必然选择——谁能在合规框架下平衡成本与效益,谁就能赢得政策红利与公众信任。
京东的凌厉攻势虽赢得掌声,但行业痼疾绝非一封公开信就可以根治的。
骑手社保全覆盖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美团745万骑手与饿了么400万骑手的存量负担,远非京东从零起步可比;而“幽灵外卖”等乱象更需全行业协同治理。
如果将商战仅仅作为营销噱头,而不是推动系统性变革的契机,则难免会陷入“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循环。
理想的状态应是多元竞争倒逼服务升级:美团需摆脱“收割者”标签,真正将千亿补贴转化为商家与骑手的获得感;京东则需证明其“兄弟文化”能规模化落地,而非短暂的情怀营销。
要知道,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超4000万单,关乎数百万家庭生计。如果平台竞争只是停留在“二选一”与口水仗,终是会透支社会信任。
我觉得,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构建“骑手有保障、商家有利润、平台可持续、消费者得实惠”的共生生态。
无论是京东的“免单”承诺,还是美团的千亿计划,最终检验标准唯有实效。
说到底,这场大战给所有平台企业上了一课:在共同富裕的语境下,社会责任已从加分项变为必答题。
企业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数字经济时代同样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