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经济动荡的情况下,阿根廷经济不降反升,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经济极度低迷,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国家,在总统米莱的带领下焕发了生机。
刚当上阿根廷总统的米莱,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像什么高通涨了,什么货币贬值了,什么债务危机了,这些情况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米莱身上。
米莱上任后,对政府部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裁员、降薪、关停部门,这些措施让不少人直呼太狠了。

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其实没啥效果。
超市货架被扫空,民众抱着成捆的纸币换不到必需的生活用品,比索的贬值速度比阿根廷探戈的节奏还快。
直到这时,米莱才认识到,需要改变了,再不改变经济真的要崩溃了。
在国内利益面前,米莱果断放下了成见,开始认真思考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
改变出现在中国驻阿大使馆的一纸协议续签。
面对美国"敢签人民币协议就断IMF"的威胁,米莱在总统府签下中阿货币互换延期文件。
这个决定让美国政府暴跳如雷,阿根廷国家金库里人民币却多了起来。

那么你要问了?
人民币怎么拯救阿根廷糟糕的经济。
在阿根廷的港口里,大量的既便宜又实用的中国货物,以零关税进入阿根廷的各个市场。
老百姓乐坏了,因为商品价格降下了30%。
这可比什么大口号管用,买点东西再也不用抠抠搜搜了,实打实的节约了自己的钱袋子。
这还不算,还和中国签了350 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
这可不是一般的大手笔,那是特别大的手笔。
没换之前,阿根廷外汇储备已经捉襟见肘了,中国的这笔钱真的是雪中送炭。
你美国的商品贵,我可以不买你的,你制裁我,我可以不用美元结算,看你还能奈我何。

与其被美国牵着走,不如主动寻求多元化的合作伙伴。
而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合作伙伴,中国讲究的就是合作共赢。
而美国所谓的"铁杆盟友",只不过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米莱这笔可以说是给其它国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外交课。
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永久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