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3.5亿!网红火锅关店73家!曾经的排队王被消费者抛弃

桐桐看趣事 2025-05-02 01:57:06

最近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红火锅品牌凑凑,竟然陷入了关店潮,过去一年里足足关闭了 73 家门店。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但差点就把呷哺呷浦也拖下了水。2024年凑凑净亏损高达3.53亿,占母公司呷哺呷浦全年亏损额的九成之多。

凑凑是呷哺呷浦在2016年推出的高端火锅品牌。从诞生之初就成为消费者拍照发朋友圈的热门打卡店铺。它迅速在全国19个省市落地生根,上海、广州、深圳,都有它的身影。在成都更是一战成名,开业时引发排队3小时火爆场面。但仅仅九年,凑凑就站在了生死边缘。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火锅鼻祖呷哺呷浦高端尝试

1998年,台商贺光启在北京西单明珠商场开设了第一家呷哺呷浦。当时,市场几乎都是多人围坐共享一锅的模式,呷哺呷浦创新性地推出一人一锅的台式火锅,瞬间抓住了市场空白。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单人就餐吃火锅的场景需求,在卫生方面也更有保障。

当时呷哺呷浦走的是亲民高性价比路线,一块钱的调料、三块钱的锅底、七元的蔬菜双拼,花上几十块钱就能吃一顿火锅。尤其是独特风味的麻酱,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

凭借着精准的定位和高性价比策略,呷哺呷浦高速发展,门店数量迅速突破千家,在 2014 年成功登陆港股,比海底捞上市还要早四年。

然而,发展的瓶颈很快到来。2015 年,呷哺呷浦净利润增速86%,之后却连年下滑。呷哺呷浦管理层认为,品牌市场定位和低客单价限制了企业盈利空间。于是2016 年,呷哺呷浦决定实施品牌升级计划,推出高端子品牌凑凑火锅,通过提高客单价来提升利润。

凑凑火锅一登场,就以火锅 + 奶茶的跨界混搭模式吸引了众人目光。锅里涮着鲜嫩的肉片,手边再配上一杯香醇的奶茶,这种双倍快乐的体验,在如今已经成为常态,但在当时却十分新奇。

从2017年仅有七家店,到2019年凑凑迅速突破 100 家,其招牌大红袍奶茶销量更是冲到二百多万杯,到2021 年,凑凑火锅门店数量达到175 家,平均每八天就新开一家店,一时间,凑凑成为行业内高端火锅发展的典范,同行们纷纷羡慕不已。

风光不再,消费者为何抛弃凑凑?

但市场风云变幻,曾经风光无限的凑凑火锅,在 2024 年却遭遇了滑铁卢,关店潮汹涌来袭。深圳、宁波、南昌、无锡等地的门店纷纷关闭,广州的天河城店在今年 2 月也停止营业,就连当年排队 3 小时的成都首店,如今也已人走茶凉。

关店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不挣钱。据分析,凑凑的翻台率从 2023 年的一天2次,下降到 2024 年的 1.6 次,全年亏损 3.53 亿元,数据表明人们正在逐渐抛弃凑凑火锅。为何短短几年间,凑凑就从备受追捧走向被消费者冷落呢?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产品性价比太低

定位高端火锅品牌,凑凑的客单价一直居高。2022 年,凑凑人均客单价一度高达 150.9 元,远超同年海底捞的 104 元。甚至“凑凑火锅人均消费高于海底捞” 的话题曾冲上热搜,消费者吐槽凑凑不仅贵,菜品量还少。

比如企鹅墨鱼丸售价 49 元,海鲜棒棒糖 39.1 元 / 份,分量却只有 150 克;一份肥牛 69 元,实际肉片仅六七片。这样的高价格、低性价比产品,在消费环境变化后,很难再获消费者青睐。

(二)消费环境转变,未能跟上潮流

凑凑诞生于消费升级红利期,当时消费者还愿意为悦己经济消费。但近年来,消费风向转向性价比。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消费者可接受的火锅客单价多集中在 81 - 100 元(占比 30.5%)和 101 - 120 元(占比 34.81%),凑凑12 多元的客单价让八成消费者望而却步。

呷哺呷浦在高端化尝试上多次受挫,除凑凑外,银呷哺、趁烧等高端品牌均以失败告终。而整个餐饮行业也呈现类似趋势,2023 年精致餐饮行业倒闭门店数量占比达 13%,但走性价比路线的品牌却发展良好,小火锅模式更是重现了呷哺呷浦最初的定位优势。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频发

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的生命线。2020 年,凑凑发生锅底变质事件,门店仅以每人两次免单作为赔偿,属实让消费者寒心。在社交平台上,“吃凑凑拉肚子” 的话题竟然有 104 万篇笔记。母公司呷哺呷浦集团旗下品牌多次被投诉食材不新鲜等问题,品控漏洞严重损害了品牌信任度。

凑凑的自救与火锅行业新趋势

面对生存难题,凑凑采取了降价策略,2022 - 2024 年客单价从 150.9 元回落到 120 元左右,但与同行相比,海底捞客单价降至 101 元,怂火锅更是推出超低价菜品,凑凑的降价幅度仍诚意不足。

餐饮行业的核心在于平衡产品、价格与服务,而复购率是品牌长远发展的关键。呷哺呷哺把转型的重点放在了“网红”二字上,但如今消费者更趋理性务实,倾向选择评分适中的店铺,越来越多的网红店铺被避雷。这提醒餐饮品牌,要在创新营销的同时,注重品质、性价比和服务。

从火锅行业整体来看,2024年市场规模达 6175 亿元,同比增长 5.6%,预计 2025 年将达 6500 亿元,行业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行业内目前呈现价格两极分化的情况,低价格自助小火锅品类重新崛起,高价格带部分品牌靠高品质食材和美学理念吸引消费者,而口味上,一些小众特色的火锅如云南菌子火锅,贵州酸汤火锅等开始受消费者追捧;消费场景也不断创新,外卖、拼桌、社区火锅等模式兴起。

凑凑火锅是呷哺呷浦高端化战略的挫折,也是餐饮行业的缩影。它提醒企业,制定战略需紧跟市场趋势,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在竞争中立足。对于凑凑火锅未来能否逆袭,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素材来源财经不眠姐

0 阅读:424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