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二年夏夜,长江北岸的蜀军大营里,向宠攥着半截烧焦的旗杆,耳畔尽是士卒烧伤的呻吟。陆逊的火攻来得猝不及防,他亲眼看见御营亲卫被火蛇逼得跳江,江水映着漫天火光照亮了他年轻的面庞。
"牙门将!东边粮道还有三百弟兄困在火里!"满脸烟灰的裨将嘶吼着。向宠猛然折断箭杆绑紧甲胄:"带二十人跟我走,其余人按昨日操演的三才阵退守江滩。"他的声音出奇平静,仿佛又回到叔父向朗的书斋——那里挂着"每临大事有静气"的竹刻。
当黎明刺破浓烟,向宠的牙门旗竟在焦土中巍然不倒。刘备抚着烧卷的须髯感叹:"昔年长坂坡有子龙,今日江关有向宠。"年轻的将军却望着江面漂浮的蜀军皮弁,将佩剑深深插进泥土。

建兴五年春,向宠在丞相府擦拭枪缨时,忽闻竹简坠地的脆响。诸葛亮握着《出师表》草稿疾步而来:"你可知先帝托孤时如何说?'嗣子可辅则辅之'。"他指着"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几字突然哽咽:"这八个字,是留给陛下的保命符啊!"
烛火摇曳中,向宠看见案头堆着南中粮簿与汉中防图。诸葛亮将羽扇压在地图上:"明日朝会,我要荐你总领禁军。记住,治军当如织锦——经纬不乱,方能抵御八方风雨。"窗外更鼓三响,向宠摸着腰间先帝所赐玉带钩,想起夷陵之夜那三百死里逃生的士卒。
三、汉嘉月冷铁甲寒延熙三年深秋,汉嘉蛮王竹骨哨吹破群山寂静时,向宠正在沙盘前推演阵法。斥候带来的叛军布防图与他三日前所得竟有七处不同,冷汗浸透中衣:"好个疑兵之计!"他抓起案头《孙子兵法》,翻到"用间篇"时手指突然顿住——书页间夹着成都幼子新抄的《孝经》。
"传令各营,今夜口令改作'金石'!"向宠解下佩剑交给副将:"若天明未见狼烟,速持此剑求援。"出帐时,他望见北斗七星正指向成都方向。群山间忽然响起蛮语战歌,声如夜枭。
四、忠骸浴血归锦城混战中的向宠觉得左肩发凉,低头看见半截竹矛透甲而出。叛军的牛角号忽远忽近,他竟想起二十年前夷陵火场里那个哭喊"将军救我"的少年士卒。血沫涌上喉头时,他拼尽最后力气将帅印掷向亲卫:"走...走沮水..."
当浑身浴血的亲兵抬着向宠尸体冲进成都城门时,整座锦官城的蜀锦同时翻卷如浪。后主刘禅颤着手揭开棺内猩红战袍,底下竟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六卷兵书——最上面那卷《八阵图注》的空白处,留着向宠出征前夜批注的"安营三忌"。
五、铁甲余温启后人景耀六年冬,魏军铁骑踏破绵竹关时,白发苍苍的向充抱着兄弟向宠遗甲登上城楼。当年夺回遗体的老卒们早已化作北邙黄土,唯有甲片上"汉"字铭文仍熠如新月。"少将军,降了吧..."亲随话音未落,忽见向充将甲胄重重抛向敌阵。
"向氏子孙,可死不可降!"苍老的怒吼惊起寒鸦,那具穿越三个年号的玄甲在阳光下划出金色弧线,宛若章武二年的长江烽火。城下魏将抚鞍长叹:"汉气数虽尽,然有此忠烈遗风,不可轻辱。"遂令三军缟素,以诸侯礼葬向充于其兄冠冢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