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夏日炎炎你记忆中的夏天,或是你想象中的夏天,是怎么样的呢?在老树画画的世界里,夏天是这样的:天地本来无事,纠结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P4-16国外建成遗产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 前沿发展综述徐见卓 马
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就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作刀笔吏的在这种社会里是没有地位的。可是在都市里律师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是很清楚的。法
自13世纪以来,学者即认为中国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最初以漆所制,嗣以矿物,最后则以松烟及油烟为之。关于中国墨是否曾以
笔者在考察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古代艺术品缂丝时发现,织造技法是最难理解的部分,因此萌生了去苏州考察缂丝技艺的愿望。2009年
当我们讨论绘画中的屏风时,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呢?在中国古代的卷轴绘画中,哪些图像可以认定与屏风有关?从外观来看,我们最
《史记·孟尝君列传》描述了战国时期的孟尝君举贤不计出身、待人如己出的人品。举例说:孟尝君接待天下之士与客对谈时,常安排侍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笔谈 “整体性保护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P20-23工业遗产不仅是人类工
我曾在以上两章中,从群己的关系上讨论到社会结构的格局。我也在那章里提出了若干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我知道
明代中期以前的家具,尚延续宋元样式,屏具亦然,如朱檀墓出土木座屏模型,尚是宋元风格。明代中期以后,小商品经济发达,以黄花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 专题 “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 P39-46一、法国国家遗产
路县故城遗址1959年被列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
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代徐渭著名的草书杜甫七律《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轴。他曾经自白:“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
曹锦炎教授40载一线教学讲义整理而成的《古文字源流讲疏》堪称目前最适合书法篆刻专业的古文字工具书,大年初四首发以来受到高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 专题 “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 P25-38一、美国文物保护
何为“权力”?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中,权力存在的理由和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存在于经济之中。权力被认为是对生产工具、劳动手段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接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