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查桑:如何培养文化遗产公共管理高水平专业人才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5-03-02 17:44:38

全文刊登于《中国文化遗产》2025年第1期 专题 “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 P39-46

一、法国国家遗产学院: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精英学校”

法国国家遗产学院(Institut national du patrimoine,INP),创建于1990年,从最初的“国家遗产学校”(École nationale du patrimoine,ENP),发展成为一个享誉国内外的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初级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法国国家遗产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独特性,而且非常符合法国文化遗产管理的组织特点[1]。其办学模式借鉴了法国特有的“精英学校”(Grandes Écoles)②体系,这是一种专业化的高水平教育与招生机制。在法国,精英学校与综合大学两大教育体系并行发展。国家遗产学院隶属于文化部,学生的录取标准极为严格,主要通过每年组织的笔试和面试(concours)进行选拔③。

遗产保管员(conservateur du patrimoine)、遗产修复师(restaurateur du patrimoine)两类职业,在法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社会价值提升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国家遗产学院有责任确保提供相关的专业理论培养以及契合的实践条件,以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方法论,指导培养未来的遗产专业人士。因此为两类职业人士提供多学科学习研究和工作实践的机会至关重要。2023年,遗产保管员入学考试[2]的录取率约为6.5%,遗产修复师入学考试[3]的录取率约为20%。

回顾国家遗产学院(INP)成立的原因及其发展历程十分重要。法国艺术品修复研究所(Ifroa)自1977年起开始培训遗产修复师,1990年国家遗产学校(ENP)成立,同年法国政府设立“遗产保管员”公务员职位。1996年1月两个机构正式合并,2001年更名为国家遗产学院(INP)。最初的设想是在同一个培训机构对遗产保管员和遗产修复师进行培训(前者在专业机构或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文化遗产管理,后者则负责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保护与修复)有利于两类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促进他们从早期阶段就开展对话。自成立之初,国家遗产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就是确保文化遗产专业人士的卓越性和良好声誉。

遗产保管员[4]在通过入学考试后便被录用为公务员。在国家遗产学院接受18个月的培训后,他们将负责管理一个部门,有时甚至是整个机构,或者在文化遗产领域的某个行政部门工作。当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们不会一直待在同一个岗位上。遗产保管员入学考试的专业方向包括:档案、考古、博物馆、历史古迹与清单管理,以及科学、自然和技术遗产(historical monuments and inventory or scientific/natural and technical heritage)。文化遗产管理工作依据2004年颁布的《遗产法典》(Code du patrimoine)[5]开展。由于遗产保管员属于高级公务员,承担重要职责,因此与新成立的国家公共服务学院(Institut national du service public, INSP)共享部分培养课程。这一新增的培养模块旨在传播公务员内部的共同文化,打破公共服务学校之间的培养壁垒以及各公共服务和行政文化之间的隔阂。这也鼓励来自不同公共服务学校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未来的高级管理人员。这项培养举措于2024年开始实施。

经过国家遗产学院培养的遗产修复师,依据2002年[6]颁布的《博物馆法》(Loi Musées)[7],被允许对公共机构收藏的文化遗产材质性能进行干预和研究。入学时,他们须选择一个专业领域(入学考试内容与该专业相对应)。可选专业范围涵盖广泛的材质(纸张、纺织品、木材、石材、陶瓷、玻璃、金属等)和类型(架上绘画、壁画、书籍、雕塑、家具、摄影与数字作品、当代艺术或古代艺术、精美艺术或民间艺术、档案与文献、欧洲或非欧洲物品等)。在为期5年的课程及公共硕士论文项目中都围绕专业方向进行。例如,2024年,学生们完成的硕士研究和修复项目包括:20世纪的摄影作品、18世纪的公证档案、20世纪电影的剧本、20世纪著名自行车手的运动衫、17世纪的传统布料、19世纪的裙子、18世纪教堂的壁画、18世纪的传统圣像、16世纪的架上绘画、19世纪的金属雕塑、19世纪的天文仪器、来自公元前2或1世纪的高卢水桶、新艺术风格的建筑构件、15世纪的家具、18世纪的装饰盒、卢浮宫希腊考古陶土人像、14世纪的纪念性雕塑等。

二、入学考试:挑择具有不同潜力的人才

生源选拔至关重要,要确保录取的未来专业人才能够胜任今后的公共利益相关的工作。每年对遗产保管员、遗产修复师的选拔,是国家遗产学院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要准确判断候选人在不同专业方向上的潜力。他们可以有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但在入学考试的不同环节中要展示自身的专业能力。对国家遗产学院来说,仅仅根据学术成绩或学术排名来选择学生是不够的。根据入学考试以及所选专业,候选人还需在专业技能、公共服务价值观的知识和应用、艺术敏感性、外语能力等方面接受测试。例如,参加遗产修复师入学考试的候选人可能拥有物理或化学的学术背景,或者在某些手工艺实践方面有特长。无论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什么专业,所有候选人都必须为入学考试的多样性做好准备。重要的是展示出对多学科、多种方法的适应能力。候选人必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表现出色,同时还要展示技能的综合能力。遗产保管员、遗产修复师入学考试周期较长,并分为不同的步骤。遗产修复师的入学考试包括视觉和能力测试,以及为期一周的原作复制。两类入学考试都包括在外部专业评审团面前的面试环节。

基于对学生多种潜力和能力的拓展,国家遗产学院从一开始就与不同的文化机构合作,开展实践课程。由于入学考试的选择性,扩大考生的范围成为挑战。因此会有一些项目旨在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潜在考生在入学考试前做好准备。学院的专职团队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准备和组织两项入学考试,组织数十个面试和笔试,并承担相关的行政工作。

国家遗产学院设有遗产保管员、遗产修复师两个独立的系,因为其培养的规格(如课程时长和空间需求)差异很大(遗产保管员的课程为18个月,遗产修复师的课程为5年),所以每个系的入学考试、专业方向和办学地点都不同:遗产保管员系位于巴黎市中心,靠近文化部、国家图书馆和卢浮宫;遗产修复师系需要更多空间用于研究实验室、图书馆和多个修复工作室,位于巴黎北部的一座原火柴厂内。

三、教学培养模式:校内外结合的实践和职业化教学

尽管课程的持续时间、学生的身份和专业有所不同,但遗产保管员、遗产修复师课程体系的核心优势在于提供联合的实地实践课程,旨在教导未来的专业人士如何协同工作,并增强学科之间的互补性。

国家遗产学院作为一个以职业导向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机构,直接与文化遗产领域接轨,为学生提供与实际需求高度契合的专业课程,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实地实践和实习,占职业化课程的一半。国家遗产学院致力于培养文化遗产公共领域的保管员和修复师,修复师负责遗产的物质层面,而保管员在机构或行政部门中承担管理职责。因此,对于这些未来的专业人士来说,尽早接触真实而独特的文化遗产非常重要,以便他们能够在面对职业现实时高效而自信。

虽然国家遗产学院的培养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人文学科、伦理学,以及修复师的物理和化学),但课程的重要部分在于实践。学生通过参与专业人士指导下的个体实习,进入文化遗产专业机构,或在法国及国际范围内参与协作实地考察。实习主要被安排在公共机构和行政部门,使学生熟悉公共服务的理念、提供专业服务、培养职业习惯,并能够有助于更新实践技能和知识。此外,这也是建立专业网络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遗产学院既是学术教育机构,也是职业培训基地,其教学从未脱离现实实践的需要。

在教学模式上,国家遗产学院属于“T”型的培养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提供整体性、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训练。

遗产保管员不仅仅是研究人员,当他们来到国家遗产学院时,通常已经拥有人文学科的学术背景,学院的课程旨在为他们补充管理机构或部门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例如,他们会学习文化遗产法,学习如何设计和管理遗产建筑,如何发布招标以聘请外部专家,如何构思和布置展览,如何管理财务、行政和人力资源问题,等。18个月的课程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实地学习,以了解不同背景下的工作实际情况。这也是为什么遗产保管员系在法语中被称为“应用学院”(école d’application),体现了一种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要求先拥有学术文凭后,再提供职业化的教学培养。这在法国公共部门职业路径中是较为常见的教育体系。其他应用学院涉及军队和工程等领域。

遗产修复师专业略有不同,遵循的是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④的体系以及欧洲保护修复教育网络(ENCoRE)⑤[8]的培训标准。ENCoRE成立于1997年,主要目的是促进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其指导和建议基于欧洲文物保护和修复组织联合会(E.C.C.O.)的专业准则和1997年10月的《帕维亚文件》(Document of Pavia)⑥的专业方向。该教育网络在欧洲的共识是,将遗产修复学科视为一种以高水平研究为基础的学术领域,其教育基础在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适当平衡。此外,持证的遗产修复师须具备硕士学位或具有政府认可的同等学力,或拥有博士学位。课程最重要的前提是师生比例。不涉及原始材料的实践课程,不需要非常严格的监督,通常可以在较大的班级中教授。修复项目课程需要较低的师生比例,通常为1:6或1:8。复杂项目师生比例甚至可能更低。教育项目课程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学能力和环境。对于遗产修复的学生来说,接触真实文化遗产的实践从入学第一年就开始了。除了实习和实地考察外,修复教学通常在修复工作室中进行,这些工作室因借用遗产机构的文物而得以运行,就像在专业博物馆一样。2023年,共有393件文物从遗产机构借用,其中202件在修复后归还给遗产机构。学生在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教师根据不同的难度等级和特定技能的需求逐步选择文物和地点。每年,数百名顶尖专家受聘教授专业课程,并为学生提供最佳反馈和最新的职业经验。实践课程基于国家遗产学院保存的文物,以及在合作机构的现场或中心进行。前四年课程包括1378小时的理论教学,1663小时的修复实践,12周的法国实习和22周的国外实习。

在遗产保管员、遗产修复师两个专业中,深入所选专业的实践课程固然是重要的,但如前所述,遗产保管员学生需参加“专业外”实习,遗产修复师学生则需参加“多专业”协作项目。

由于隶属于文化部,国家遗产学院每年为遗产保管员、遗产修复师两个专业的学生在法国和全球范围组织约20个实地考察和250次实习。实习地点/机构涵盖博物馆、档案馆、行政机构、历史遗址,甚至世界遗产地。2018年6月22日,国家遗产学院凭借其教学方法荣获了由Europa Nostra与欧盟委员会合作颁发的欧洲文化遗产奖/ Europa Nostra⑦奖“教育、培训与意识”类大奖。该项目被认为具有“包容性,涵盖了保护领域的所有专业和学科”,非常“全面且基于实践经验”,并且“致力于促进知识传承”,同时“促进团队合作”。

国家遗产学院是法国文化遗产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首选机构。每年,学院设计约100个短期课程,以满足遗产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些课程内容每年都会更新,内容包括应对专业挑战的培训。有些培训是通用的,而另一些则非常具体,涉及创新的保护方法。例如,有时机构(如国家博物馆)会委托国家遗产学院为其员工提供特定的培训或完整的培训项目。2023年,这些课程惠及近2000名学员,96%的学员对满意度问卷进行了反馈,97%的参与者表示“非常满意”。培训课程可以在法国的任何地方组织。因此,国家遗产学院的初级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不仅涵盖多个地点,也满足了全国需求,作为权威机构同时接受国际需求。国家遗产学院正在为广泛的外国相关专业人士量身设计、定制课程体系。

合作伙伴对国家遗产学院的高度认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国家遗产学院的教育团队由领域内资深专业人士组成,行政团队负责监督和指导学生。学校为修复系学生提供图书馆和科学实验室。遗产保管员专业还设有一个文献中心,全程支持初级课程以及继续教育培训,对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和在校学生同时开放。其次,进阶式的实践培训始终与坚实的理论基础相结合,课程内容从未脱离现场实践和专业现实。再次,为学生提供独有的实践机会,从本地到国际,国家遗产学院逐步建立了一个广泛的合作体系。最后,学生自身的能力。通过全面的入学考试,有助于识别学生在多个方面的丰富潜力,确保作为未来专业人士具有理解真实遗产的能力,并能够将实践与综合理论知识以及公共机构和行政管理的专业技能相结合。

四、实习实践机会

在国家遗产学院学习期间,学生必须完成多项个人实习,这些实习都是必修的,不仅限于巴黎地区,还可以在法国的任何地方以及国外进行。

遗产保管员必须在国外实习6周,而修复师则需要在国外文物保护机构或修复工作室实习6个月。截至2023年,学生们已被派往28个国家。这是探索体验其他专业环境的绝佳机会,并拓展在学校学到的知识。

得益于Erasmus+⑧和其他国际项目,国家遗产学院每年还接受约10%的会讲法语的外国学生加入学生群体。卡诺基金会⑨(Fondation Carnot)支持来自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研究生,资助他们进行高级研究,也有可能资助国家遗产学院毕业生的研究项目。自2003年以来,这些奖学金为约60名毕业于国家遗产学院的遗产保管员和遗产修复师提供了在国外开展项目和研究的机会,包括与中国合作的项目。

五、职业发展路径

一般来说,遗产保管员在通过入学考试后会被录用为公务员。每年的录取名额是由相关部门根据文化遗产领域未来职位空缺情况决定的。录取人数通常与毕业后获得的公共职位数量相对应。

对于遗产修复师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大多数开设自己的修复工作室,或者加入现有工作室,承接政府定期发布的公共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招标。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2022届修复师中,50%在培训结束前就找到了工作,86%在毕业一年后在相关领域就业,75%创办了文物修复公司,为公共文化遗产服务。遗产修复师通常不是进入政府机构的公务员。因此,培训的一部分课程是帮助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市场,包括提供相关信息和技能培训。

六、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在国家遗产学院的课程体系中,所有学生都必须为该领域的研究作出贡献。他们必须完成一项研究,展示自身的研究方法、工作和创新能力才能毕业。例如,五年级的遗产修复师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保护项目,所需文物由公共机构借出。其硕士论文不仅包括学术方面的内容,如对物品的历史和技术研究、与物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技术科学实验研究,还包括实际的修复工作。修复工作必须在全面可识别保护状态、在预先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向教师和文物所属机构提出合理性修复方案,并经过充分讨论与论证,修复过程全程记录。每位学生都会得到多领域专家的指导,这些专家由国家遗产学院根据他们所具备的能够与五年级学生分享的专业知识进行挑选,包括科学家、工程师、修复师、遗产保管员、历史学家等。

如前所述,国家遗产学院在修复系设有一个科学实验室:一是为渐进式教育提供支撑,教授学生修复领域的术语、技术、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和寻求科学支持。例如,在学业第三年,修复师专业的学生有一门“实验研究项目”课程,通过将文物修复实践中的一个问题转化为科学主题,从而熟悉科学研究方法。同时跟进硕士论文,在不同阶段提供课程、科学图像或分析。二是独立开展研究项目。这些多学科项目始终与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相关,涉及人文科学以及实验科学的方法,包括技术研究或保护修复。目前,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包括:天然和合成纤维清洁项目(Lapatex项目)[9],粘合剂胶带退化程度研究项目(Dégraa-D项目)[10],振动对文化遗产影响项目[11],评估文化遗产表面变化项目[12],关于20世纪下半叶建筑图纸中使用的特定粘合系统项目(Zip项目)[13],以及关于彩绘金属保护修复项目(CoPaiM项目)[14];此外,实验室还参与了一个与大键琴相关的欧洲项目[15]。

学业第五年修复专业学生的硕士论文包括应用于保护的技术—科学研究。在上一学年中,每位学生与教学和行政团队协商后选择一个特定的文物对象进行研究。他们需要研究文物的创作历史及背景、收藏或遗址的历史、材料和技术等,同时还需撰写一份完整的状况报告,提出诊断和修复建议,并实施修复。此外,学生还需研发创新的技术—科学研究内容。研究和实验主题通常从所选文物出发,涉及修复问题、预防性保护问题、对某种特定古老技术的更深入了解,或者研究新材料和当代技术在该物品保护中的应用。例如,作者在2004—2005年的硕士论文主题是基于一件保存在法国博物馆的中国拓片。历史和技术部分涉及对拓片技术的研究、拓片的表现形式、拓片进入博物馆的历史等,这部分内容属于材料和技术的认知与识别,进而开展观察、状况报告、诊断和修复方案的制定;科学部分则专注于使用微观形貌分析和实验方法,研究衬纸方法对拓片纸表面状态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所选文物的修复实践及全部处理过程。

遗产保管员课程则较短。一些学生在通过入学考试前已获得博士学位,在学习期间继续进行研究活动和发表论文。

遗产保管员、遗产修复师专业的一些学生毕业后在从事专业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研究。近年来,通过国家遗产学院与赛尔吉大学(Cergy University, CY)合作的“项目博士”(Doctorat par le projet)⑩形式,这种趋势进一步得到了鼓励。此外,国家遗产学院是法国遗产科学网络⑪的成员,也是遗产科学基金会(Fondation des sciences du patrimoine, FSP)⑫的成员。

国家遗产学院的研究工作还体现在每年举办的科学研讨会、研究日、公开讲座和出版物的规划中。每年组织大约70场活动,汇聚了广泛的文化遗产专家和学生群体。

七、结语

国家遗产学院是法国文化遗产领域初级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独特机构,它同时也是一个传播遗产知识的平台,通过科学活动、开放日或欧洲遗产日等活动向公众开放。通过不同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在其课程和培养方案中融入了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对现场实践的全面重视确保了遗产管理和保护的整体性视角。课程和专业实践的交流涉及广泛的文化机构、行政部门、实验室,以及多样的地点、时代和文化。法国国家遗产学院面向全球,每年在约20个国家组织大约50项活动。

总之,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卓越服务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其高标准和强大的合作网络支撑,有效地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高质量培养体系和独特的核心课程。

(致谢:感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及其优秀团队,与法国国家遗产学院维持将近20年的良好合作关系。衷心感谢多年来在法国和中国与我合作的各位专业人士。在每次访问中感受到的热情接待、参观及专业交流都让我受益匪浅。还要向何正萱女士致以诚挚谢意,感谢她提出撰写这篇文章的建议与沟通。)

作者简介

宝林·查桑(Pauline Chassaing),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国际合作处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与国际教育。

(文章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