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存训:中国墨的颜料及成分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5-03-05 17:55:06

自13世纪以来,学者即认为中国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最初以漆所制,嗣以矿物,最后则以松烟及油烟为之。关于中国墨是否曾以漆为原料的说法,现代学者有不同意见。关于漆书的现存最早文献见于五六世纪间所纂修的《后汉书》及《晋书》。不过这些记载所述皆早于汉代的简牍,而此类文献所称的“漆书”,解释亦各有不同。就近代发现而言,漆可能曾在坚硬而不吸墨的表面书写。据上述睡虎地秦墓所发现一批竹简文献记载,凡国有工具、甲胄及武器等,质地坚硬,无法施刀雕刻者,则以漆及朱砂书写其所属官署名称。此类简牍也引述漆园管理及检验漆品质的规则。据其注文显示,漆系早期专供书写于某些不吸收水性墨的材料,诸如金属者是。不过可以确定漆并非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因为迄今尚无考古发现证明漆曾使用于简牍或缣帛。但在某些墨的制作中,漆可能有少许成分,作为配料。

睡虎地秦简(局部)

战国后期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以缣帛书写,至少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战国以迄汉代的帛书已陆续从中国本土及中亚地区多处遗址出土。纸张用于书写始自后汉。公元2世纪以墨书写之样品亦于居延、敦煌、楼兰,及他处遗址发现,然此等早期缣帛及纸张文献的用墨迄未予以化验,因之,其中成分也就难以断言。

松烟是传统制墨所最常用的原料,自东汉韦诞时代已经如此,曹植(192―232)《长歌行》诗云“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堪为例证。5世纪的《齐民要术》认为韦诞的制墨配方是用细致且清纯的烟灰,经捣杵及筛滤,以除去一切附着的植物杂质。虽然此种烟灰来源并未指明,但揆诸事实,既有除去植物杂质的程序,它必为木材,或即松烟所制。据最近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14世纪以松烟所制的中国墨,其炭粒子形体极小而且划一,要优于同样以烟灰所制作的现代墨。

明宋应星(1587―1666)在《天工开物》所述松烟制墨法为:

寻常用墨,则先将松树流去胶香,然后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净尽,其烟造墨终有滓结不解之病。凡松树流去香,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暖倾流而出也。

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鞠篾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内外与接口皆以纸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其下掩土砌砖,先为通烟道路。

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凡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彻尾。靠尾一二节者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若近头一二节,只刮取为烟子,货卖刷印书文家,仍取研细用之。其余则供漆工、垩工之涂玄者。

松烟制墨法

先将松树去脂,再烧取烟囱尾部松烟

参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之“松烟”

明崇祯十年涂绍煃刊本 1637年

虽然松烟可能仍为制墨最常用的原料,不过宋代以后,另有他法,即灯芯燃烧所产生的油烟,其中有动物油、植物油及矿物油,诸如鱼油、菜油、豆油、大麻油、芝麻油、桐油及石油等。在明代,据称松烟墨占十之九,油烟墨占十之一。1738年杜赫德所述油烟制墨作业程序为:

墨工在注满油料的容器内点燃五六支灯芯,然后将之放妥并覆以漏斗状铁盖,两者须保持适当距离,以便收集全部烟灰。收集足够之后,就取下铁盖,以鹅翎扫其底部,使烟灰落于干厚纸板上。此即其制作细致光泽的墨的方法。上等油料能增加墨的光泽,使墨更受重视与厚爱。未经鹅翎扫下及黏附于铁盖者均属粗质油烟,将之刮在碟上,用以制作寻常用墨。

上述早期另一种中国墨的来源即“石墨”。它似为某种矿物质,可就其原本形态使用,也可加工磨碎使用。文献所称 的“石墨”可能是某种形态的煤炭、石油或石墨,因早期记录所载“石墨”发现遗址均坐落于现今生产石墨地区。

松烟及油烟的主要成分为碳,呈游离状态的碳不易与其他材料混合,因此制墨加碳须与接著剂并用,使碳料得以附着于书写表面。中国墨所含接著剂之另一作用在于结合碳微粒,以保持固体形态。

中国墨传统上以胶为接著剂,系以各种动物残骸,诸如生皮或皮革、肌肉、骨骼、介壳、兽角、鱼皮、鱼鳞、鱼鳔等制成,所用水质也不容忽视。上述某种物质煮沸后所成粘汁须以纱罗筛除渣块,再使凝为固体,以备使用。在制墨前,先将固态胶加上梣皮汁等溶剂予以溶解。胶与颜料之比例或因选材性质及要求墨的黏度而有不同,而黏度则由施墨书写的材料性质而定。例如,18世纪初所编《格致镜原》卷三七记载制墨配方,就有油烟及胶等量取用之“对胶法”。

龙香御墨

明隆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上述主要颜料及接著剂外,明代之前尤爱添加其他材料,以改善墨的黏度、色泽及气味。其所用各种添加物有时竟多达一千一百种。其中包括:蛋白、雌黄、生漆、皂角及巴豆等以改善墨的黏度;朱砂、秦皮、紫草、茜草、黄芦、黑豆、硫酸铜、五倍子、地芋、蜷松、胡桃、牡丹皮、猪胆、鲤鱼胆、珍珠、薰草豆、石榴皮及银朱等以改善墨的色泽;丁香、檀香、甘松、樟脑和麝香等以改善墨的气味。

本文作者:钱存训

文章节选自“中国材质艺术”第三辑《材料与谱系》

巫鸿 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5年1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