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以苏轼为代表的众多文化名人,三苏祠等文化遗迹也成为了眉山重要的文化象征,承载着人们对苏东坡及其家族的纪念与敬仰。
1966年,原铁道部根据工业合理布局方针及“三线建设”决策,决定在西南地区建立铁路车辆生产基地。同年11月1日,铁道部正式成立眉山车辆工厂筹建处,选址在眉山县思蒙火车站附近。

从1966年至1969年,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车辆厂的援建人员举家搬迁至思蒙。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住木板房、席棚等,靠人力完成55万立方米土方的场地平整工作。1974年9月16日,工厂第一台C62A型货车试制成功,同年第一批51辆新造货车实现销售。

此后工厂产量逐年攀升,1980年产量达2007辆。1987年,工厂党委确定“奋进自强,争创一流”的眉厂精神。1989年2月3日,眉山车辆厂签订出口缅甸65辆车合同,首开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整车出口先河。工厂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断拓展业务领域。2003年2月11日,出口巴基斯坦1300辆宽轨货车项目签约,创下当时中国铁路货车出口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纪录。


如今,企业已改制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形成铁路货车装备、多元产业、国际化经营“三足鼎立”的经营格局,建立起多个国家级、省市及集团级技术创新平台,产品出口到亚洲、非洲、澳洲、欧洲、南美洲等地,成为中国铁路货车和转向架、制动机关键部件产品重要的研发、制造主导企业及出口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