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与山西铁路

晓丝看你好 2025-04-22 03:25:43

山西地处内陆,多山地丘陵,交通不便,修建铁路对于改善交通状况、开发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山西煤炭等资源丰富,正太铁路通车后,山西资源外运需求增加,建设更多铁路成为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关键。

阎锡山统治山西,为巩固统治、增强实力,决定通过铁路建设加强对全省的控制和管理,促进地区经济繁荣。

1933年5月23日,同蒲路在太原车站举行开工典礼,从太原分向南北修路。采用窄轨轨距,节省了大量资金和材料。1937年3月全段修成,阳方口—风陵渡段正式通车,长717公里,占全路的83%。此外还规划了20条支线,总长达2250公里,超过干线2.5倍。 

1932年,阎锡山成立山西省收回正太铁路促进会,1933年1月31日,正太铁路正式移交完毕,结束了法国人对正太路的管理。他通过“省公营事业董事会”发行“筑路债券”,向社会募集资金。动员有关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筹措资金,分担铁路建设成本。阎锡山还用其国外存款购买钢轨、机车等,作为对铁路建设的投资。

同蒲铁路选用窄轨而非标准轨,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不仅减少了钢轨、枕木等材料的使用量,而且在隧道、桥梁等工程建设上难度和费用也大幅降低。设立晋绥兵工筑路局和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调用大量士兵参与铁路建设,节省了雇佣劳工的费用。在选线时尽量避免长隧道、高谷桥;多用国产材料,少用进口材料,以降低成本。

通过修筑铁路促进了山西煤炭等资源的开发和外运,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山西经济的繁荣。改善了山西的交通状况,使山西内部以及与外部的联系更加便捷,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增强了阎锡山在山西的军事控制能力,方便了军队的调动和物资的运输,为其巩固统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0 阅读:4

晓丝看你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