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工头陀事件的时间间隔,为何非要是七十年?

彬哲说历史 2025-04-19 14:04:48

金庸笔下,有很多发生在过去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后劲十足,力道够猛。比如,倚天开篇,金庸就讲了一个往事,也就是火工头陀叛逃少林事件。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再阐述了。不过,对于此事,我最关注的,不是火工头陀的狠辣,也不是苦智的武功,更不是西域少林和金刚门的后续传承,而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时间——70年。

看原文——距此七十余年之前,少林寺的方丈是苦乘禅师,乃是天鸣禅师的师祖。这一年中秋,寺中例行一年一度的达摩堂大较,由方丈及达摩堂、罗汉堂两位首座考较合寺弟子武功,查察在过去一年中有何进境。众弟子献技已罢,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升座品评。

这一段,交代的是火工头陀事件发生的背景。当时在场的人当中,只有那个心禅堂七老中的老僧,是事件的亲历者。那么,金庸为何着重点出这是七十多年前的事呢?既然年代久远,那么80年,100年不行吗?或者,40年,50年,不行吗?为何非要是70年?

显然,金庸是刻意想把这件事,和其他大事扯上时间线。

好,我们就来推断一下。何足道大闹少林寺的时候,虽然是倚天开篇的故事,但如果算时代的话,还是神雕末期。当时郭襄19岁。那么,郭靖大概60岁左右。

前两次华山论剑之间,相隔了25年。第二次华山论剑,郭靖20岁左右,那么第一次华山论剑,也就是在郭靖出生前的5年左右。

那么,我们就把这两个时间线结合一下。何足道大闹少林时,郭靖60岁,那么七十多年前的火工头陀事件,也就发生在郭靖出生前的十年左右。也就是说,火工头陀事件,早于第一次华山论剑,五年左右。

5年,不长不短,但足够让少林经历从辉煌走向沉沦,以至于,让王重阳在邀请华山论剑参加人员的时候,彻底无视少林。

是的,金庸之所以把火工头陀事件的时间,卡得那么精准,正好卡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前的5年,就是为了给华山一论没有少林高手参加,找一个理由。

射雕成书很早,江湖上,基本没有少林的存在感,这不是开玩笑吗?金庸几乎所有作品,少林的分量都极重。江湖大事,即便不是少林的人占据主导地位,但至少,少林是必须要参加的。你看天龙八部,对少林的刻画有多么全面?玄慈是江湖上的带头大哥,玄澄是少林历代奇才,扫地僧更是金书数一数二的高手。而倚天,笑傲江湖,侠客行,这些作品,少林的分量也极重。

但射雕,对五绝的着墨太多,少林反而像是从武林中消失了一样,这合理吗?像华山论剑这样的大事,王重阳看都不看少林一眼?少林方丈作为地位层面的江湖一把手,连被邀请的资格也没有?

所以,这事儿,必须要有一个解释,要有一个理由。

而金庸给出的理由,就是少林出现大的变故,导致整体实力迅速下滑,内部四分五裂,江湖影响力极速降低。所以,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之前,少林日渐式微,入不了王重阳的法眼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指向华山论剑,整个射雕的江湖,没有少林的戏份,本身就是说不过去的。所以火工头陀时间,也算是解释了这种状况。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