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川菜鼻祖:姑姑筵,太拽了!

情庆新花 2024-05-14 05:38:27

姑姑筵,本是成都小孩们模仿大人做饮食炊爨的小玩具:小炉子、小锅铲、小菜刀,这在当时的杂货铺可买到,小孩们玩得很有兴趣。但有人考证说,是取自唐代王建《新嫁娘词》“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的新姑娘来打趣。总之,这个店名既有返璞归真的老顽童调调,也有犟气诙谐的成都文人风格。

而正式成为一种筵宴场所,跟文人黄敬监有关。

自1936年黄敬监定居于重庆后,黄敬监的“姑姑筵”不仅在重庆名噪一时,在成都亦拥有分店,堪称川菜界的翘楚。

其风格独树一帜,宛如现代限量版私房菜的鼻祖,始终保持着那份独特的傲气。彰显的是文人的随意与洒脱,与妙手偶得知的乐趣。

谈及“姑姑筵”的创始人黄敬临,他的经营之道更是别具一格,值得今日那些追求高端私房菜的店家们借鉴。

首先,他立下规矩,凡在“姑姑筵”用餐的宾客,不可称他为黄老板、黄总或黄师傅,必须尊称为黄先生。这既是对他个人的尊重,也体现了餐厅的高雅格调。

其次,餐桌上必须为他预留一个位置,尽管他并不一定会坐。这个空位,是对他这位文人出身、曾身居高位的老太爷的深深敬意。

再者,顾客在“姑姑筵”不能自行点菜,需先预付全款。这种独特的经营模式,既保证了餐厅的运营稳定,又彰显了其独特的品味。

此外,订餐时还需提供所请客人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年龄、职务等。黄老太爷会根据这些信息精心安排菜单,确保每位客人都能享受到最合心意的佳肴。即使有时菜品不合口味,客人也需尽力品尝,这是对餐厅规矩的尊重。

最后,一旦订好餐,客人必须按时前来,不可延期。且需提前三天预订,以确保餐厅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当年,刘湘将军曾欲在“姑姑筵”宴请来访的张学良将军。然而,尽管张学良对“姑姑筵”的美食慕名已久,黄老太爷仍婉拒了刘湘的临时加餐请求。刘湘对此表示尊重,并未强求,而是另寻他法,通过荣乐园的蓝光鉴帮忙,才得以加订一桌正宗的豪华川菜款待贵宾。这段往事,既展现了“姑姑筵”的严格规矩,也体现了其不凡的魅力和影响力。

那“姑姑筵”都有哪些菜呢?

姑姑筵烹饪的菜肴,人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开水白菜了。

其它都有些什么?从曾在姑姑宴事厨的老前辈厨师身上,可以一见端倪。

重庆特级大师周海秋,曾在姑姑筵事厨,他擅长的烤乳猪、烧三头 (牛、羊、猪)、樟茶鸭子、干烧鱼、豆渣烘猪头等。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原“宣统皇帝”傅仪1959年特赦后,政府安排他与一些特赦的战犯,到全国各地参观,看看建国十年的发展变化。到了重庆,吃了周海秋的烧熊掌,特地提出要向厨师敬酒,以示感谢。并对周海秋说:谢谢你,我一生吃过无数熊掌,你这道烧熊掌,是烹饪得最好的!

叶圣陶曾应朋友之邀往“姑姑筵”赴“汤饼宴”(即满月酒)。叶圣陶赴宴之后盛赞“姑姑筵之菜甚精,为成都第一”,同时也不禁感叹“然一席之价在五百金上下,共设四席,所费二千金,亦豪举矣。”

根据1927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颁布的《大学教员薪俸表》,

一级、二级、三级教授月薪分别为500元、450元、400元,

此次一顿满月酒,便吃掉了相当于一级教授4个月的工资。

姑姑筵的餐标,可谓是“豪奢”至极。

黄敬临姑姑筵留下的菜肴,现在能知的有樟茶鸭子、坛子肉、烧牛头方、豆渣猪头、泡菜黄辣丁、叉烧肉、泡菜煮黄腊丁等。

剔除高价位的菜肴,确实都是寻常菜肴,全靠烹饪手法及其新颖的调味,让其出新出异出彩。

可见,创立姑姑筵的黄敬临,堪称一代儒厨。

他是将烹饪即美学,运用到极致的文人菜品开发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