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中富含多种有益成分,特别是黄酮类、三萜类和有机酸,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其中,山楂中的熊果酸和山楂酸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减少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黄酮类物质则有助于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用山楂泡水,能够温和地发挥其活血化瘀、消食化脂的功效,适合用于辅助调节血脂,特别是对轻度高脂血症或饮食油腻人群有一定益处。

林雨晴,46岁,是江苏某房地产公司的一名销售主管,从业二十年,常年奔波在售楼处与客户之间。她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为了冲业绩,熬夜做方案、陪客户看房成了常态,连节假日也难得休息。为了节省时间,林雨晴吃饭也是靠外卖,尤其还偏爱奶茶、炸鸡和重口味食物。殊不知,她的身体悄悄亮起了红灯。
5月23日,这天早上林雨晴刚带客户看完样板房,坐回办公室时,却突然觉得脑袋发沉。那种沉不是简单的困倦,而是像戴了顶紧箍咒,连四肢都有些酸软无力。她揉了揉脑袋,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却发现连一句话都得反复想才能说清楚,脑子也像是裹在棉花里。直到中午睡了个好觉,林雨晴的不适感才缓解了许多,也就没在意了。
6月12日晚上,林雨晴忙完一天准备回家时,却突然觉得眼前一阵发花,灯光也在她眼里变得刺眼,直晃得她睁不开眼。林雨晴站在电梯口等电梯,却发现自己的眼前竟然出现了重影,就连楼层号都变成了两个重叠的数字。她靠着墙闭眼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一点。但从这之后,林雨晴只要长期久坐或者突然起身时,眼前就会有些模糊。

意外发生在7月23日晚上,刚刚洗完澡的林雨晴正准备睡觉,却突然感觉心跳开始变得紊乱,原本平稳的节奏一下子乱了,像鼓点被打错了节拍一样,跳几下又停顿一下,接着又猛地跳得飞快。她连忙用手捂住胸口,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胸口的衣料随着心跳微微震动,很快就胸闷得她喘不上气来,心口也跟着隐隐发紧。意识到事情不太对劲,林雨晴连忙换上衣服就打车去了最近的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开了血常规、血脂四项、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显示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达4.9 mmol/L,甘油三酯5.3 mmol/L,明显超过正常范围,提示血脂偏高。医生一边指着化验结果一边解释道:“你这属于典型的高脂血症,血液已经变得粘稠,流动变慢,不仅影响大脑供血,还会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
医生根据林雨晴的检查结果,为她开出了他汀类降脂药,并叮嘱她每天同一时间服用,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回家之后,林雨晴不再像过去那样深夜外卖、奶茶不断,而是开始亲自下厨,做清淡少油的饭菜,晚饭后去小区慢走半小时,睡前早早放下手机。即使工作再忙,她也坚持每晚十点上床。

两个月后复查,林雨晴原以为自己调整了生活,加上按时吃药,血脂应该能降下来。可复查几个仍显示甘油三酯高达4.1 mmol/L,低密度胆固醇也只是略有下降,远远没有达标。而且医生明显发现,林雨晴的脸色也比之前更显憔悴,嘴唇泛白,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不济。医生关切的问了她几句,并安慰她继续坚持下去。
出院后,林雨晴依旧坚持每天吃药,但心里总有些焦虑。直到9月12日晚上,她翻看手机时无意间刷到一则短视频——“山楂泡水,帮你降血脂、软化血管”。视频里讲得头头是道,还引用了中医和现代研究的数据。林雨晴看得入神,忽然想到小时候母亲常用山楂煮水给她消食,那酸酸的味道一下子勾起了记忆。
第二天,林雨晴特地去药店买了干山楂片,回家后放进保温杯里热水一冲,一股微酸带甜的果香扑鼻而来。从那天起,林雨晴开始每天喝两杯山楂水,不加糖,不空腹,循序渐进地调养着自己。两个月后,没想到这山楂水果然效果奇佳,不仅气色开始好转,精神状态也比之前稳定了许多,就连血脂指标都降到了正常范围!林雨晴欣喜不已,并决定继续坚持喝下去!

时间转眼过了一年,10月21日中午,林雨晴刚吃完饭,就觉得胃里有些隐隐作痛。一开始只是轻微的不适,像是撑得有点过头,可没过多久,腹部的疼痛却迅速加剧,像有一把钝刀在胃里反复搅动。她蜷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冷汗直冒,额头冒着冷汗,整个人脸色都有些苍了白。紧接着,一阵阵恶心涌上喉咙,口中泛酸,胃里也翻江倒海,她连忙去卫生间把饭吐了个干干净净,不适感才缓解了许多。
可第二天晚上,林雨晴刚躺上床睡觉,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腹部绞痛惊醒。她连忙冲向洗手间,刚坐下便腹泻如注,还伴随着明显的肠鸣和放气,排便呈水样,带着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她扶着墙站起身,整个人虚脱般出了一身冷汗。可不到十分钟,腹部却再次翻搅作响,那种绞痛像一只手在肚子里拧麻花,她只能再次冲进洗手间。短短一小时,林雨晴已上了三趟厕所,肛门灼热刺痛,整个人也脸色蜡黄,感觉体力被迅速掏空,甚至连开口说话都没了力气。
这一刻,林雨晴却满腹疑惑与不安——明明一直按时吃药,坚持饮食清淡,也开始锻炼了,为什么身体却还是出问题了?她隐隐觉得,或许自己忽略了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犹豫再三,林雨晴还是决定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可没想到,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瞬间,她整个人愣在原地,手里的报告差点没拿稳,眼睛瞪得差点掉下来!怎么会得这个病?!

原来林雨晴被查出了慢性胃炎。山楂性味酸甘,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作用,尤其对于高血脂、高胆固醇人群来说,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辅助食材。它含有多种有机酸,比如山楂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能促进胃酸分泌,增强胃动力,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脂肪代谢。因此,很多人喜欢用山楂泡水喝,觉得既健康又养生。
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山楂虽然能帮助消化,但它酸性较强,刺激性也较大。长期、大量饮用山楂水,尤其是在空腹、胃部本就较敏感的人群中,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损伤胃黏膜,久而久之就可能诱发慢性胃炎。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本身胃黏膜就已经较薄弱,再加上日常生活节奏紧张,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在不经意中加重胃部负担。
慢性胃炎并不总是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反而常常症状较轻,不容易被察觉。很多人只是觉得饭后胃胀、打嗝频繁、食欲下降,或者偶尔有点反酸,就以为是吃多了、累着了,没有太在意。可长期下来,胃黏膜慢慢发生炎性改变,逐渐萎缩,甚至还可能引发胃溃疡,风险就不可小觑了。

医学上,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诱因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包括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不规律的饮食、情绪压力,以及像山楂这种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对于胃功能较弱、脾胃虚寒或患有胃病史的人群,山楂更应慎用。如果实在想喝,可以适当减少浓度,控制摄入频率,尽量避免空腹饮用。
那么,已经出现慢性胃炎的人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确诊是关键。一旦出现持续性的胃部不适,如胃胀、反酸、恶心、饭后饱胀感明显,建议尽早就医,做一次胃镜检查或幽门螺杆菌检测,明确病因。若确诊为慢性胃炎,治疗上应遵医嘱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必要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在生活中,更要从日常细节入手进行调养。饮食方面应少油腻、少辛辣、避免过热过冷食物,三餐规律,细嚼慢咽。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和养胃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南瓜、莲子等,避免长时间空腹,也不要暴饮暴食。情绪方面也要尽量保持稳定,避免焦虑、紧张,这些心理状态也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胃的分泌功能。
至于山楂,不能说它不好,它仍然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食材。但“适合”是前提。健康人偶尔喝点山楂水没问题,但如果本身有胃部不适,或已经被确诊为胃炎,就应当慎重使用。如果实在喜欢,也可以在餐后适量饮用,且水不要泡太浓,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资料来源:
[1]李雨露,郑梓弘,徐佳玲,等.山楂荷叶陈皮饮对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J].中医药通报,2024,23(12)
[2]李莹,吴莎莎,曹璨,等.山楂、乌梅、葡萄皮、枸杞、桑葚复方组合物的体内降血脂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8):365-370.
[3]夏乐敏.山楂食疗调血脂[J].家庭百事通,2021,(02):43.
(《21年,江苏一女子长期喝山楂干泡水,来降血脂,一年后咋样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