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记忆】张明福:讲山东运河不应回避“台前段”

禹贡怀旧 2025-03-29 13:15:11

人们讲到京杭运河山东段,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位居黄河岸北的河南省“台前段”。作者因搜集和编纂《(山东)运河碑刻》,有幸在2018年8月18~19日,在台前县运河文化研究会崔师玉老师和几位运河文化爱好者的带领下,冒雨对台前段进行了必要考察。考察中本人感触颇深,觉得台前段的历史非常重要,文物极其丰富,讲山东运河不应回避“台前段。”

应该看到,台前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京杭运河台前段,就没有鲁运河甚至整个京杭大运河的畅通。但是,目前很多运河书籍与刊物所载文章,都不标注和单列台前段,有的则是将台前段的历史或文物放到阳谷县的历史或文物中去讲,确切地讲是放到阳谷县张秋镇中去讲。这样以来,台前段运河历史就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给回避了,从而脱离了实际,也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人们为何有意或无意对“台前段”进行回避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下列两点:一是这里所说的“台前段”,原本属于山东省管辖,元明清三朝均属东阿县或寿张县,尤其与著名的张秋镇密不可分,但因解决水利纠纷的需要,国家不得不于1964年将夹河等十几个乡镇划入河南省管辖。二是台前段运河河道的距离比较短,全长只有10公里多一点,故不将其单列也并无大碍。我之所以坚持要将运河“台前段”单列,首先是着眼于台前段运河所起作用特殊和留下的文物丰富。

台前段运河是会通河的一部分,涉及夹河、吴坝两个乡镇,全长10多公里。该段运河南从山东东平县十里铺村进入,途径姜庄、田湾、沈堤、沙湾、夹河、八里庙、董庄,穿张秋,往北越阿城、七级、李海务,过聊城、临清入卫河。最著名的就是地理概念,也是运河遗迹所在的沙湾与八里庙。

据夹河乡政府崔师玉主任讲,现台前县区域自元代以来就是大运河的流经之地,从沙湾往南至梁山段,是元代京杭运河;沙湾往东平方向河道为明清京杭运河。明永乐九年(1411)间重开新河,将原运河道向东移50里,即从袁口向北,绕道安山湖的东北畔(今大安山以东),再向西经戴家庙、十里堡、过姜庄至沙湾。这次改运河河道,也就使易患险的河段缩短在沙湾到张秋之间(此段运河南北走向,且地势低洼),因为北面有古金堤的保护,所以张秋及以北运道比较安全。台前沙湾段运河(张秋以南)也就成为明清两代整个漕运中最险要、河患最集中、行航最艰难、河防设施最多的一个地段。

台前段运河频频受黄河冲漫,运河两岸堤堰多处被冲溃,河道淤塞严重,漕船常受阻困,安全事故多发。自明代正统十二年(1448)至清咸丰五年(1855),沙湾处运河河堤被冲决几十次之多,尤其是明代景泰年间沙湾段河堤屡决屡治,清顺治康熙年间也是多次溃堤多次堵塞,终于在咸丰五年被黄河彻底截断。所以,台前段运河治理成为明清京杭运河治理的重点所在。有明一代,为了治理黄河和运河,朝廷多次派官员来沙湾治河,最著名和最有成效的当属徐有贞治河。明景泰四年(1453)十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有贞升左佥都御史,奉命治河,携河防营驻沙湾治水衙署。其考察河道、地形,相度水势后,上《沙湾治河三策疏》,提出“置水门、开支河、浚运河”三大治理策略。徐有贞治水功绩巨大,被当时以及后代百姓、文人传颂。谢肇淛编《北河记》收录的《治水功成题名记》,记载沙湾百姓感戴徐有贞之功德时说:“承命于景泰癸酉(四年,1453)之冬,经始于甲戌(五年,1454)之春,收功于乙亥(六年,1455)之夏,而告成于¼¼今兹之水盖洪武以来所未尝有,而大耋之人所未尝见也。非堤与堰为之保障,非闸与渠为之排解,吾田、吾产、其池潢矣,吾耋、吾倪其鱼鳖矣。彼四方之舟楫往来于斯者,乃亦又曰:‘昔也沙湾如地之狱,今也沙湾如天之堂’之语。而况吾斯土之军民乎哉?”徐有贞治河后,运河畅行安流30余载无大患。

到了清代,由于黄河日趋不稳,沙湾、张秋运河段出险越来越多,频发的洪灾致使运河也常常中断。光绪六年(1880),黄河决孙家码头,沙湾北至张秋南坝头外淤为平地,一时间漕运不通。次年,朝廷决定自张秋南开挖新河道,绕经陶城铺东,穿阿城,至东昌。也即自1881年起,运河不再流经沙湾,台前大运河在南北通航中的作用也就宣告结束。

京杭运河台前段由于所处黄河运河交汇的特殊位置,治河文化的特质明显,具体说就是工程设施密集,各种水闸(水门)、桥梁、堤坝、河官衙署星罗棋布,比较著名的有“通源闸”、“八里庙滚水坝”、“积水闸”;夹河乡沙湾村是徐有贞“治河衙门”和“河防营”所在地。运河两岸还有“金龙四大王祠(大王庙)”、“大河神祠”、“感应神祠”等祭祀建筑。见诸于记载的各种碑刻有明徐有贞《敕修河道工完之碑》、徐有贞《治水功成题名记碑》、《景泰御制祭大河之神文》碑、张天瑞《重修显惠庙记略》、宋祖乙《重修五空桥碑记》、谢肇淛《重修大河神祠碑》、成化《积水闸》碑;清代王曰高《沙湾筑堤碑记》、霍叔瑾《重修八里庙记碑》、《乾隆滚水坝碑》、《袁公堤碑》等。现存地上文物有:明朝徐有贞《敕修河道功完碑》、《皇帝祭文碑》、《重修大河神祠碑》、《滚水坝碑》、《袁公堤碑》、“镇河铁犀”、“分水神兽”、“积水闸碑”、“感应庙龙纹”、“治河衙门门当”等文物遗存。现存地下文物有:“运河码头”、“通源闸”、“两空闸”、“三空闸”、“积水闸”、“滚水坝”、“道人桥”、“五空桥”、“平水三闸”、“金堤涵洞”等众多文物古迹。

我之所以坚持要将“台前段”运河单列的理由,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在运河文化研究中,必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有一说一,尽量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如果只是一味回避“台前段”,我们有关山东运河的出版物将会大大降低其可信度。再就是在将来的京杭运河复航和目前进行的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也应注意调动“台前段”领导和群众的积极性,使运河通航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都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0 阅读:2

禹贡怀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