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每日消息面解读

长歌恨行 2025-03-26 04:12:04
【宏观消息面】1、《实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公布:国务院公布反制裁法实施细则,完善措施、程序,强化执行。(来自: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解读:提升对外反制能力,明确流程和部门协作,利好法律、安全相关行业。 2、2025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一是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加大以旧换新,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二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中央本级科技投入,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综合用好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稳岗返还等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四是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支持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 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研究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等制度。 六是加强财政科学管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意见,加强预算管理各项制度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 解读(第一条):消费领域受益(如家电、汽车),利空高储蓄依赖型行业。 3、鳌亚洲论坛2025年会开幕:博鳌年会聚焦亚洲合作(聚焦“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大会主题),所有场馆绿电使用100%,支付便利化就绪。 解读: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利好新能源、跨境支付行业。 4、加拿大提前大选应对美国威胁:加拿大总理提前选举应对特朗普关税及吞并威胁。 解读:美加贸易关系紧张,加拿大作为资源出口国,若贸易受阻可能推高全球铝、木材等商品价格,利好相关A股周期股,但利空美股下游制造业。市场对北美区域稳定性担忧升温,或导致跨国资本重新评估资产配置,部分资金可能转向亚洲新兴市场(如A股)。需重点关注4月2日美国关税落地及加拿大选举结果。 5、外盘:美股高开高走,纳指收涨逾2%、特斯拉涨近1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02%,热门中概股路特斯科技涨超38%。 对A股综合影响。短期中性偏多: 美股大涨或提振A股情绪,国内政策加码(财政刺激、反制裁强化)利好消费、新能源及安全相关板块;博鳌论坛助推区域合作。加拿大政局动荡或推高资源品价格,部分资金可能流入A股。但需警惕海外贸易摩擦风险以及中概股分化显示外部波动风险,高储蓄行业承压。整体对A股结构性机会大于系统性风险。聚焦内需+资源+科技主线。 【金融消息面】1、MLF操作方式调整:MLF改为固定数量、多重价位招标,3月25日投放4500亿元。 解读:灵活调节流动性,稳定市场利率。MLF改为固定数量、多重价位招标,不仅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还增强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定价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银行在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中运营,利好银行及债市。 2、财政部1—2月税收数据公布:前两月公共预算收入降1.6%,证券印花税增58.9%。 解读:股市交易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及金融IT板块。 3、金融助企稳岗扩岗新政:小微企业与个人贷款额度提高,最高授信5000万和1000万。 解读: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利好银行小微金融业务。 4、证券时报网消息,银行负债压力推高同业存单利率:银行存款流失压力大,同业存单发行激增,利率上升。 解读:银行负债成本增加,利空银行净息差,债市或承压。 综合影响:中性偏多。 利好:MLF新规增强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税收数据印证股市活跃(利好券商),小微贷款新政扩宽银行资产端空间。 利空:同业存单利率上升抬升负债成本,压制银行净息差。综合看,政策宽松导向明确,但银行盈利短期承压,券商相对受益。 【科技与传媒消息面】1、国发展高层论坛闭幕:跨国企业看好中国高质量发展,持续加码投资研发。 解读:外资流入预期增强,利好科技、高端制造领域。 2、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国家新闻出版署鼓励数字阅读技术开发,支持线上线下融合推广。 解读:利好数字出版、教育科技板块,如中文在线(数字出版开创者之一)、掌阅科技(专注数字阅读)、新华文轩(推出电子书等)、中信出版(拓展数字阅读场景)、中国出版(推进数字阅读)。利空传统纸质媒体。 3、京东布局具身智能:京东成立具身智能部门,侧重家用场景研发。 解读:推动智能家居发展,利好机器人、AI技术企业。 4、智元机器人融资变更:智元法人变更为华为前高管,腾讯领投新一轮融资。 解读:资本加码具身智能,利好机器人产业链。智元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的创新企业,由前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创立。其产品包括远征系列(面向商用场景的双足人形机器人)、Genie系列(通用具身操作的轮式双臂机器人)、灵犀系列(面向家用场景的小型人形机器人)。2025年3月,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由腾讯领投,估值达150亿元。这是腾讯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首次投资,吸引了龙旗科技、卧龙电气、华发集团等产业方及老股东跟投。 5、蚂蚁集团发布MoE大模型:蚂蚁推出国产GPU适配的MoE大模型,拓展医疗、AI硬件。 解读:降低AI算力成本,利好国产芯片、医疗科技。 6、台积电2nm晶圆量产在即:台积电高雄厂2nm晶圆4月接单,iPhone 18或首发。 解读:先进制程竞争加剧,利好半导体设备厂商,利空成熟制程企业。 【军工消息面】家军民融合基金二期成立:军民融合基金二期注册资本596亿,财政部、航空工业等持股。 解读:利好。 (1)政策支持:国家级基金成立,体现政府对军民融合战略的持续重视,推动国防科技与民用产业协同发展。 (2)资金规模大:近600亿资本将重点投向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助力相关企业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 (3)产业带动:航空工业等央企参与,可能加速军工技术转化,利好军工板块及上下游产业链(如新材料、电子等)。 (4)市场信心:财政资金主导,增强市场对军民融合长期发展的信心,相关概念股或受催化。 (5)风险点:需关注基金具体投向和项目落地效率,若进展缓慢则可能影响预期。 【铜业消息面】——顺周期美国抢铜将引发全球“铜荒”?金属市场正发生前所未遇一幕。 解读:(1)当美国贸易商们近来开始将疯抢和囤积的目标转向大名鼎鼎的“铜博士”,不免正令人担忧,一场激烈的资源争夺战是否会由此上演?知名铜行业交易员Kostas Bintas近期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大量铜涌入美国,将使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那些最主要的铜消费国面临严重的供应短缺。我们认为铜市场正在发生非同寻常的事情。”。 (2)对于A股而言,直接受益板块,如铜矿/冶炼企业(如紫金矿业、江西铜业),铜价上涨直接增厚利润。再生铜回收(格林美等),资源紧缺推动废铜需求。铜箔/电缆(如诺德股份、亨通光电),成本传导能力强的加工企业可能提价。注意新能源链联动效应:铜是光伏、电动车关键材料,若涨价持续,可能加速技术替代(如铝代铜),但短期强化上游议价权。风险提示:若铜价过快上涨挤压中下游制造业(如家电、电力设备)利润率,需观察政策调控(如抛储)。 结论:短期显著利好A股铜资源龙头,中长期关注产业链利润再分配。 【公司消息面选读】1、比亚迪:2024年营收7771亿元(+29%),净利402.5亿元(+34%),拟10股派39.74元,计划600亿元理财。 解读:利好。业绩高增长,分红慷慨,现金流充裕(理财计划显示资金管理稳健)。新能源车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小米集团:拟配售8亿股筹资425亿港元,配售价定在每股53.52港币,用于业务扩张、研发等。 解读:中性偏空。配股短期稀释股权或压制股价,但长期看资金用于研发和扩张,若业务提速可转化为利好。需关注资金使用效率。 3、远洋服务:2024年远洋服务实现收入28.4亿元,其中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7.3亿元,同比增加1.8%,住宅及其他非商业物业收入占比由54%提升至61%。 解读:房地产的增值正往服务发展 4、亿纬锂能:子公司获长安汽车HEV电池定点,供货量待定。 解读:利好。切入长安供应链标志技术获认可,HEV市场潜力大,但实际业绩贡献需看订单落地情况。 5、云天化:2024年营收615亿元(-11%),净利53.3亿元(+18%),拟10股派14元。 解读:利好。虽营收下滑,但利润增长显著,化肥等主业盈利强劲,高分红回报股东,体现经营质量优化。 6、药明合联:集团收益及毛利呈现强劲增长,分别同比增长90.8%及121.6%至人民币40.5亿元及人民币12.4亿元。此外,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长至人民币10.7亿元,同比增长277.2%,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亦增长强劲,增长至人民币11.74亿元,相当于同比增长184.8% 解读:利好,生物偶联药物CRDMO服务 7、山鹰国际:实控人增持0.5%股份(耗资4653万元),拟继续增持至1.09亿元。 解读:利好。实控人真金白银增持彰显信心,短期提振市场情绪,长期需观察造纸行业需求复苏情况。
0 阅读:27

长歌恨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