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车市降价狂飙,合资车的“长衫”遮不住了?

四面观察 2023-03-21 18:52:38

3月份的汽车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自东风系打响了降价的第一枪后,就引发了“鲶鱼效应”,不少合资品牌纷纷跟进。这场价格战持续狂飙,加入的豪华品牌也开始逐渐增多,而且降价的幅度还不小,这也让不少消费者坐阵以待,想找到一个最佳的入场时机。

懂点销售规则的人应该都知道,车企降价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渔翁得利”得利的事。车企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往往也是消费者能够花最少的钱买到称心如意的车型的时候。

当然车企也不傻,它们也不会一直开着这个“大口子”,所以东风系的降价也只是局限在3月份,并且表示只局限在东风汽车的大本营湖北省内。尽管时间很短,但对于当地的人来说,12万的雪铁龙C6依然很香。

不过在这场价格战当中,跟风的很多都是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跟风降价的反而很少,更有不少造车新势力明确表示不会降价。

曾经的汽车市场与现在的汽车市场可以说是两番景象,国产车纷纷降价换市场,换来的却是一片嘲讽。而合资品牌的价格坚挺,哪怕是没有收音机的本田飞度,依然能获得小型车市场的销量冠军。现在这种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了,以技术为“长衫”的合资品牌也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年前合资品牌还非常的稳定,为何进入2023年后合资品牌就不再端着了?

以前合资品牌凭借着技术方面的优势,稳定了自己在燃油车市场的局面,销量以及口碑双丰收。但它们太“依赖”过去的技术,所以在新能源市场布局极其缓慢,日产、丰田、本田等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少之又少。

如今新能源汽车销量突飞猛涨,新势力们虽然没有过深厚的背景为根基,但是它们依靠科技化的设计、还有补贴的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辆,而这些份额都是从燃油车市场争夺过来的。

这场“价格战”看似发生的非常突然,实际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碰撞之后的结果。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无法和新势力传统自主品牌抗衡,降价就成为了唯一的方法。

不过对于合资车企来说,这次降价的根本目的也不是为了和新能源车企“血拼”,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活下去”。

毕竟国6B排放标准已经实施了,之前因为口罩因素以及原材料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汽车的价格小涨了一波,影响了燃油车的销量,很多国6A车型还放在仓库里没有卖掉。如果不及时把这些车子处理掉,就会像当时的国5车一样被砸在手里。

东风系这波降价处理的车型,其实都是国6A标准的汽车。东风本田旗下也有一部分车型进行了降价处理,并且降价的幅度也很大。但是东风本田规定,这种大幅度降价的车型是有针对性的,必须是出厂超过一年半以上的车型,如果是出厂时间比较短的车型,还要按照正常的价格来销售。

这波降价看起来是车企亏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挽救它们日后的损失。如果合资车企没有经过这波降价操作,后期国6B标准实施、传统车企完成转型,那它们的亏损可能更大。

不过,笔者要提醒大家,无论车企之间的价格战有多么激烈,千万不要因为价格而上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汽车。不然买到手之后,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后悔都来不及。

0 阅读:1

四面观察

简介:喜欢我的朋友们,就多多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