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西塞山与西塞神舟下水
这是五年前写的一篇文字,没在任何平台发过,因为想写成一个系列。结果写了第一篇便夭折,没能继续下去。当时接着想写些啥东西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好在单独来看,它也可以成文,更好在端午节快到了,点个卯先。换了题目,拿来应景,把这个伟大的民族节日给搪塞过去。至少刷一个存在,让大家知道我在端午节还活着。
端午节要提到的第一件事情还是与群有关,包括各种群,微信群、QQ群、摄影群、旅游群、同事群、同学群、退休群,概莫能外。这就是关于端午节的问候语问题。我记得这种妖孽恶俗的歪风邪气是从2017年的端午节开始的,即,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背后兴风作浪的,还是那些打着国学或者读经招牌的伪文化人,民科爱好者们。一拍即合的是,跟着凑热闹的也是那些仰慕伪文化的老同志们。于是,临近端午,聪明人便发出警告,不要说端午快乐,要说安康啊!于是满屏一片安康的图片或者动画。
大学群里也出现了这档子事,某博导说了一句端午快乐,某博士紧赶着说,端午节快乐不得呀!你这样做岂不是要老同学的命吗?一群人皆嗤之以鼻,嘲笑这位博士做得比较糟糕。我急就了一首打油:不说快乐说安康,装神弄鬼吓愚氓。只是过个端午节。喜笑颜开又何妨。号称地沟油,意思是说打油诗中做得比较伪劣低俗的打油。同学戏称,虽不是上油,也算中油。
话就说到端午节这档子事情。它主要来自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日子,而这一天究竟有什么含义,也是众说纷纭。有说这一天是飞龙上天之日,有说这一天是妨父母的恶日。我个人觉得,它主要来自于古代人对于数字的崇拜与揣测。古代的东方人对于数字怀有一种神秘感的崇拜,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数字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十位数内的数字,居然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数字对象,这是我们的个人经验所不能包容的。比如对五的崇拜,高大上了说,有五行,五帝,低了说有五音,五谷,五服,后来还有五经,五湖,五岳,五刑。其他的一啊、三六九啊、七八啊等等,一时也说它不完。
而五月初五则是有两个五合在了一起,于是更为神秘,更是值得纪念。因为要纪念它,总得有个说法,这就产生了恶日说,飞龙说,伍子胥说,屈原说,曹娥说等等一系列的传说。总之是大家从新年到五月,好长时间没怎么聚会了,嘴里头都淡出鸟来,总得找个由头来热闹一下,亲爱一下,大吃大喝一下,挥霍浪费一下吧。我个人觉得端午节就是这么产生的。至于什么吃粽子挂艾叶悬菖蒲喝雄黄酒吃鸡蛋鸭蛋皮蛋,不过是附加的游戏,添一个彩头罢了。端午这样一个神神道道的日子变得快乐了,或者如今天的民科说的变得安康了,也没有什么不好。
然而我们要知道的是,如果说端午不能提快乐,那么最不能提快乐的便是传统的春节,也就是过年。据说年是一种恶兽,每到除夕便会出来吃人,于是我们要放鞭炮来驱赶它,要守岁来防止被它吃掉。于是到了初一,警报解除之后,大家互访,拜年,以庆贺这个怪兽恶兽终于被赶跑,你我都还活着没被它吃掉。然而,到现在也没见到谁说除夕安康,新年安康。我个人感觉,但凡说到安康,搞得大家都像是沉疴缠身,住进了医院的ICU一样,马上将不久于人世,很是不好玩。
大学群里的第二个关于端午节的议论就是屈原的爱国问题。这也算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左说右说都无伤大雅的事情。本地有一个端午活动,打包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叫西塞神舟会。这个活动历年来被一帮武汉的学者折腾来折腾去,弄得面目全非,让人苦不堪言。我曾经跟踪这个项目有三年多时间,与项目传承人,主办人多有交流,很多人现在已经辞世。它供奉的神祇曾经是关二爷,活动的执行机构叫做“厘头会”。1953年,国家取缔反动会道门,扩大到一切的会道门都受到沉重打击,厘头会也被禁止活动。至于文革时期,一切民俗都成为封资修而被打倒,活动更是没法开展。所以这个西塞神舟会断档了好长时间。改开之后,恢复了一些项目,但是关二爷仍属不宜供奉的主儿,于是便在专家们的指导之下,换成了屈原,打的就是爱国牌。
这个项目有一个供奉神祇的建筑,叫神舟宫,每到节庆活动的时候,门柱上照例要贴三幅对联,其中一幅是:爱国竞捐躯到今灵爽尚存一席应分关壮缪,遇湘曾做赋对此波涛凭吊千秋犹学贾长沙。这个关壮繆,便是关公关二爷。它传达的意思便是屈原可以顶替关公被供奉。
本地神舟会,从前也叫龙舟会的民俗由来已久,清代康熙年间已经有记载,我曾经有一篇论文确定它更早的来源在于宋代,但是由于记载这事情的书一时不能到手,所以不敢遽下断语。后来发觉所有的做学问都不过是为着买官鬻爵,便不愿意再继续研究下去,乐得自己逍遥,这个事情便放下了。每年为了拍片,到神舟会场地去看看,拍拍,算是换了一个参与法子。我的意思是说,本地的端午龙舟会原来与屈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生存,这才打出了屈原爱国牌。
不过我们可爱的同学讨论的更是一个幼稚的问题,说屈原爱的是楚国,不是爱的全中国,至少他不爱秦国,然而,阴差阳错的是,最终还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变成了真正的全中国。所以说,屈原最多是个“楚独”而已。
我没有参加这种讨论,因为不是每个大学同学都熟悉先秦与秦汉史,他们并不知道在那个历史时期,各诸侯国的人力资源交流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即使到了西汉,中原人到匈奴做事,匈奴人到中原做官,你投降了我,我投降了你,也是稀松平常,从来没有什么“楚奸”、“秦奸”、“汉奸”的说法。所以我们讨论屈原的问题,只能放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段去思考,过于放大的解读只不过是后人超时空的玄想,并不具有真正的社会科学含义,你可以理睬它,也可以完全不用去理睬它。
发一组2016年神舟巡游与神舟下水的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