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浪漫时期的音乐(1820—1910)
第三节 中期浪漫乐派
向阳光
三、安东·布鲁克纳
(一)生平事迹
1.青少时代
约瑟夫·安东·布鲁克纳1824年9月4日,出生于奥地利安斯费尔登(上奥州)一个教师家庭,因父亲是教师。安东·布鲁克纳为19世纪下半叶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

安东·布鲁克纳1835年,也就是11岁那年,在赫尔兴师从约翰·巴普蒂斯特·韦斯。他在这里学习管风琴演奏和作曲基础知识。1836年,由于父亲生病,布鲁克纳回到安斯费尔登。1837年6月7日,父亲去世。这时,安东·布鲁克纳13岁不到,失怙(hù,指死了父亲),只好自学管风琴和音乐理论。布鲁克纳后来加入教堂唱诗班,成为圣弗洛里安教堂的童声合唱团团员,并在那里上学,接受音乐教育。1840年,到林茨参加教师培训班。1841年,派往温德哈格担任学校的教学助理。1843年,以同样身份被派往科隆斯多夫。1845年,在圣弗洛里安学校担任助理教师。1848年,被任命为圣弗洛里安教堂临时管风琴师。1850年,到林茨参加高级学校教师培。
2.中晚时期
1851年,成为圣弗洛里安正式管风琴师。1854年,把《d小调安魂曲》总谱呈给维也纳宫廷乐队指挥伊格纳茨·阿斯迈尔审阅,并在把《第114诗篇》献给他之后接受了阿斯迈尔的管风琴演奏考核。1855年,布鲁克纳通过高级教师考试。去维也纳拜访音乐理论家西蒙·塞希特(1788一1867)学作曲,并成了他的门生,接受函授课程,但经常去维也纳当面请教。1856年,经过比赛,获得林茨大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迁往林茨,放弃了教师职务,开始了音乐职业生涯。曾从1860年,继续履行管风琴师的使命,师从西蒙·塞希特并通过考试,接受了“乐天派”合唱队的指挥之职。11月11日,母亲去世。

1861年11月19日,布鲁克纳主动要求在维也纳接受音乐学院一个委员会的“音乐理论”考试;11月21日,在皮亚历斯滕教堂即席演出管风琴赋格而受到关注。1864年,布鲁克纳获得持久荣誉的第一部作品《d小调弥撒曲》在林茨大教堂首演。同时,在林茨乐队指挥奥托·基茨勒处学习曲式学和器乐配器,创作一部序曲和两部交响曲总谱。1863年,学习《唐豪瑟》总谱,首次观看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在慕尼黑的一次歌咏节上,他认识了一批城市的指挥家和评论家。1864年,《d小调弥撒曲》在林茨大教堂首演,这是使布鲁克纳获得持久荣誉的第一部作品。
1865年6月19日,布鲁克纳在慕尼黑观看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并认识了瓦格纳。1866年,布鲁克纳创作完成《e小调弥撒曲》和《第一交响曲》。1867年2月,《d小调弥撒曲》在赫贝克指挥下由宫廷乐队首演;6月,布鲁克纳的老师西蒙·塞希特,因神经疾病去巴德·克罗伊岑疗养;9月,他的老师西蒙·塞希特去世。同年继他为维也纳宫廷管风琴师,并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教和声和管风琴。1868年4月4日,和“乐天派”合唱队首演了《纽伦堡的名歌手》的结尾部分;5月9日,《第一交响曲》在林茨首演;8月,写完《f小调弥撒曲》,迁居维也纳;10月1日,就任音乐理论和管风琴课教师职务;同时,在维也纳宫廷乐队任管风琴师 。1869年,在南锡和巴黎演奏管风琴并取得成功;同年,《e小调弥撒曲》在林茨首演。

1871年,在伦敦举办管风琴音乐会。1872年,《第二交响曲》完成,《f小调弥撒曲》在维也纳首演。1873年,他完成了《第三交响曲》,献给理查德·瓦格纳。《第二交响曲》在安东·布鲁克纳指挥下,在维也纳首演。1874年,《第四交响曲》完成。1875年11月25日,作为音乐理论讲师在维也纳大学发表就职演说。1876年,在拜罗伊特观看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演出。1877年,指挥《第三交响曲》,遭到失败。1878年,《第五交响曲》完成。1879年,《弦乐五重奏》完成。1880年,在瑞士举办管风琴音乐会。
1881年,修改后的《第四交响曲》在汉斯·里希特的指挥下在维也纳首演;同年,《第六交响曲》完成 。1882年,前往拜罗伊特观看《帕西法尔》的演出,最后一次见瓦格纳。1883年,《第六交响曲》中间两个乐章在维也纳演出;9月,《第七交响曲》完成,并于次年12月30日在莱比锡首演,指挥是阿图尔·尼基什。换句话说,1884年12月30日,由阿图尔·尼基什执棒,在莱比锡完成《第七交响曲》首演。

1885年,在赫尔曼·勒韦执棒下,在慕尼黑演出的《第七交响曲》奠定了这部作品的胜利前程。1886年,《感恩赞》在汉斯·里希特的指挥下在维也纳首演;同年,获得“弗朗茨·约瑟夫勋章”。1887年,结束《第八交响曲》的首版工作,赫尔曼·勒韦拒绝演出。1889年10月25日,勃拉姆斯和和布鲁克纳在“红刺猬”酒吧相遇。1890年,由于生病,暂时脱离了音乐学院的教学工作,州政府给予他荣誉津贴;12月21日,汉斯·里希特指挥演出了《第三交响曲》。
1891年,从音乐学院教授岗位退休;11月7日,维也纳大学举行仪式,授予布鲁克纳名誉哲学博士学位称号;12月13日,《第一交响曲》的“维也纳版本”在汉斯·里希特的指挥下首演。1892年,创作《第150首诗篇》;12月18日,修改后的《第八交响曲》在汉斯·里希特的指挥下首演。1893年,虽身体虚弱,但仍勤奋创作《第九交响曲》;同时,创作合唱曲《黑尔格兰岛》。1894年,前往柏林,观看了《第七交响曲》《感恩赞》和《弦乐五重奏》的演出;11月12日,在大学讲授最后一堂大课;11月30日,完成《第九交响曲》的创作,终乐章未能完成。1895年,宫廷为他在百乐宫提供一处住宅。1896年10月11日,布鲁克纳去世,遗体送往圣弗洛里安,安葬在教堂管风琴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