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音史∣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和声、调性等领域,有何改变?

向清晨阳光 2024-03-30 00:21:01

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六章 浪漫时期的音乐(1820—1910)

第一节 概述

向阳光

二、风格体裁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有了许多新的特质,从音乐风格、体裁发展两个角度简单地说明一下:

(一)风格

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音乐家们更加注重音乐上对于情感的表达,而不满足于古典时期对于音乐上的条条框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和声、调性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精致、严谨,无论是对于和声的写作,和声的功能进行,还是管弦乐配器,乃至复调对位,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在调性上采用了频繁的远关系转调,使得音乐具有调性游离之感(这也为20世纪的无调性音乐奠定基础),旋律上频繁的使用半音音程,和声上也采用了大量的色彩音(舒伯特就是这方面的大师)。

舒伯特

(二)体裁

从体裁上讲,器乐方面,浪漫主义时期的大型器乐体裁发展相对比较小,发展的重点是以钢琴音乐为主的器乐小品,此外还有室内乐、交响曲以及艺术歌曲。

1.钢琴音乐

钢琴被加以进一步改进,成为19世纪备受喜爱的乐器。传统体裁中,奏鸣曲地位虽不如古典时期重要,但具有个性特征。如舒伯特赋予其抒情性和歌唱性,肖邦保持了它的巨大容量和思想内涵,李斯特把多乐章的套曲融为单一乐章;变奏曲从分段的装饰变奏发展成贯穿的性格变奏。一大批被称为特性乐曲(又称“风格小品”)的题材涌现,反映出19世纪作曲家对个人情感抒发的偏好。

这类作品由菲尔德首创,有肖邦、福雷爱用的夜曲,舒曼、勃拉姆斯的间奏曲,舒伯特、舒曼、巴拉基列夫的幻想曲,肖邦、勃拉姆斯的叙事曲等。把一系列内容相关的器乐小品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套亦是常见的形式,例如舒曼的《狂欢节》、李斯特的《旅游岁月》、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柴科夫斯基的《四季》。

2.室内乐

19世纪的室内乐,可以说是最缺乏浪漫精神的领域。它继续强调音乐思想的纯净,乐器之间对位化交谈和主题动机的展开。由于这一时期的室内乐主要供专业音乐家演奏,技巧高超,色彩感更强,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各类重奏作品。19世纪的管弦乐队沿用古典时期已经定型的乐器组。管乐器经过改良,技术性能和表现力得到加强,乐队编制在后浪漫主义作曲家手中不断扩大。交响曲、协奏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交响组曲是这一时期的常用体裁。对于作品结构规模愈来愈庞大和主题相对精练集中的矛盾,作曲家们采用了诸如“主导动机”(瓦格纳)、“主题变形”(李斯特)、“展开式变奏”(勃拉姆斯)、“循环形式”(弗朗克)等手法解决。

3.交响曲

这里,重点提一下:有一部名为《幻想交响曲》的作品,在音乐史的学术界中被普遍认为是第一部浪漫主义交响作品。法国音乐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充满想象力的管弦语法,为音乐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决定性的大门。在当时,浪漫主义正从文坛、画坛渐次席卷到乐坛,柏辽兹正好恭逢其会。只不过,法国人讲究优雅细致,不像德国追求的是严肃与厚重,因此在交响曲这样讲究形式结构的曲风上,法国人一向少有杰出的发挥。但柏辽兹这位鬼才却创作了《幻想交响曲》,把守交响曲进入浪漫主义的第一个关口,也打破一般人认为“法国人不擅创作交响曲”的观念。所以,在交响乐方面以《幻想交响曲》为先河。

4.艺术歌曲

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艺术歌曲,不仅在德、奥和法国大大发展,也受民族乐派作曲家喜爱。歌剧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之一。各国均有各自特点的歌剧:德国的浪漫主义民族歌剧和瓦格纳的“乐剧”;法国的大歌剧、喜歌剧、轻歌剧、抒情歌剧;意大利歌剧几乎构成该国音乐的全部;民族乐派歌剧的兴起,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这个时期的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肖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号;瓦格拉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20世纪的作品有本杰明·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小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保钦奈拉》、《彼得洛希卡》,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在此推荐德国作曲家亨德密特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画家马席斯交响曲》,以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的《马术竞技会》、《一个平凡人的号角》。

在声乐作品上,发展的重点依然在歌剧,相比于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呈现出许多不一样的特质。

0 阅读:0

向清晨阳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