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链围堵力已衰,菲岛新布导弹牌。欲锁南海困蛟龙,怎奈东风破阵来?
近日,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动作频频,从吕宋岛到巴丹群岛,从“堤丰”中程导弹到“NMESIS”反舰系统,一条隐形的“导弹链”正悄然成形。这一布局,既是美国“岛链战略”失效后的新尝试,也是其对华遏制政策的升级版。然而,这条“链子”真能锁住中国吗?且看风云激荡下的博弈与破局。
“岛链”褪色,“导弹链”登场:美国的新战略图谋
自冷战以来,美国依托第一、第二岛链构建对华军事包围圈,但随着中国军力崛起,“岛链”早已名存实亡。2016年南海对峙中,解放军逼退美军航母的“硬刚”一幕,已让“岛链”神话褪色。而今,美国另辟蹊径,借菲律宾之手打造“导弹链”,企图以陆基中程导弹填补海空威慑的短板。
2024年4月,美国以联合军演为名,首次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堤丰”导弹系统,演习结束后却迟迟不撤,反而宣布长期驻留。这套系统可发射射程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导弹,覆盖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乃至南海北部,武汉、上海等城市均在其打击范围内。2025年3月,美军又加码部署“NMESIS”反舰导弹系统,射程达200公里,目标直指巴士海峡和台海航道。至此,美国在菲构建的“导弹链”初具雏形:北起吕宋岛,南至巴丹群岛,形成远、中、近程火力网,试图以“陆制海”压制中国海上力量。
美军此举可谓“一石三鸟”:其一,以菲律宾为跳板,弥补航母舰队在“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下的生存短板;其二,借“分布式作战”概念,分散部署以降低被集中打击的风险;其三,通过《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绑定菲律宾,将其推向对抗前沿,自己则“隔岸观火”。然而,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算计,早已被中方洞若观火。
中国的反制:以实力破“链”,以谋略拆“牌”
面对美国的“导弹链”围堵,中国并未被牵着鼻子走,而是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非对称策略,多维度瓦解其威慑效力。
军事硬碰硬:导弹对导弹,基地对基地
中国是全球中程导弹技术的“领头羊”,东风-21D、东风-26等“航母杀手”射程覆盖第一、第二岛链,而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更让美反导系统形同虚设。军事专家金灿荣直言:“寇可往我亦可往”,中方可在南海岛礁部署进攻性导弹,形成对菲美基地的“反包围”。例如,黄岩岛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仅126海里,若在此部署导弹,可直接威胁吕宋岛美军阵地,形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态势。
此外,解放军近期在南海展开反潜演习,歼-20B换装涡扇-15发动机实现超音速巡航,火箭军年均新增1200枚中程导弹的产能,均展示了“以实力对冲威胁”的决心。正如美军智库推演所示:若西太平洋爆发冲突,其弹药储备仅够支撑3周,而中国造船业产能是美国的232倍,战时动员能力更令其望尘莫及。
经济“锁喉战”:稀土管制与关税反击
军事博弈之外,中国祭出“经济重拳”。2025年4月,中国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直接掐住美国军工命脉——F-35战机成本因稀土断供飙升18%,六代机F-47项目更因供应链危机陷入停滞。与此同时,中美关税战升级至34%对等税率,中国反手将美国商品关税推高至84%,精准打击特朗普票仓的农业和能源领域,迫使特斯拉等企业加速产业链外迁,却因成本高企陷入两难。
外交合纵连横:破局“小圈子”
中国以“一带一路”和RCEP为纽带,深化与东盟、非洲、拉美合作。马来西亚带领东盟10国推进“去美元化”,非洲54国集体采购北斗系统,欧盟也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全球多极化趋势加速。美国的“导弹链”越是收紧,越凸显其“失道寡助”—正如菲律宾《每日论坛报》所言,引入外部势力搞领土扩张,“终将引火烧身”。
“导弹链”的先天缺陷:战略短视与结构性矛盾
美国的“导弹链”看似威慑力十足,实则存在三大硬伤:
其一,技术代差难以弥合。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反舰弹道导弹等领域领先美国一代,而美军引以为傲的“SM-6”反导系统尚未经历实战检验,面对东风-17的“水漂弹道”几无招架之力。
其二,地缘劣势无法逆转。菲律宾距离中国沿海仅数百公里,完全处于火箭军火力覆盖范围。一旦冲突爆发,美军在菲基地必成“东风快递”的首批目标,而菲方缺乏战略纵深,恐成“炮灰”。
其三,经济代价难以承受。美国通胀率已逼近4%,对华加税导致供应链成本激增,而中国通过内需市场和“一带一路”分散风险,此消彼长之下,美方的“持久战”注定难以为继。
历史镜鉴与未来走向
回望历史,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引发全球贸易萎缩60%,而今美国的“导弹链+关税战”组合拳,正重蹈“以邻为壑”的覆辙。中国则从“南海仲裁案”到“关税反击战”,始终以“底线思维”应对挑战,既敢“亮剑”捍卫主权,又以“开放姿态”推动合作。
未来,美国的“导弹链”或将更多沦为政治表演——正如网友戏言:“链子越多,脸越疼”。而中国只需继续以“体系化反制”破局:军事上强化“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经济上巩固产业链优势,外交上倡导“共同安全观”,便能以“得道多助”破解“霸权围堵”。毕竟,21世纪的博弈,终究是人心与实力的双重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