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新事件 ■素材:周建明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月光如水,洒落在江南水乡的石桥村。1984年的夏夜,萤火点点,蛙声阵阵,一切都显得那般宁静祥和。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夜色下,却暗藏着一个注定要改变双河镇两个年轻人命运的故事。
我叫周建明,是石桥村的人。那年我24岁,在县城的建材店打工。说起我们石桥村,虽说不上富裕,但年轻人大都出去闯荡了。我呢,在建材店干了两年,每月工资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只是,那时的我总觉得给人打工没出息,想着要自己开个小店,做点小生意。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84年的六月底,那天太阳火辣辣的,连街边的竹叶都蔫了。我刚从县城的建材店下班回来,在村口的小店前停了下来。这家小店是村里最大的零售店,卖些日用百货。我站在店门口,看着门框上贴着的转让通知,心里像打鼓似的。
店主要价不高,就要300块钱的转让费。可就是这300块钱,却难住了我。那时候,我在建材店干活一个月才挣35块钱,除去日常开销,根本存不下什么钱。我正发愁的时候,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女人从我身边经过。
“孙姐!”我脱口而出。
骑车的是青山村的孙巧芬。她今年28岁,比我大4岁。在我们这一带,孙巧芬可是个传奇人物。她本是青山村最漂亮的姑娘,20岁就嫁到了县城,可惜命运弄人,23岁就守了寡。这些年,她一个人在青山村经营着一间杂货店,生意做得还不错。
孙巧芬停下车,转头看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脸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这才第一次仔细打量她:皮肤白净,眉目清秀,虽然是农村妇女,但举手投足间却带着几分城里人的气质。
“建明啊,有事?”她的声音清脆悦耳。
我挠了挠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在我们农村,向女人借钱,总觉得拉不下这个脸。但是,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我深吸一口气,把心一横:“孙姐,我。。。我想和你借300块钱。”
孙巧芬愣了一下,随即笑了:“30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你借钱做什么用?”
我指了指店门上的转让通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孙巧芬听完,竟然点了点头:“好啊,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要么一个月后还我钱,要么。。。。。。”她顿了顿,“你就留在我的店里帮工。”
说完,她骑上自行车就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阳光下发愣。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心里却翻起了惊涛骇浪。这个条件,听起来简单,可细想却让人心惊。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映在墙上斑驳陆离。我想起了孙巧芬清秀的面容,想起了她那双明亮的眼睛,更想起了她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要么还钱,要么留下来。。。。。。”这句话在我脑海里不停地回响。
第二天一早,我去找我最好的朋友老许商量。老许听完我的话,拍着大腿说:“你小子走运了!孙巧芬可是咱们这一带有名的美人寡妇,人又精明能干。要我说,你干脆留下得了。”
可我心里还是忐忑不安。这事要是传出去,不知道村里人会怎么说。更重要的是,我爹娘那关不好过。在我们农村,儿子娶寡妇,那可是大逆不道的事。

可是,机会难得啊!这可是我翻身的好机会。一个晚上的挣扎后,我决定去找孙巧芬借钱。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骑着自行车去了青山村。孙巧芬的店开在村口,门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我到的时候,她正在整理货架。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照在她忙碌的身影上,显得格外温柔。
“孙姐。。。。。。”我站在门口,有些局促地喊了一声。
孙巧芬转过身来,看着我笑了:“想好了?”
我点点头:“借钱。”
她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布袋,数出300块钱递给我:“记住,一个月后要么还钱,要么。。。。。。”
我接过钱,心跳如雷。这可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经手这么多钱。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小本生意。可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还钱的日子。这一个月,我的生意虽然有起色,但要拿出300块钱还是很吃力。
还钱那天,我又去了青山村。孙巧芬正在院子里晾晒衣服,看到我来了,笑着说:“来还钱?”
我低着头,摸出口袋里的钱,才掏出100块。
“就这些?”她挑了挑眼眉。
我涨红了脸:“孙姐,再给我点时间。。。。。。”
“不用了。”她打断我的话,“你留下来帮工吧。”
就这样,我留在了孙巧芬的店里。刚开始,村里人背后指指点点,说我是倒插门,说我没出息。可我却在孙巧芬的店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她教我识字,教我算账,教我做生意的门道。慢慢地,我发现孙巧芬不仅人长得漂亮,还特别能干。她懂得进货的门路,会看行情,会算账,更会和人打交道。在她的帮助下,我的生意越做越好。
可是,好景不长。村里的流言蜚语越传越难听。有人说我和孙巧芬不清不楚,有人说我是贪图她的钱财。这些话传到我爹娘耳朵里,他们天天催我回家,说要给我说媒。
那段时间,我心里特别难受。一方面,我确实对孙巧芬有了感情;另一方面,我又怕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每天晚上,我都睡不好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孙巧芬在后院里偷偷擦眼泪。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去后院收衣服,无意中看到她蹲在角落里啜泣。月光下,她的背影显得那么单薄,那么孤独。
“孙姐,你怎么了?”我轻轻地问。

她擦了擦眼泪,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想起一些事。”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她当初为什么要借钱给我。她不是在戏耍我,她是在考验我,考验我是不是真心实意想做生意,考验我是不是能承受得住流言蜚语。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找我爹娘,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们。他们当然不同意,我爹气得拿起扁担要打我。我跪在地上,说出了这些日子的感受。
“爹,您看看我这些日子变得多勤快了,会做生意了,会算账了,这都是孙姐教的。她不是你们想的那种人,她。。。。。。”
我爹打断我的话:“她是寡妇!”
“那又怎么样?”我突然站起来,“她善良、勤劳、能干,比那些整天游手好闲的姑娘强多了!”
我这一喊,把我爹娘都吓住了。他们还从来没见过我这么激动。我趁热打铁,把这些日子的经历都说了出来。说着说着,我竟然哭了。
最后,在村里德高望重的王大爷的说和下,我爹娘终于勉强同意了。他们说:“既然你认定了,那就试试吧。”
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我马上跑去找孙巧芬。那天,她正在店里整理货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让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金色的光晕中。
“孙姐。。。。。。”我喊了一声。
她转过身来,看着我笑了:“叫什么孙姐,叫我巧芬。”
就这样,我和孙巧芬在一起了。婚礼很简单,只请了几桌亲朋好友。但是,我们都很开心。婚后,我们的生意越做越好,不仅把原来的店面扩大了,还在县城开了一家分店。
现在,我常常想起当初借钱的那个下午。要不是那300块钱,我可能还在建材店打工,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是孙巧芬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有时候,我也会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300块钱究竟能改变什么?是她戏耍了我,还是我心甘情愿被她戏耍?
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可最珍贵的,还是那份简单的信任。如今,当我们坐在店门口的躺椅上,看着夕阳西下,听着蛙声阵阵,我总会想起那个借钱的下午。那时的阳光,那时的她,那时的承诺,都已经融进了岁月的长河,成为了最美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