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镇的春天总是来得特别慢,细雨绵绵地下了一整夜,把天空都浸成了铅灰色。清晨四点,王淑兰摸着黑从床上爬起来,膝盖的疼痛让她忍不住“嘶”了一声。
“又疼了?”隔壁床上,老伴王大山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问道。
“没事,你睡你的。”王淑兰揉了揉发涨的膝盖,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她得赶在五点半之前把早饭和午饭都准备好,不然赶不上去医院的头班车。
灶台上,昨晚泡好的红豆正散发着香气。王淑兰拿起勺子轻轻搅动,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这是儿媳小芬最爱吃的红豆粥,自打她住院保胎,王淑兰就没断过给她熬粥。
想起儿媳,王淑兰叹了口气。去年年底,儿子建国跟小芬领了证,两个月后就怀上了。谁知五个月的时候突然大出血,医生说胎位不稳,必须卧床保胎。
建国是跑长途运输的,常年在外。小芬娘家又远在湖南,这照顾的担子,自然就落在王淑兰肩上。
“也不知道建国这趟啥时候能回来。”王淑兰一边往保温桶里装粥,一边嘀咕着。她刚做完膝盖手术没多久,医生让她多休息,少走动。可现在,每天往返医院的路程就得两个多小时。
院子里传来自行车“吱呀”的声音,王淑兰赶紧把炉子关了,端着保温桶出去一看,是隔壁的张大妈来送菜了。
“淑兰啊,今早摘了点新鲜的油菜,给小芬炒着吃。”张大妈把菜递过来,又关切地问道:“你这腿脚方便不?要不让我帮你送过去?”
“使不得使不得,你还得照看店面呢。”王淑兰连连摆手,“我这不碍事。”
张大妈看着王淑兰拄着拐杖,还要提着沉甸甸的保温桶,不禁皱起眉头:“你这当婆婆的也太辛苦了,建国咋就不能把车队的活儿往后推推?”
“他那工作哪能说推就推?一个月好几万的货要送呢。”王淑兰笑着解释,眼里却闪过一丝落寞。
等王淑兰收拾停当出门时,天已经大亮了。春寒料峭,她紧了紧身上的棉袄,一瘸一拐地朝公交站走去。
人民医院妇产科五楼,508病房。
“妈,您来啦?”小芬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看到王淑兰进来,勉强露出一个笑容。
“来了来了,给你熬了红豆粥,趁热喝。”王淑兰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又从布袋里掏出几个热腾腾的鸡蛋。
“您太辛苦了,我自己能行的。”小芬想要起身。
“别动别动,医生说了要卧床静养。”王淑兰连忙按住她,“你安心养胎,其他的事都不用操心。”
小芬看着婆婆布满皱纹的脸,欲言又止。她知道婆婆刚做完手术,可现在却为了照顾自己,每天早出晚归。

“对不起啊,妈。。。。。。”小芬眼圈红了。
“说啥对不起,你安心养好身子,把我孙子平平安安生下来就是了。”王淑兰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打开保温桶,盛了一碗粥。
“来,趁热喝。我放了红糖,补气养血的。”
看着小芬一口一口喝着粥,王淑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悄悄揉了揉发酸的膝盖,强忍着没有出声。
医院的走廊上,护士们推着药车来来往往。王淑兰坐在长椅上休息,膝盖上贴着跌打损伤的药布,散发出一股浓重的中药味。
“王阿姨,又来照顾儿媳妇啊?”护士小李跟王淑兰打招呼。
“是啊,这不是没办法嘛。”王淑兰笑着回应。
“您这腿。。。。。。”护士小李看着她贴着药布的膝盖,欲言又止。
“没事没事,小毛病。”王淑兰摆摆手,“我这身子骨硬朗着呢。”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每天上下楼梯的时候,膝盖都痛得像是要裂开一样。医生说她需要静养,可现在,她连歇一天的时间都没有。
晚上九点多,王淑兰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刚进门,就听见电话铃声响起。
“喂,妈?”是建国的声音。
“建国啊,你今天跑到哪儿了?”王淑兰顾不上换鞋,赶紧接起电话。
“我在新疆呢,这边货主要求三天之内必须送到,我可能得再等几天才能回去。。。。。。”建国的声音带着歉意。
“没事没事,你安心跑你的车。”王淑兰故作轻松地说,“小芬这边我照顾着呢,你别担心。”
放下电话,王淑兰长长地叹了口气。她知道建国也不容易,跑长途运输风里来雨里去的。可是,她真希望儿子能多陪陪媳妇,别让小芬一个人躺在医院里受罪。
夜深了,王淑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膝盖的疼痛一阵一阵地袭来,让她忍不住皱起眉头。
窗外,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王淑兰望着黑暗中的天花板,脑子里想的都是明天该给小芬准备什么吃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淑兰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饭菜,然后坐三趟公交车到医院。有时候腿疼得实在走不动,就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歇一会儿,等好些了再进病房。
她从来不在小芬面前露出疲态,总是笑眯眯地给她端茶倒水,嘘寒问暖。渐渐地,小芬看婆婆的眼神也变得不一样了。

“妈,您歇会儿吧,我自己能行。”小芬心疼地看着婆婆。
“我这不是没事做嘛,你安心养胎就是了。”王淑兰一边整理床单,一边说。
其实,王淑兰最近总觉得身子不太舒服。胃口越来越差,走路的时候经常觉得头晕。可她什么都没说,还是咬牙坚持着每天往返医院。
直到那天早上,王淑兰在医院走廊里突然晕倒了。
“王阿姨!王阿姨!”护士小李发现她时,她已经躺在地上,额头上全是冷汗。
“没事没事,可能是没休息好。。。。。。”王淑兰想要站起来,可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
小李和另一个护士赶紧把她扶到急诊室。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的脸色变得很严肃:“肝癌晚期,已经扩散了。”
王淑兰愣住了,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她不是害怕死,而是担心小芬还躺在病房里,没人照顾。
“阿姨,您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医生说。
“不行,我儿媳妇还在保胎,我得照顾她。。。。。。”王淑兰摇着头,声音哽咽。
“您这病耽误不得啊!”医生叹了口气。
最终,在医生的坚持下,王淑兰住进了普外科。她让护士小李帮忙保密,不要告诉小芬和建国。
“您这是何必呢?”小李红着眼眶说。
“他们都不容易,我不想让他们担心。”王淑兰擦了擦眼泪,“小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养胎,建国也得安心跑他的车。。。。。。”
就这样,王淑兰每天偷偷打着点滴,等好一点了就去妇产科看小芬。她告诉小芬自己是去照顾生病的老姐妹,所以来得晚了些。
小芬信以为真,还安慰婆婆说:“妈,您也别太累着了,我这边您不用担心。”
王淑兰笑着点头,心里却像刀割一样疼。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可她只求能等到外孙平安出生的那一天。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三年。小芬顺利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取名叫欢欢。王淑兰的病情也在慢慢恶化,但她始终瞒着所有人。
直到那天,她又一次在医院晕倒。这次,被小芬撞见了。

“妈!您这是怎么了?”小芬抱着三岁的欢欢,惊慌失措地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婆婆。
护士小李不忍心再隐瞒,把实情告诉了小芬。小芬听完,“扑通”一声跪在了病床前,泪如雨下。
“妈,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小芬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王淑兰虚弱地笑了笑:“你那会儿正保胎呢,我不想你们担心。。。。。。”
“可是您。。。。。。”小芬说不下去了,转身跑出病房。
半个小时后,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回来了。那是王淑兰最爱吃的阳春面,上面还卧着一个溏心荷包蛋。
“妈,我给您煮了面。”小芬哽咽着说,“您以前总说,这是您最爱吃的。。。。。。”
王淑兰看着碗里的面条,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三年前,她每天变着花样给小芬准备吃的,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也会有人这样细心地照顾她。
“来,我喂您。”小芬舀起一勺面条,轻轻地吹了吹,“您以前就是这样喂我的,记得吗?”
看着儿媳妇红肿的眼睛,王淑兰突然觉得,这一碗面里,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感情。那些年的辛苦付出,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回报。
“小芬啊,”王淑兰拉住儿媳妇的手,“这些年,苦了你了。。。。。。”
“妈,您别说了。”小芬抽泣着,“以后换我们照顾您。。。。。。”
病房里,婆媳俩相对而泣。窗外,春天的阳光温暖地洒进来,照在那碗热腾腾的面条上,映出一片金黄。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在那一刻,王淑兰知道,她的付出没有白费。儿媳妇的这碗面,胜过了千言万语。
当我们在生命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时,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默默付出的人?是否也曾为了至亲至爱,甘愿承受所有的苦痛?
或许,这就是亲情最美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