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54岁,儿子出国8年从不联系,一场大病住院,护士递来一封信

念之随心生活 2024-10-29 18:00:45

■作者:最新事件 ■素材:张桂芳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春寒料峭的清晨,县医院的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张桂芳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由得叹了口气。

隔壁床的病人又开始呻吟了,她的儿子赶忙按了床头的呼叫铃。不一会儿,陈护士踩着轻快的步子走了进来。张桂芳偷偷瞄了一眼,又赶紧把头转向窗外。每次看到别人的儿女这般孝顺,她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阿姨,该量体温了。”陈护士走到张桂芳床前,轻声说道。

张桂芳微微点头,配合地张开嘴。她已经记不清这是住院的第几天了,胰腺炎带来的疼痛时不时折磨着她,但更让她难受的是这份孤独。

“38.5,还是有点烧。”陈护士皱了皱眉,“我去叫赵医生过来看看。”

“不用麻烦了,我这把老骨头,烧退不退都没啥大不了的。”张桂芳摆摆手,挤出一丝笑容。

“阿姨,您可不能这么想。”陈护士坐在床边,轻声劝慰道,“人这一辈子啊,不能光想着别人,也得为自己活着。”

张桂芳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这些天来,这个小护士总是格外照顾她,说话也特别贴心。

“护士啊,你多大了?”张桂芳突然问道。

“28。”

“跟我儿子差不多大。。。。。。”张桂芳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今年32了。”

陈护士握住了张桂芳的手,轻声问道:“阿姨,您儿子在哪工作啊?”

“他在国外。。。。。。”张桂芳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8年了,自从出国后就没回来过,连个电话都不打。。。。。。”

病房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隔壁床老人的呼噜声。张桂芳仿佛打开了话匣子,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往事。

那是1999年,她男人李明山开运输车出了车祸,儿子李远才上小学三年级。为了供儿子读书,她白天在人家做保姆,晚上接些针线活回来做。

“他爸走得早,我就想着,再苦再累也得让孩子好好读书。”张桂芳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他也争气,从小到大都是班里的第一名。”

陈护士递过纸巾,静静地听着。

“后来他考上了重点高中,又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全村人都说,李明山泉下有知,也该欣慰了。”张桂芳擦了擦眼泪,“大学毕业那年,他考上了国外的学校,还拿到了奖学金。”

“那时候,我卖了老房子,又问亲戚借了点钱,好不容易才凑够了他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张桂芳的眼神有些恍惚,“他走的那天,在机场抱着我哭,说妈,等我学成回来,一定让你享清福。”

“那。。。。。。后来呢?”陈护士小心翼翼地问道。

“后来啊。。。。。。”张桂芳苦笑了一下,“第一年还好,隔三差五地打个电话回来。再后来,电话越来越少,到最后就断了联系。”

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上。张桂芳望着窗外发呆,仿佛在雨幕中看到了儿子年少时的模样。

“你看我这个当妈的,是不是很没用?”张桂芳突然说道,“连自己的儿子现在过得好不好都不知道。”

“阿姨。。。。。。”

“没事,我就是跟你念叨念叨。”张桂芳擦了擦眼泪,“你去忙你的吧,别耽误工作。”

陈护士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站起身来,轻轻地替张桂芳掖了掖被角,转身走出了病房。

临近中午,邻居王淑英提着保温桶来了。自从张桂芳住院,老王头每天都会给她送饭来。

“桂芳啊,今天给你熬了排骨汤。”王淑英一边摆碗筷,一边说道,“你这些天都没好好吃饭,得补补。”

“老王头,你和大嫂太客气了。”张桂芳有些不好意思,“我这病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老是麻烦你们。。。。。。”

“说啥呢,都是街坊邻居,这点儿事儿算啥。”王淑英坐在床边,把汤递到张桂芳手里,“来,趁热喝。”

张桂芳刚喝了一口汤,王淑英就叹了口气道:“桂芳啊,要不我再试试联系远远?”

“别,别联系他。”张桂芳赶紧摆手,“他在国外忙着工作呢,别打扰他。”

“你这人啊,就是太死心眼。”王淑英有些心疼地看着张桂芳,“儿子再忙,也不能连个电话都不打啊。你这病这么重。。。。。。”

“没事,我这不挺好的吗?”张桂芳勉强笑了笑,“再说了,他在国外过得好,我这个当妈的就知足了。”

“你啊。。。。。。”王淑英摇摇头,“那医药费怎么办?”

张桂芳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我还有点积蓄。”

“多少钱够啊!”王淑英急了,“你那点积蓄早就花得差不多了,医生说你还得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呢!”

“实在不行,我就出院。”张桂芳低着头,“在家养养也是一样的。”

“你这人怎么这么死心眼呢!”王淑英气得直跺脚,“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告诉远远?”

“我不想让他担心。。。。。。”张桂芳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在国外挣钱也不容易。。。。。。”

“你这个妈当的。。。。。。”王淑英说着说着,眼圈也红了,“行了,你好好养病,这些事我来想办法。”

傍晚时分,病房里只剩下张桂芳一个人。隔壁床的病人刚做完手术,被推去了重症监护室。偌大的病房突然安静下来,只有仪器发出滴滴的声响。

张桂芳摸出枕头下的手机,轻轻擦了擦屏幕。屏保是李远上大学时的照片,穿着学士服,笑得阳光灿烂。

“远远,你在国外过得好吗?”张桂芳轻声呢喃着,“妈想你了。。。。。。”

突然,一阵剧烈的疼痛袭来。张桂芳疼得直冒冷汗,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叫出声来。她摸索着按下呼叫铃,可是怎么也够不着。

“护士。。。。。。护士。。。。。。”张桂芳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她觉得自己的意识开始模糊,眼前一阵阵发黑。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医生快步走了进来。

“阿姨,您怎么了?”那医生的声音有些焦急。

张桂芳勉强睁开眼,只见那人戴着口罩,在白炽灯下显得有些模糊。他熟练地检查着各项指标,动作轻快而专业。

“疼。。。。。。”张桂芳虚弱地说道。

那医生立刻按下呼叫铃,不一会儿,陈护士就跑了进来。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陈护士赶紧去准备药品。

“阿姨,再坚持一下,马上就不疼了。”年轻医生的声音有些颤抖。

张桂芳觉得这声音莫名的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听过。她想要看清那人的样子,可眼皮实在太沉,终于还是昏睡了过去。

迷迷糊糊中,她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夜晚。那时候李远刚上初中,晚上做作业做到很晚。她在厨房里给儿子熬粥,听见书房传来压抑的哭声。

“远远,怎么了?”她赶紧跑进去。

李远趴在书桌上,作业本上洇湿了一片。“妈,我。。。。。。我想爸爸了。。。。。。”

“傻孩子。。。。。。”她心疼地抱住儿子,“爸爸在天上看着我们呢,他最疼你了,你要好好学习,别让他失望。。。。。。”

那天晚上,母子俩抱头痛哭。从那以后,李远更加用功读书,好像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天上的父亲。

再后来,李远考上了重点中学。全校只收了两个农村学生,他是其中之一。

“妈,我一定会让您过上好日子的。”李远紧紧抱着她说。

张桂芳记得,那天儿子的眼里闪着坚定的光。

。。。。。。

当张桂芳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暖暖的。

“阿姨,您醒啦?”陈护士笑眯眯地走过来,“昨晚可把我们都吓坏了。”

张桂芳还有些迷糊:“昨晚。。。。。。是不是来了个年轻医生?”

“对啊,是赵医生的实习医生。”陈护士一边给她量体温一边说,“您放心,您现在已经没事了。”

“他。。。。。。他人呢?”

“值完夜班回去休息了。”陈护士顿了顿,似乎在犹豫什么,“对了,他让我转交您一样东西。”

说着,陈护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张桂芳。

“这是。。。。。。”张桂芳接过信封,手微微发抖。

“您看看吧。”陈护士轻声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张桂芳颤抖着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纸。她戴上老花镜,借着晨光,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起来:

“亲爱的妈妈: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在您的病房里守了整整一个星期。每天晚上,我都会换上白大褂,假装是实习医生来查房。

这些年,我一直不敢联系您。出国第二年,我的创业失败了,不仅赔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我不敢告诉您,怕您担心。

后来,我咬牙从头开始。白天在餐馆打工,晚上继续创业。终于在去年,公司开始盈利。我本想等再过段时间,等手头更宽裕了,就回来看您。可没想到,您病得这么重。。。。。。”

泪水模糊了张桂芳的双眼,她擦了擦眼镜,继续往下读:

“妈,这些年您一定很失望吧?您省吃俭用把我养大,供我读书,可我却连个电话都不敢打回家。每次想起您一个人在老家,我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疼。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暗中关注您。您的医药费是我托人垫付的。现在公司已经走上正轨,我也攒够了钱,准备在县城给您买套房子。”

张桂芳的手抖得更厉害了,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妈,我知道我不孝,这些年让您操碎了心。可是,您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我想好好补偿您,想让您享享清福。。。。。。”

信的末尾,是李远歪歪扭扭的字迹:

“妈,等您看完这封信,我就在门外。”

张桂芳猛地抬起头,看向病房门口。那里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在微微发抖。

“远远。。。。。。”她喃喃地叫道。

那人一个箭步冲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床前:“妈。。。。。。”

张桂芳伸出手,轻轻摸着儿子的脸。他晒黑了,也瘦了,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傻孩子,你怎么跪下了。。。。。。”她哽咽着说。

“妈,对不起。。。。。。”李远紧紧抱住母亲,“这些年,我太懦弱了。。。。。。”

“没事,没事的。。。。。。”张桂芳抚摸着儿子的后背,就像他小时候一样,“你能回来,妈就知足了。。。。。。”

母子俩紧紧相拥,泪水打湿了病号服。门外,陈护士和王淑英偷偷擦着眼泪。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温暖而明亮。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0 阅读:0

念之随心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