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挂在墙上,停在二零二四年的三月。窗外桃花灿烂,春风拂过,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
张秀英正在阳台上晾衣服,木质衣架上还留着丈夫生前钉的铁钉,她总舍不得换掉。远处传来孩子们放学的欢笑声,她不由得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楼下。
“奶奶,我回来啦!”隔壁王家的小孙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往家里跑。
张秀英微微一笑,目光却有些失神。八年了,整整八年没见到自己的儿子张浩了。那年他刚考上国外的大学,兴奋地说要出国见见世面。丈夫张建国还在世的时候,两口子东拼西凑,卖掉了镇上的老房子,供儿子出国。
“浩浩,妈给你包了饺子,记得热一热再吃。”记忆中,儿子背着大大的行李箱,站在机场的候机厅。那是2016年的秋天,张秀英还记得自己特意包了儿子最爱吃的三鲜馅饺子。
手机里还存着那天的照片,儿子穿着一件浅蓝色衬衫,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八年过去,这张照片她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每次看都觉得恍如昨日。
“秀英,在晾衣服啊?”楼下传来刘大妈的声音。
张秀英回过神来,冲楼下挥了挥手:“是啊,趁着太阳好。”
“晚上来我家搓麻将啊?赵阿姨她们都来。”
“不了,我今天有点累。”张秀英婉拒道。自从老伴走了,她就很少打麻将了。那些热闹,总让她觉得格格不入。
回到屋里,张秀英望着墙上全家福发呆。照片里,丈夫还是一脸红光,儿子也在身边。那时候日子虽然不富裕,可一家人在一起,就觉得什么都有了。
叮铃铃,手机响了。张秀英赶紧抓起来看,却是快递广告。她叹了口气,儿子说过这周末要视频,可到现在都没消息。时差还是工作忙?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这样失望了。
晚饭很简单,一个青菜,一碗蛋花汤。自从一个人住后,她就很少炒几个菜了,觉得浪费。电视里放着新闻联播,她却没什么心思看,只是习惯性地开着,好像这样屋子里就不那么安静。
“咚咚咚。”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把张秀英吓了一跳。
“阿姨,是我,王梅芳。”门外传来温柔的声音。
张秀英打开门,看到王梅芳提着一个保温盒站在门口。自从去年王梅芳嫁到隔壁李家,经常能看到这个漂亮的小媳妇。
“阿姨,我包了饺子,给您送点来。这两天降温,多吃点暖和。”王梅芳递过保温盒,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
“这多不好意思,你们小两口的。。。”
“别这么说,我包的多,够吃的。”王梅芳一边说,一边走进屋里。她的目光敏锐地注意到张秀英有些发红的眼睛,“阿姨,您感冒了吗?”
张秀英摆摆手:“没事,可能是春天过敏。”
王梅芳却已经伸手摸上了她的额头:“阿姨,您在发烧!”她快步走到沙发边,扶着张秀英坐下,“我去给您倒水,家里有退烧药吗?”
张秀英被这突如其来的关心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我。。。我没事的,睡一觉就好了。”
“怎么能没事呢?”王梅芳皱着眉头翻找出医药箱,“您这额头都烫成这样了。我是护士,让我看看。”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王梅芳忙前忙后,给张秀英量体温、喂药,还煮了一碗姜汤。张秀英躺在床上,看着这个年轻姑娘麻利的身影,眼眶不知不觉又湿润了。
“好了,阿姨,您先睡会儿,我就在外面,有事叫我。”王梅芳轻声说着,帮张秀英掖了掖被角。
张秀英张了张嘴,想说不用这么麻烦,但看着王梅芳坚持的样子,终究没说出口。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细心地照顾她。
夜深了,王梅芳一直守在床边。张秀英迷迷糊糊中醒来,看到王梅芳趴在床边打盹,心里一阵暖意。
“梅芳,梅芳。”她轻轻推了推王梅芳。
“啊?阿姨您醒了?”王梅芳一下子清醒过来,“还难受吗?要不要再量个体温?”
“不用了,已经好多了。”张秀英笑着说,“你快回去休息吧,让强子等急了。”
“没事,我给他发信息了。”王梅芳站起来活动了下筋骨,“您睡着的时候,我给他煮了面。这会儿他早睡了。”
张秀英看着王梅芳忙碌的背影,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照顾生病的婆婆。那时候,自己也是这样,不觉得累,只想把人照顾好。
“梅芳啊,”张秀英犹豫了一下,“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王梅芳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因为您人好啊。再说了,我们是邻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张秀英点点头,没再多问。但那一刻,她忽然觉得,这个城市没那么冷了。
从那天起,王梅芳经常来张秀英家串门。每周末,更是会带着面粉和馅料,跟张秀英一起包饺子。
“阿姨,您这个褶子捏得真好看。”王梅芳称赞道,“我怎么学都学不会。”
张秀英笑了:“这是我们老家的包法,我教你啊。”说着,她慢慢地演示起来,“先把边缘捏紧,然后一点点往中间推。。。”
屋子里充满了面粉的香气,还有说说笑笑的声音。张秀英觉得,周末的下午突然变得很快乐。
“阿姨,”有一天,王梅芳包着饺子,突然问道,“您儿子。。。他在国外过得好吗?”
张秀英的手顿了一下:“挺好的。他在那边有工作,也结婚了。”
“那。。。他怎么不回来看看您呢?”
“他工作忙。”张秀英低下头,“再说,他在那边也有家庭了。”
王梅芳看着张秀英略显苍老的侧脸,心疼地说:“阿姨,那您想他吗?”
“想啊,”张秀英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爸走的时候,他都没能回来。”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张建国查出肝癌时已经是晚期,张秀英连夜给儿子打电话,可儿子说正在忙重要项目,等忙完就回来。结果,张建国没等到儿子回来,就走了。
从那以后,张浩连视频都变少了。张秀英知道,儿子大概是愧疚,可她多希望儿子能回来,哪怕看一眼也好。
“您别难过,”王梅芳轻轻握住张秀英的手,“您还有我们呢。以后每个周末,我都来陪您包饺子。”
张秀英抬头看着王梅芳,突然说道:“梅芳啊,你要不要叫我妈?”
王梅芳眼眶一红:“好,妈。”

就这样,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王梅芳不单是周末来,平时下班路过也会来看看。有时带些水果,有时带些点心,更多时候就是来陪张秀英说说话。
日子仿佛回到了从前,家里又有了温暖的烟火气。张秀英的笑容多了起来,连楼下遛弯的刘大妈都说她越来越年轻了。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刘大妈来串门,无意中说起一件往事。
“秀英啊,你知道吗?梅芳跟你儿子以前是同学呢。”刘大妈喝着茶,“听说还谈过恋爱,后来你儿子出国,他们就分手了。”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张秀英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她想起王梅芳第一次来家里时的样子,想起她问起张浩时的表情,一切似乎都有了解释。
那天晚上,张秀英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她回忆着这几个月的点点滴滴,心里五味杂陈。王梅芳是真心对她好,还是因为放不下张浩?她是真的把自己当母亲,还是在弥补些什么?
第二天,王梅芳又来了,还是带着包饺子的材料。看着她熟练地和面、剁馅,张秀英突然开口:“梅芳,你跟浩浩。。。是不是以前认识?”
王梅芳的手抖了一下,案板上的葱花撒了一地。她蹲下去收拾,声音有些发颤:“妈,对不起,我本来想告诉您的。。。”
“所以,你是因为这个才对我这么好?”张秀英的声音很平静,但心里却翻江倒海。
“不是的!”王梅芳抬起头,眼里含着泪,“一开始,我是觉得愧疚。那年浩浩出国,他爸爸生病,我都知道。可我那时候太年轻,不懂事,连句安慰的话都没说。后来听说叔叔去世了,我更觉得过意不去。”
她擦了擦眼泪,继续说:“可是妈,我现在是真心把您当妈的。这几个月,看着您一个人,我就想起我自己的妈妈。她去得早,我都没好好孝顺过。”
张秀英看着王梅芳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心软了。她知道,王梅芳不是那种会说谎的人。
“傻孩子,”张秀英叹了口气,“你现在有自己的家庭,何必还管我这个老太婆。”
“不是的,妈。”王梅芳抱住张秀英,“您就是我的亲妈。以后我还是每周来陪您包饺子,什么都不会变。”
张秀英摸着王梅芳的头,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做缘分。也许,这就是老天爷的安排,让她在失去亲人后,又得到了新的依靠。
日子依然这样过着,只是两个人的感情更深了。王梅芳不再掩饰过去,有时也会跟张秀英说说她和张浩年少时的事。张秀英这才知道,当年两人是因为家庭条件的差距而分手的。
“其实,我现在挺感谢那次分手的。”有一天,王梅芳一边包饺子一边说,“如果不是那样,我可能就不会遇到强子,也不会有现在的生活。”
张秀英点点头:“是啊,人生就是这样,有得有失。”
就在这时,张秀英的手机响了。是张浩的视频电话。
“妈,”视频里,张浩的脸有些疲惫,“我下个月要回国了。”

张秀英愣住了,王梅芳也停下了手中的活。
“真的吗?”张秀英的声音有些发抖,“你什么时候回来?要待多久?”
“大概月底吧,准备待一周。”张浩说,“公司有个项目要谈,正好回去看看您。”
挂了电话,张秀英还沉浸在兴奋中。可她转头看到王梅芳发白的脸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梅芳,你。。。”
“没事的,妈。”王梅芳挤出一个笑容,“我就是有点意外。不过,这是好事啊。”
张秀英看着王梅芳慌乱的样子,心里一疼:“要不。。。你这段时间别来了?”
“不,妈,”王梅芳摇摇头,“我还是要来。您盼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等到浩浩回来,我得帮您准备准备。”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秀英开始收拾家里。她把张浩的房间重新打扫了一遍,连床单都换上了新的。王梅芳也没闲着,帮着擦窗户、刷地板,把整个屋子收拾得焕然一新。
“妈,您说浩浩会不会带他太太一起回来?”王梅芳一边擦玻璃一边问。
张秀英愣了一下:“应该。。。不会吧。他说是出差。”
“那您想见见他太太吗?”
“想啊,”张秀英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连儿媳妇的面都没见过。就在视频里看过两眼,听说是当地人。”
王梅芳不说话了,只是默默地擦着玻璃。阳光透过擦得锃亮的玻璃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张浩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张秀英每天都要看好几遍日历,生怕记错了日子。王梅芳也来得更勤了,几乎天天都来帮着准备这准备那。
“妈,您别太累了。”王梅芳心疼地说,“浩浩回来,看到您身体不好,该心疼了。”
张秀英却停不下来。她要把张浩最爱吃的菜都准备好,要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就连床头柜里那些发黄的照片,她都一张张擦干净了。
终于到了张浩说要回来的那天。一大早,张秀英就起来忙活,王梅芳也来帮忙。
“妈,您别紧张。”王梅芳帮张秀英整理衣领,“浩浩年纪也不小了,该懂事了。”
张秀英点点头,却怎么都静不下心来。她在手机上查了好几遍航班信息,生怕看错了时间。
“叮铃铃——”突然响起的电话把两个人都吓了一跳。
张秀英颤抖着接起电话:“喂,浩浩?”

“妈,”张浩的声音从那头传来,“对不起,我可能回不去了。公司这边临时有个大项目,走不开。。。”
张秀英愣在那里,手机差点掉在地上。王梅芳赶紧扶住她,抢过电话:“浩浩,你知道你妈等了多久吗?你怎么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梅。。。梅芳?”
这下轮到王梅芳愣住了。张浩的声音又传过来:“你怎么在我妈那里?”
“我。。。”王梅芳看了眼张秀英,“我住在你家对面,经常来看看阿姨。”
“这样啊。”张浩的语气有些尴尬,“那。。。麻烦你多照顾我妈了。”
挂了电话,屋子里一片寂静。张秀英呆呆地坐在沙发上,看着满桌子的菜发愣。
“妈。。。”王梅芳蹲在张秀英面前,轻轻握住她的手。
“我没事。”张秀英勉强笑笑,“他工作忙,以后还有机会。”
王梅芳看着张秀英强装镇定的样子,心都要碎了。她知道,张秀英盼这一天盼了多久,准备这一天准备了多久。
“来,妈,”王梅芳站起来,“我们把这些菜都热热,一起吃。别浪费了。”
张秀英摇摇头:“你回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不行,”王梅芳坚持道,“今天说什么我也要陪您吃饭。”
那顿饭,她们谁都没怎么吃,但一直坐到天黑。王梅芳寸步不离地陪着张秀英,生怕她想不开。
晚上,王梅芳执意要留下来陪床。张秀英推脱不过,只好让她住下。半夜里,王梅芳听见隔壁房间传来压抑的哭声,她的心揪成一团,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第二天一早,王梅芳悄悄起来做早餐。她知道张秀英一定没睡好,想着至少让她吃点东西。
“妈,您醒了?”王梅芳听见脚步声,转过身来,“我熬了点粥。。。”
话没说完,她就愣住了。张秀英穿戴整齐,还化了淡妆,看起来精神得不得了。
“梅芳啊,”张秀英笑着说,“今天是个好天气,我们去逛街吧。”
王梅芳眼眶一热:“好,我们去逛街。”
从那天起,张秀英仿佛变了个人。她开始跟刘大妈她们一起打麻将,参加小区的广场舞,还报了个手机课,学着用各种社交软件。
王梅芳还是每周来陪她包饺子,只是再也不提张浩的事。张秀英也很少查看手机,偶尔张浩发来的视频邀请,她也总是找各种理由推掉。
“妈,”这天包饺子的时候,王梅芳欲言又止,“您。。。”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张秀英搓着面团,头也不抬,“我想明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过得好就行,不用管我这个老太婆。”
王梅芳抿着嘴,不知该说什么好。

“你知道吗,”张秀英继续说,“这些年,我总觉得少了什么。现在我明白了,不是少了儿子,是少了过自己的生活。”
她停下手里的活,看着王梅芳:“我这一辈子,就知道照顾别人。照顾婆婆、照顾他爸、照顾浩浩。现在,也该照顾照顾我自己了。”
王梅芳看着张秀英的眼睛,第一次发现那里面有了光彩:“妈,您说得对。”
日子就这样继续过着。张秀英开始学着享受生活,而王梅芳就像一个贴心的女儿,陪着她走过春夏秋冬。
偶尔,张秀英还是会想起张浩。但那种思念,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撕心裂肺了。她知道,自己的幸福,不能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妈,”这天包完饺子,王梅芳突然说,“我怀孕了。”
张秀英一愣,随即露出欣喜的笑容:“真的啊?几个月了?”
“刚两个月。”王梅芳有些不好意思,“本来想等稳定了再告诉您的。”
张秀英拉着王梅芳的手,心里满是欢喜:“好好好,这是好事啊。”
“妈,”王梅芳靠在张秀英肩膀上,“等孩子生下来,您就是奶奶了。”
张秀英愣了一下,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她知道,这个“奶奶”的身份来之不易,却比任何亲情都要真实。
夜深了,王梅芳回家后,张秀英坐在沙发上,看着墙上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张浩还那么年轻,带着憧憬的笑容。
“儿子,”张秀英轻声说,“妈现在很好。你在那边,也要好好的。”
窗外,春风拂过,带来淡淡的桃花香。张秀英知道,生活就像这春天,总会带来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