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马夫半夜偷吃猪蹄,小姐站在身后偷笑,说把他拖进地窖
一、夜静更深,蹄香诱人
月黑风高,老槐树在院子里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是要把人吞进去的巨兽。李二蹲在灶房后头,肚子饿得咕咕叫,手里攥着半拉冷馒头,心里头跟猫抓似的。今儿个是府上大小姐的生辰,前头摆宴唱堂会,他这马夫却只能在马厩里伺候那几匹金贵的马。
“呸,人都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看是‘宁为饱死鬼,不做饿死汉’!”李二嘟囔着,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瞥见案板上搁着个油纸包,里头露出半截酱肘子,油汪汪的,直往人鼻子里钻。他咽了口唾沫,四下瞅瞅没人,抄起肘子就往怀里塞。
“嘿,这蹄子可真肥!”李二躲进柴火堆后头,刚要下嘴,忽听得身后有脚步声,轻得跟猫儿似的。他脊梁骨一凉,回头却见是大小姐的贴身丫鬟翠儿,冲着他直挤眼睛,嘴角挂着一丝古怪的笑。
二、地窖惊魂,奇遇初现
“你……你瞅啥?”李二结巴了,手里的肘子差点掉地上。翠儿却不言语,上前一步,拽着他的袖子就往西厢房后头走。李二心里直犯嘀咕,这大小姐的丫鬟,平素里跟冰雕似的,今儿个咋跟换了个人似的?
到了地窖口,翠儿突然变了脸色,低声喝道:“下去!”李二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翠儿一把推了下去。地窖里黑咕隆咚的,一股子霉味儿,李二摔了个四仰八叉,正要破口大骂,却听得头顶传来翠儿的声音:“别出声,有你好果子吃!”
三、地底秘境,古画玄机
李二摸着黑爬起来,摸出个火折子,噗地一吹,火苗窜起来,照得地窖里亮堂堂的。这一照,可把他惊得魂儿都快飞了——地窖四壁挂满了一幅幅古画,画上的仙子活灵活现,眼睛跟能说话似的。最中间一幅,画着个穿红衣裳的女子,手里捧着个玉壶,正对着他笑。
“这……这是哪儿来的宝贝?”李二凑近细看,那玉壶上刻着“长生”二字,金光闪闪。他正看得入迷,身后突然传来女子的笑声,清脆得跟银铃似的。回头一看,却是画里的红衣女子,不知何时竟从画上走了下来,站在他跟前。
四、画中仙缘,因果循环

“你这后生,倒是个有福的。”红衣女子掩嘴轻笑,一挥手,地窖里顿时香气四溢,摆满了山珍海味。李二看得目瞪口呆,结结巴巴地问:“你……你是人是鬼?”
“我乃画中之灵,守这玉壶已有千年。”红衣女子轻叹一声,“这玉壶能延年益寿,却也惹来无数纷争。前日里,府上老爷得了这宝贝,却不知晓其中玄机,今日你误打误撞,倒合该有这机缘。”
李二听得云山雾绕,正想问个究竟,却听得地窖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翠儿的声音尖利得刺耳:“快出来!老爷发现了!”
五、危机四伏,忠仆护主
李二心头一紧,正要往外冲,红衣女子却拦住他:“不可,你若此时出去,必遭杀身之祸。”说罢,她手一挥,李二只觉天旋地转,再睁眼时,已身处画中仙境,四周云雾缭绕,仙鹤飞舞。
外头,翠儿带着家丁闯进地窖,却见空空如也,只有那古画依旧挂在墙上,画中的红衣女子笑靥如花,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
六、暗流涌动,真相渐显
却说李二在画中不知时日,只觉过得逍遥自在,却不知府上已闹翻了天。老爷疑心家中有内鬼,将下人们挨个审问,翠儿也被打得皮开肉绽,却始终咬定是李二偷了玉壶。
这日,画中仙境突然风起云涌,红衣女子脸色大变:“不好,那玉壶被人动了手脚,府上怕是要遭大劫!”李二急问:“我能做啥?”红衣女子沉吟半晌,道:“唯有找到那真正的玉壶,方能化解此劫。你且记住,玉壶所在之处,必有龙凤呈祥之兆。”
七、重返人间,智斗奸佞
李二从画中出来,已是三日后。他悄悄摸回府中,却见府上张灯结彩,原是老爷要纳新妾。那新妾生得美貌,眉眼间却带着几分妖气。李二心头一动,想起红衣女子的话,悄悄跟着新妾,果见她夜里偷偷去了祠堂,手中捧着的,正是那失踪的玉壶!

“原来是你这妖精作祟!”李二正要上前,却被一人拽住胳膊,回头一看,竟是翠儿,满脸是伤,眼中却闪着坚毅的光:“别冲动,咱得智取。”
八、龙凤呈祥,玉壶归位
翠儿带着李二,在祠堂暗处布下天罗地网。那夜,新妾正欲用玉壶施法,却见祠堂梁柱上突然金光大盛,龙凤虚影盘旋而上。新妾大惊失色,玉壶脱手而出,被李二一把接住。
“这玉壶,该物归原主了。”李二捧着玉壶,只觉一股暖流涌入心田。那红衣女子从画中走出,接过玉壶,含笑点头:“多谢你们,这府上的劫难,算是过去了。”
九、因果报应,善恶有报
次日,老爷大摆宴席,庆祝府上逢凶化吉。李二和翠儿站在人群后头,看着红衣女子化作一道红光,消失在古画之中。老爷突然起身,对着众人宣布:“从今往后,李二不再是马夫,而是我府上的管家。翠儿,你也升格为姨娘,掌管内院。”
众人哗然,李二却心中明白,这一切,都是那红衣女子和玉壶的功劳。他望着墙上的古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善恶终有报,因果总循环。
十、尾声:画中有灵,人间有情
后来,府上流传着一个传说:每当月圆之夜,那古画中的红衣女子便会现身,保佑府上平安。而李二和翠儿,也成了府上的一段佳话,人们都说,是他们的善良和勇敢,感动了画中的仙子,才换来了府上的太平。
从此,那府上再也不见妖邪作祟,只有那古画中的红衣女子,永远笑着,看着人间烟火,岁岁年年。十一、风云突变,玉壶惹祸端
话说那李二成了管家,翠儿也升了姨娘,府上倒是风平浪静了阵子。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日,府门外突然来了一队官兵,领头的是个满脸横肉的总兵,叫嚣着要搜查府邸,说是追查一桩失踪的玉壶案。

“这……这玉壶不是早归位了吗?”李二心里直犯嘀咕,面上却不敢表露。那总兵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扫视着众人:“少废话!有人举报你们府上私藏国宝,赶紧让开!”
十二、暗潮汹涌,府内藏玄机
官兵们如狼似虎地冲进府里,翻箱倒柜,闹得鸡飞狗跳。李二和翠儿对视一眼,心知肚明——定是有人眼红那玉壶,想趁火打劫。翠儿悄悄拽了拽李二的袖子:“去祠堂,那画里有古怪。”
李二心领神会,趁乱溜进祠堂。只见古画上的红衣女子眉头紧锁,玉壶旁竟多出了一道裂痕,隐隐泛着黑气。李二心头一紧:“仙子,这是咋回子事?”
红衣女子轻叹一声:“那玉壶本非凡物,如今被人动了手脚,成了祸患。你若想保府上平安,须得找到那下咒之人,破了这邪术。”
十三、追踪觅影,偶遇奇人
李二从祠堂出来,正撞见那总兵在花园里转悠,身边还跟着个穿黑袍的道士,贼眉鼠眼的。李二悄悄跟在后头,听得那道士低声说:“大人放心,只要找到那玉壶,咱就能……”
话没说完,就被李二打断了。李二装出一副惊慌样:“道爷,您说的是不是那个会发光的玉壶?我见过,就在……”他故意说了个假地方,引着那道士和总兵往城外荒郊野岭去。
十四、荒郊野岭,智斗邪道
到了地方,李二突然转身,冷笑一声:“二位,跟了这么久,不累吗?”那道士一愣,随即露出狰狞面目:“臭小子,坏我好事!看招!”说罢,从袖中掏出一张黄符,口中念念有词。
李二却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那半拉冷馒头,往黄符上一扔。说也奇怪,那黄符竟滋滋作响,冒出青烟。道士大惊失色:“你……你怎知我怕这?”

李二嘿嘿一笑:“我瞅你那符上画着馒头,猜你定是个饿鬼投胎,果不其然!”原来,那道士修炼邪术,需每日以馒头为食,否则法力大减。
十五、邪不压正,玉壶归真
道士见势不妙,转身想逃,却被李二一把揪住。两人扭打在一起,那总兵见状,竟吓得尿了裤子,连滚带爬地跑了。李二趁机夺过道士的法宝,却见是个破旧的铜镜。
“这铜镜能照出妖孽原形,你且收好。”李二将铜镜揣进怀里,押着道士回了府。红衣女子从画中走出,手一挥,那道士便现了原形——竟是个黄鼠狼精!
十六、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原来,那黄鼠狼精觊觎玉壶已久,见府上得了宝贝,便化作道士,勾结总兵,想趁乱盗取。却不料被李二识破,最终落得个原形毕露,被红衣女子收服。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红衣女子轻声说道,手一挥,那玉壶上的裂痕竟渐渐愈合,黑气也消散无踪。
十七、府上太平,人间有情
经此一役,府上名声大噪,都说那李二和翠儿是得了神仙保佑。老爷也大彻大悟,将府上财产分与穷苦百姓,自己则带着家人隐居山林,过起了清闲日子。
李二和翠儿也离开了府上,用那铜镜开了家小铺子,专治妖魔鬼怪。生意虽不红火,却也乐得自在。每当夜深人静时,李二总会想起那红衣女子的话:“人间有情,胜过仙药。”
十八、尾声:画中有灵,情满人间
后来,有人曾在山间见过李二和翠儿,他们身边总跟着个穿红衣的女子,笑靥如花。人们都说,那是画中的仙子,来人间报恩来了。

而那府上的古画,也被李二带在身边,每当月圆之夜,画中便会传出欢声笑语,仿佛那红衣女子从未离去。人间有情,画中有灵,这一段佳话,便在这月缺月圆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