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最近愁眉不展:去年她拿出毕生积蓄120万给儿子小刚全款买了婚房,登记在儿子名下。如今儿媳闹离婚,竟要求分割一半房产。"明明是我出的钱,怎么就成了他们夫妻共同财产?" 类似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

2025 年新修订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为父母撑起了保护伞,但多数老百姓并不清楚法律规定的变化。与其离婚时大动干戈争夺财产,不如买房时就防范于未然。保护钱袋子具体该怎么做?今天懂法君告诉你这 关键3招 。
一、白纸黑字最保险
划重点:空口无凭,协议先行!
必须签订《赠与协议》!一定要写明 "仅赠给我儿子 / 女儿某某某一个人",同时再给礼物贴个专属标签,写明 "非夫妻共有"。父母和子女均要在协议上签名,子女明确写明:我接受赠予。协议最好去公证处公证,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不愿花这笔钱也可以找两个见证人在协议书上签名见证(见证人要求不能有利害关系,年龄不能太大。比如可以请居委会工作人员见证)。
购房合同里也要加备注,比如 "房款由男方父母全额出资,归男方个人所有"。别小看这几个字,关键时刻能救命。
二、留好钱袋子的证据
敲黑板:银行流水比黄金还重要!
直接从父母账户转账到开发商或卖家账户,别经过子女的手。如果必须经过子女账户,记得备注 "购房款专用"。
保存好所有付款凭证:转账记录、收据、发票,最好按时间顺序整理成册子。这些就是你打官司的 "弹药库"。
三、房产证上做文章
记住:名字写对了,房子才是你的!
记住只写子女一个人的名字!
你学会了吗?学会别忘记关注收藏保存哦!
懂法君说法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