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全球第二大钢铁制造商宣布在法国裁员600人

翱皓谈文化 2025-04-29 03:24:55

近日,安赛乐米塔尔宣布大裁员,法国工厂将失去约600个岗位!

失业君小编 | 文网络 | 图

4月23日,全球第二大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宣布在法国7家工厂裁撤约600个岗位,其中400个为生产线岗位,其余为外包至印度或波兰的支持职能岗位。此次裁员涉及敦刻尔克、弗洛朗日等主要工厂,7100名员工中近10%面临失业风险。

法国工会激烈抗议,称此为“扼杀法国钢铁业”的“大屠杀”,并威胁封锁工厂。工会代表指出,安赛乐米塔尔此举旨在将生产转移至巴西、印度等低成本地区,追求更高利润,而法国工厂本身仍具备盈利能力。

在当前全球贸易关税大战下,安赛乐米塔尔裁员背后包含多重动因——

欧洲钢铁业的系统性危机:公司声明称,过去五年欧洲钢铁需求下降20%,进口量占比达30%,导致产能利用率仅60%。

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欧洲部门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3.8%,EBITDA仅4.03亿美元,远低于北美和巴西部门的表现。

美国关税压力与全球布局调整:美国特朗普政府政策加剧贸易不确定性。2025年3月,欧盟为应对美国关税调整,宣布减少15%钢铁进口配额,但安赛乐米塔尔仍面临北美市场潜在关税导致的季度营收损失1亿美元。

公司战略重心向高附加值市场倾斜:2025年2月投资9亿美元在美国亚拉巴马州新建电工钢厂,瞄准汽车行业需求,预计2027年投产。北美地区EBITDA贡献占比已达40%。

脱碳转型的财务掣肘:安赛乐米塔尔计划2050年实现欧洲碳中和,但敦刻尔克脱碳项目因资金压力被搁置。尽管法国政府承诺提供8.5亿欧元援助,但转型成本高昂(如德国DRI工厂需数十亿欧元投资),短期盈利难以支撑。

安赛乐米塔尔的财报数据也揭示出其转型阵痛!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缩水69.1%,净利润率从5.6%跌至1.9%,吨钢EBITDA下降24.8%。北美部门因高附加值产品维持盈利,欧洲部门成为拖累,钢材销售均价同比下跌6.6%,营业利润仅0.12亿美元。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当前需从技术、政策与市场协同去找寻欧洲钢铁业的破局之路——

❶低碳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整合

蒂森克虏伯、萨尔茨吉特等企业通过绿氢炼钢技术探索脱碳路径,但需依赖廉价可再生能源。例如,萨尔茨吉特与大众合作建立闭环回收系统,实现钢材循环利用。安赛乐米塔尔推迟DRI项目,呼吁欧盟完善碳边境税(CBAM)和贸易保护,以平衡低碳钢成本劣势。

❷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创新

欧盟需加快氢能基础设施投资,目前德国仅3%电解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严重制约绿氢供应。建立“低碳钢溢价市场”:通过政府采购、行业标准强制使用低碳钢,拉动需求。例如,大众计划2025年起采购萨尔茨吉特低碳钢用于电动汽车。

❸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战略调整

欧洲钢企需从规模化生产转向差异化竞争,聚焦汽车、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安赛乐米塔尔在美国的布局即为此例。强化区域供应链韧性:减少对亚洲进口依赖,通过欧盟进口配额限制和本地产能优化抵御倾销风险。

总之,安赛乐米塔尔的裁员事件折射出欧洲传统工业在全球化竞争与低碳转型中的双重困境。短期内,贸易保护与成本削减或为企业续命之策;长期来看,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协同与市场培育,方能实现“绿色钢铁”的可持续未来。欧洲能否在脱碳浪潮中重铸工业竞争力,将取决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共谋之力。

网友热议

@老施说说间(IP沪):

法国工会说得对!这就是资本家的全球韭菜收割计划,一边拿着政府补贴,一边把岗位转移到印度波兰,工人成了转型的牺牲品!欧洲制造业空心化没救了……

@唐玉儿yuer(IP鄂):

美国加关税,欧盟减配额,受伤的永远是打工人。安赛乐米塔尔北美赚40%利润还要裁员,妥妥的资本转移游戏,欧洲迟早被自己人坑死。

@姚晶莹Fairy(IP渝):

脱碳口号喊得响,真到掏钱就怂了!政府补贴8.5亿欧元都不够?钢铁巨头赚了几十年污染钱,现在不该为碳中和买单吗?

@木头人ncholy(IP京):

德国有大众绑定绿钢供应链,法国连脱碳项目都停摆,欧洲内部都在分化。建议马克龙学学中国搞全产业链补贴,单打独斗没出路。

@法兰西佑酱(IPFR):

别扯什么绿钢了,现在欧洲车企自己都在减产,钢铁需求暴跌20%,不裁员等着破产吗?市场经济本来就有周期,都醒醒吧……

最后一条,

梦醒时分……

0 阅读:38

翱皓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