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当地时间4月22日表示,该公司计划裁员。目前,该公司裁员规模尚未确定,但预计将在第四季进行。
失业君小编 | 文Sean Ingram | 图

当前,国际油价持续在每桶63美元区间波动,已然成为油气行业盈利承压的关键因素。康菲石油近期宣布的裁员举措并非个例,而是行业结构性变革的集中体现。多家能源企业已明确表示,若油价持续低于65美元,其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康菲石油的裁员计划与雪佛龙、斯伦贝谢等能源巨头的战略调整形成共振,共同折射出行业集体“瘦身”的紧迫态势。
2024年5月,康菲石油以225亿至230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方式完成对马拉松石油的收购,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并购带来的短期整合压力不容忽视:
成本协同规划:交易完成后,康菲石油计划通过优化职能配置与资产组合,实现每年5亿美元的成本削减目标。
非核心资产处置:今年4月初,康菲石油启动对马拉松石油旗下俄克拉何马州油气资产的出售程序,预计筹集20亿美元资金,以加速核心业务聚焦。
组织架构调整:原六大运营部门,包括阿拉斯加、亚太地区等已整合为更精简的架构,职能集中化改革成为裁员行动的直接驱动因素。

康菲石油的裁员计划被内部称为“竞争优势”(Competitive Edge),由波士顿咨询集团设计,核心在于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运营效率。
尽管具体裁员规模尚未公布,但截至2024年底,其全球员工约11800人(另一数据为2024年9月的10300人),预计第四季度的调整将涉及多个层级。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裁员不仅是蓝领岗位的缩减,还可能波及工程师等高技术岗位——这一趋势在2015年油价暴跌时已有先例。
康菲石油2024年财报显示,其总收入569.53亿美元,同比下降2.77%;净利润92.45亿美元,同比下滑15.62%。这一业绩进一步暴露了其在低油价环境下的脆弱性。

相比之下,收购马拉松石油虽扩大了资源储备,新增20亿桶低成本资源,但短期内未能抵消油价下行的影响,迫使管理层通过裁员缓解财务压力。
康菲石油的裁员计划既是行业寒冬的被动应对,也是主动转型的必经之路。尽管裁员是应对危机的常规手段,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大规模裁员可能导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削弱创新能力。能源企业长期依赖政府补贴与政策支持,裁员可能引发公众对其社会责任的质疑。若未来油价回升至70美元以上,过度裁员可能导致产能恢复滞后,错失市场机遇。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从行业上看,康菲石油采取裁员行动是结构性调整的必然——
①成本控制成生存关键:当前,全球能源市场格局风云变幻,各大企业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雪佛龙公司近期宣布的裁员计划,即裁员幅度达15% - 20%,其核心目标便是削减20亿 - 30亿美元的成本支出。这一举措与康菲石油在战略调整上的思路可谓不谋而合,都旨在通过优化人员结构、降低运营成本,以提升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
②技术替代与效率革命:随着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岗位正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这些新兴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还能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机遇。因此,未来能源企业的竞争力将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而非单纯的人力规模扩张。
③并购潮后的整合风险:并购后的企业在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时,往往需要面对协同成本高昂、人员冗余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如同“隐形炸弹”,随时可能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制定长期战略规划,逐步消化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总之,在能源转型与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传统油气巨头需在效率提升与技术革新间找到平衡。此次康菲石油的裁员或许只是序幕,更深层的行业洗牌或将随着油价波动与技术迭代加速展开。未来,谁能将“瘦身”转化为“强身”,谁才能在能源市场的下一次周期中占据先机。
议
网友热议
@沈逸1998(IP京):
收购花200多亿,裁员省5亿?合着省下来的钱都是普通员工的饭碗垫出来的,华尔街股东怕是又要开香槟了……
@JIYEON22(IP沪):
这明明是全球减碳逼传统油企转型,康菲还在赌化石燃料周期,裁员不如多投点钱搞新能源研发……

@冬小曦(IP粤):2015年裁完技术岗导致页岩油复苏时招不到人,这次还不长记性?低油价总会过去,人才流失可补不回来。
@乌拉那拉氏inlundun(IP吉):
为了规模疯狂收购,消化不了就甩包袱,典型的资本游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员工。

@陈沃茨Watts(IP贵):
看看道达尔和BP在新能源的投资占比,康菲还在裁员内耗,未来十年怕是要被淘汰出局。
@KerwinLee(IPHK):
建议康菲员工赶紧把公司加油折扣薅完,毕竟下次裁员通知可能比油价反弹来得更快!


最后一条,有何可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