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腊肉,就知道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那你知道黑猪腊肉吗?
独属于涪陵的传统美味。

传统涪州腌腊肉是涪陵最具地方特色的食品,相传产生于巴国时期,流传于重庆市涪陵区及相邻周边长寿、垫江、丰都、武隆、南川等区县。
以渔猎为生的巴人无意中发现经烟熏烘干的动物肉不易腐烂,于是发明了腌制熏烤以贮存肉食的方法。有据可考的是:据《涪陵市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所载,涪州传统腌腊肉制作始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时期,延续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涪州传统腌腊肉晶黄剔亮,醇香扑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在涪陵民间素有“迎宾送客,无腊肉不成礼仪”之说,是涪陵食俗的重要标志,更是当地传统民风民情的生动写照。
2016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制作涪陵传统腌腊肉是在每年"冬至"至"立春"期间,"小寒"至"大寒"为最佳时节,
涪陵腊肉很有讲究,而涪州腌腊肉传统制作技艺的一套完整的工序包括:喂养-选肉-配料-腌制-晾晒风干-进烤房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猪肉,就用的中国的猪——黑猪,五谷草饲喂养的祖传传统“寿字头”黑土猪。
然后黑猪是需要冷却排酸后再拿出来进行分割,
分割好之后就开始腌制,至少腌制7天,每天翻面一次,
腌制7天后,拿出来晾晒3天,再进入烤房烘烤,至少烘烤25天左右。
然后关于熏制的木材也很讲究,主要用的是青冈木,青冈木是杂木柴火当中最好的一种木材,热量较高且温度可控,再加上燃烧时间长,熏制过程中没有杂味进入肉体,是熏制涪陵腊肉的首选。
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火候,以保证每块肉的质量。

在涪陵民间腌腊肉的烹制没什么特别讲究,
如煮熟切片吃、品天然纯味;拌糖吃,别有一番风味;炒着吃,一般家常菜皆可伴炒。

你最喜欢怎么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