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华盛顿邮报》独家揭穿了一桩持续一年多的世界大悬案。
报道说,据乌克兰和欧洲其他地方的官员以及其他了解秘密行动细节的人士称,一名乌克兰高级军官协调参与了去年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爆炸。
这一消息几实锤了乌克兰的军事和安全领导层与北溪管道被炸有关。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多家媒体报道,乌克兰一名高级军官在去年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破坏的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说法,一名乌克兰高级军官协调参与了去年北溪管道爆炸。
这名军官就是罗曼·切尔文斯基,一位48岁的授勋上校,曾在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服役,负责管理后勤和支持一个六人小组,该小组租用了一辆冒充帆船并使用深海潜水设备在天然气管道上放置炸药。
切尔文斯基并不是单独行动,也不是此次袭击的幕后主使,而是服从高级军官的命令,这些高级军官最终听命于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乌克兰的目的是破坏北溪管道,阻止俄罗斯绕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同时向俄罗斯施压,迫使其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侵略。
切尔文斯基目前被关押在基辅监狱,罪名是他在2022年7月阴谋引诱一名俄罗斯飞行员叛逃到乌克兰时滥用职权。乌克兰当局称,切尔文斯基未经许可就采取了行动,而且此次行动泄露了乌克兰机场的坐标,引发俄罗斯火箭弹袭击,造成一名士兵死亡,另有17人受伤。
切尔文斯基表示,他对俄罗斯的袭击事件不负有责任,并且在试图说服飞行员飞往乌克兰并交出飞机时,他是按照命令行事的。他称自己的逮捕和起诉是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其政府批评的政治报复。
美国为何在此时揭露内幕?《华盛顿邮报》是一家亲民主党和拜登政府的美国媒体,在美国报纸行业,影响力和专业性都低于《纽约时报》,而且,它一直有充当美国政府“舆论打手”的不光彩记录。那么,它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把炸毁“北溪管道”这口“超级大锅”甩给乌克兰呢?
有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俄乌冲突持续了近两年,无论是美国内部,还是被美国“胁迫”的美国盟友,对于无止境地支持乌克兰,都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疲劳感”。
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反对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认为这不是美国的利益所在。美国的盟友德国、法国等也对乌克兰的挑衅行为感到不满,希望通过对话和外交解决危机,而不是通过制裁和武力。
美国可能意识到,它不能再无限期地维持对乌克兰的支持,也不能再无视欧洲的意愿和利益。它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乌克兰推出去,让它自食其果,同时保持自己的面子和影响力。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就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它既可以暗示美国对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一无所知,也可以暴露乌克兰的罪恶和不可靠,为美国撤出乌克兰提供借口和理由。
当然,这也是一种危险的赌博,因为它可能激化俄乌之间的敌意,导致更大的冲突和危机。但美国可能认为,这是值得冒险的,因为它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重新调整对欧洲和俄罗斯的战略,同时也可以给乌克兰一个教训,让它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一些猜测1、“北溪管道”被炸一年多以后,我们回头再来看,可以合理推断,这件事大概率是美国和乌克兰一起干的。美国想炸“北溪管道”,但又不愿意承担激怒俄罗斯和惹恼欧洲国家的风险,因此,它很可能让乌克兰来当“白手套”。
2、如果我们认定“北溪管道”爆炸案是美国主导实施的,我们必须弄清楚,为什么美国在这个时候要把这口“超级大锅”甩给乌克兰?是不是意味着美国要放弃乌克兰了?
3、乌克兰危机再次告诉我们,任何国家都要警惕,绝对不能让美国的“代理人”和“傀儡”在本国执政、当权,否则,这样的人一旦上台,必将会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自己的国家,祸害自己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