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也能吃出肉味?绵延千年了?专为白居易而做?

情庆新花 2024-03-06 00:22:58

在重庆忠县石宝寨,有这样一道绵延千年的传统美食,它是一道素食做的“肉”味的美食,它就是——石宝蒸豆腐。

石宝蒸豆腐制作技艺始创于唐德宗贞元年间,

相传由石宝镇人邓元厨所创,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石宝蒸豆腐是忠县当地非常有名的一道斋菜,

关于它的起源,据说和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有关。

历史上,白居易曾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

在职期间,有一次白居易和友人一同前往石宝镇探访民情,

庙里的住持就吩咐厨房准备菜肴招待客人。

厨师知道是白居易到访,非常重视,想着做一道特别的菜来款待。

不过,寺庙里就只有素菜,而且当时也来不及买肉,

所以他就只能利用现成的食材来制作菜肴。

厨师使用了最常见的豆腐,先经过油炸,

然后再裹上米粉,最后上锅蒸,就制作出了这道蒸豆腐。

在外观和实际的口感方面,这道菜都非常接近于肉,但它却又是一道非常正宗的斋菜。

白居易吃过这道菜之后,对它也是赞不绝口,因为是在石宝镇上制作而成,所以就将其称为“石宝蒸豆腐”。

石宝蒸豆腐一定要趁热吃,带着一种浓郁的香气,

而且真的就是肉的口感,大块的豆腐,也非常令人满足。

19世纪40年代,凉水井石宝蒸豆腐技艺继承者邓明山携小女邓经南迁至石宝集镇开餐厅,经营蒸豆腐等小吃。

后来,邓经南将技艺传给丈夫陈万银和邻居胡兴良,从此,邓氏石宝蒸豆腐专利改为他姓。

1979年,石宝寨对外开放,石宝蒸豆腐末代传人胡家顺率其弟子悉心创新庖制,让无数中外游客品尝到了石宝蒸豆腐的美味,一些游人还拜师求艺,把石宝蒸豆腐的制作技艺带到了国外。

石宝蒸豆腐制作过程全为手工操作,

对选用的大豆、碾磨大豆掺的水、炸豆腐用的油、蒸豆腐加的水都很有讲究,

其制作流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2道工序。   

2012年,石宝蒸豆腐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千二百年时光流逝,

一粒豆子,一碗蒸豆腐,

一份文化的坚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