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8:走县区多方征求意见,都反映领导报道太多

花木花木 2024-11-24 04:08:03

两报合并之后,我担任了保定日报的常务副总编,主持《保定日报》的日常出版,为使报纸更受欢迎,我决定到各县、区,征求宣传部门的意见,主要是通讯员的意见。另外,保定市管辖的县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我也想尽快地了解各县的县情,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拉近与各县委宣传部的情感,希望他们在组织订阅《保定日报》时更为积极主动。

保定报社的发行会议是1995年9月15日召开的。会上李总编介绍了新的办报思路:要扩充新闻版,抓好要闻版,精办专刊副刊。会上还表彰了先进。市委副书记刘树欣要求,各县、区要订好党报,保证支部、村委会、乡镇企业都有报纸。城镇订到居委会,要办报栏。机关到科室,企业到管站、班组,商业到门市部、柜组,学校到班组,部队到连队。要争取个人多订阅。征订结束后县区要排队,差的要曝光。

1995年10月12日,安新县召开发行工作会议,我和报社发行部培副主任前去参加。报社领导都有促发行的任务,还分配了负责的县、区,安新是我分包的县。我们10点到达。县委副书记郑永康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是二中的学生,也是我的兵团战友。我在会上讲了抓好发行工作的现实意义,《保定日报》将如何改进工作,吸引读者。在安新期间,我还见到了县委书记郭恩志、县长黄法增,宣传部副部长李士杰,报社老通讯员李卫东。

为搞好发行,报社还组织社、县联谊活动。11月2日上午,我参加了在徐水举行的保定报社、徐水县的乒乓球联谊赛。报社去的人除了有我,还有欣副总编、臧副总编、晶总经理,发行部的军主任,他负责具体组织。徐水县参加比赛的有县委书记要恒山、副书记朱仲达、宣传部部长韩桂林。这种比赛,就是拉近关系,比赛结果一点儿也不重要。

11月3日,我参加了由报社提议组织的北市区通讯员座谈会,主要是征求对《保定日报》的意见。具体组织者是宣传部部长许秀娟、副部长江海军。

北市区检察院研究室的郭建维在座谈中说,报纸上领导活动、领导讲话太多。认真看的人很少,都一翻而已。反映政绩应该靠工作,而不是靠讲话。应该加强人生哲理、社会生活、法制生活、文化生活的报道。

北市区法院政工科长李庆淮说,广告既大又多,应压缩。领导讲话最好发摘要,全文另发单行本。发消息时,最好能配发相关知识。法制宣传占得比重太小。星期刊还应出,我已集了一本,现在趣味性的东西少。

第一医院的院办室刘主任说,应刊登些理解医务人员的稿件。昨天我们收了两位煤气中毒患者,进行了及时抢救。又来了一位,我们赶紧急救,可家属说抢救动作太硬,就打了怀孕的医生。

还有五位与会者发言,他们建议增加高校报道、增加部队报道、增加“焦点访谈”类的内容;加强深度报道、批评揭露内容的报道、相互理解的报道;建议报社社会效益第一,不要登太多广告;文章要短小精干,贴近生活;有些提法要解释,比如“知成并重”;不要“工程”太多,提法太多;要多到下边指导,带一带,防止基层通讯员无效劳动。

最后,许秀娟部长提了建议,说党报是报,不是文件,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一些口号、提法要准确。在稿件真实性上要把关,有些稿件要盖章,进行核实。在稿件质量上也要把关。

11月7日,我参加了涿州片儿通讯员会,征求大家对《保定日报》办报的意见。涿州片儿包括高碑店、涿州、涞水、易县4个县。开片儿会能提高效率,当然参会的一些通讯员要多跑些路。

与会的人员有涿州发行站站长田彦儒、宣传部的周彭生;高碑店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印东、报道组长李金辉,干事王涛、马玉燕;涞水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旭营、报道干事马宇兵;易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李继明,报道干事米文良。

与会者对《保定日报》提了意见和建议。李印东说,报纸农村内容少,稿件不好上。建议扩大农村版面,每周应有3-4个版面。报纸质量需要提高。王旭营说,报纸上活动多,广告多,自己的东西少,建议突出地方特色、多上地方新闻。理论版,联系实际少,单纯理论研究多。教育的内容太多,有的版专业性太强,反映农村的少,农民想从报上看到致富经验。工业、财贸登市里的稿子多。《保定日报》与《保定晚报》不好分清。李继明说,基层的稿件少,县里的稿件少。周彭生说,应该有保定加强与北京联系的报道。等等。

11月8日,去望都县,拜访县委领导和通讯员,征求意见,督促发行。见到了县委书记朱贺星、宣传部长张革、主管副部长周福志、副部长马文库、主管发行的宣传部书记马襄义,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11月15日,我参加南市区通讯员座谈会,征求对《保定日报》的意见。南市区宣传部部长杨俊杰、张部长、李建辉等组织了座谈会。

十七中的宋主任在座谈中说,报纸太严肃,希望更活泼些,贴近生活。希望能刊登学生习作,能更多地反映学校情况。

农大校报的冯编辑在座谈中说,报纸高校的稿子少,反映高校科技的稿子更少。版面较死,副刊不活。区委办公室的臧主任在座谈中说,保定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地位重要,应体现这些特点。有些死板,应活泼起来。现在看报看得快了,除了书记,就是市长,最后看一下时事版。宣传部李建辉也说,报上领导讲话太多。

保定商场的代表在座谈中说,财贸内容少,贴近群众不够,记者应该多深入基层。区文教局赵主任在座谈中说,应尽量贴近生活,这样才有吸引力。先进人物可以宣传,但普通人的事不一定平凡,可编辑看了这样的稿子要问获了什么奖。应该多报道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事。报纸最好多为群众解决贴近生活的问题,“大慈阁下”能解决一点儿,希望更多些。

卫生局代表、焦庄乡代表都提到,披露问题后,一定要报道结果,要有后续报道。如查处了假酒,最后如何处理,如何解决。地税局黄同志说,上稿子太难,县里比区里就发稿多。企业局杨局长说,上大企业的稿子多,上区属企业、小企业的稿子少。张金府、沈金生则希望加大城市辐射力度报道、工会的报道。

政府办公室王同志说,广告太多。宣传部张部长说,有的部处理稿子太慢。杨部长说,报纸揭露阴暗面,曝光前希望打个招呼,这样有利于问题解决。

11月17日,我去清苑县征求意见。县委副书记田峻岩、宣传部部长胡景山谈了看法。

11月21日,我参加了安国片通讯员会议,征求对《保定晚报》的意见。参加人有安国宣传部刘胜军部长,李政欣副部长。高阳宣传部杨部长、贺东杰(职务忘了)。蠡县新闻科长徐敬东。

座谈时刘胜军说,他们县在宣传上有5个人,其中一名是副部长。新报的风格要符合市领导要求,但最好还能保持《保定日报》原来辛辣的风格,还能把基层稿件放头条。现在自办发行,硬压着订,但不能办出来是文件(我解释了会议、领导活动、讲话怎么安排,市里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一版不好突出特色,可以在其他版打牌子,出特色,主打几个栏目,找几个大手笔,抹它几笔,特色就出来了。报纸要让下边喜欢,因为大量的工作在基层。要多发别处看不到的东西,少发大路货。要注重“新、奇、特”,可以小切块、多门类,增加信息量。他一再说应该泼辣点儿(我解释,这和上级要求差距大了些)。

李政欣说,一版言论、通讯都少了,不太活跃。贺东杰说:看头儿差点儿了,领导上的太多。版面设计有点儿乱,有点儿碎。二版应该办综合版,重头文章上二版。三版可办专版。好言论少。蠡县徐进东、高阳杨部长也发了言。

由于在1995年的后4个月,征求意见的工作没有进行完,到了1996年就继续进行。

1996年2月7日,在报社三楼会议室举行了杂文作者座谈会。与会的有楼沪光(河北日报的。原河北杂文协会会长,《杂文界》社长)、刘梦蛟、尹铮、王枫(河北日报)、臧凤华、张雨生(军旅作家)、邢卓、李景田、张志明、商玉贵、张健。

楼沪光介绍了全国、河北省杂文界的情况。说现在是量大精品少。虽然人们对杂文的作用有疑问,但还是要坚持“写了不白写,白写也要写,写多了就不白写”。再就是经费困难。他还提到,有人要把生活随笔、小品,谈狗说猫的,都列入杂文。也有人认为这不是正宗,应该软中有硬,敢碰热点问题,弘扬正气,不能搞成“小摆设”。

张雨生建议以报社为基础,把市杂文协会成立起来。建议报社搞一次杂文征文,搞半年时间,出一本小册子。张志明和邢卓反映,报纸领导讲话、广告、讣告太多。其他人也提了很好的意见或建议。

1996年6月7日,我和齐总编参加了唐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县委书记郑继庄、县长张庆增、县委副书记刘定明、县委宣传部部长曹纪民、副部长甄林志、张仲杰出席会议,该县的报社通讯员聂建辉、张中伟、吕树茂以及基层宣传部门的领导和宣传工作先进分子出席会议。他们要求我讲一讲什么样的稿子在报上好发。我在会上随机讲了一下:一是发稿迅速及时的。二是适应形势需要,有典型意义、指导意义的。三是特点突出的。我还和县领导一起给先进宣传单位、优秀报道员发了奖。

1996年11月18日,我到石油化工厂征求厂长王林对《保定日报》的意见。他说 ,版面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特别是一版,给领导的版面太多,建议一般性的活动发短一些。

1996年11月19日,我到高阳县征求意见。县委宣传部段喜禄部长建议,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把报纸办得再活一些,多登老百姓喜欢的,多登短而有力度的,多登对群众有用的,标题争取更形象些,版面更活一些,可增加一些新栏目。并说办好报纸,要注意调动各县一把手的积极性,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宣传部王建发介绍了县里情况,提到该县纺织是支柱产业,以乡镇、个体为主,上规模的企业有300多家。以毛纺为主,产值为14亿。农机配件也是支柱,庞口是全国最大的市场。乡镇企业上规模的有三利集团、东风集团、双平集团、飞舟毛呢厂、振华毛呢厂、高阳礼帽厂、蓝波灯具厂。

离开高阳,我又去了蠡县,张如军部长介绍了该县情况。说蠡县总面积650平方公里,潴龙河贯穿全境,辖8镇5乡,45万人口,历史上以农业为主,辛兴、百尺种棉花。工业方面,受高阳影响,蠡县也有土纺织的传统。晴伦线生产上了规模。还有留史的皮毛、东马的挽具,毛呢业、羊绒业。国有经济,有20多家小企业,设备差,竞争不过个体私营。集体经济永兴庄发展得好。毛纺业龙头是王启发的启发集团。新兴镇有阎小表、王新占、阎平易(澳新)等人的企业。百尺镇有京利、东亚、千里马、彩虹、大洋等企业。

1996年11月21日,我去定兴县了解情况。县委宣传部杨部长(怎么也想不起全名了)介绍了情况。他介绍了定兴的支柱产业:1、珐琅业,有20多年历史,有400多家,都是个体私营,从业人员有2万多,年产值达1亿多,财税收入为100多万。2、汽车改装业,牌子是新凯牌,税收为1000多万,占全县财政收入四分之一。3、礼帽业,龙头企业是丽华制帽厂。他说,县办企业都不太好。他介绍了农业情况,有6大产业:淮山(麻山药)、蔬菜、粮食、棉花、花生、辣椒。他介绍畜牧业情况,有肉鸡、羊、牛、猪,收入占农业收入的26%。他还带我们参观了天宫寺乡。该乡张春江书记介绍了情况。

1996年12月4日,我到易县了解情况。县委书记陈永久、宣传部部长王永山介绍了情况。该县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4万,辖28个乡镇处,496个村。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国民总产值10亿,财政收入5700万。他们还介绍了基础建设、城建、工业、农业、旅游等方面情况。他们说易县旅游资源多,开发得不好。望龙湖,投入1个多亿。中华日月城投入1个多亿。还开发了狼牙山、紫荆关、燕国城等景区。

到各处征求意见,我感觉大家反映最强烈的是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太多。由于这种报道一般都配照片,有人就跟我说,他们听到了群众编的顺口溜——“《保定日报》第一版,天天一张大长脸”(指领导照片)。我只能解释说,我也不想上啊,可那不是我能决定的。

到各县要乘车,报社司机曾建议我在公路上没人时学开车,可我记得市委书记张士儒曾在1995年5月5日全市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不准用公车学习驾驶,就不愿坏了规矩,一次也没学。

(除易县景区照片,其余照片原件由笔者本人保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