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诗经》里。
这表明,中国人民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就已经利用花椒了,从商代末年就开始了。

《蛮书》记载:“取生鹅治如脍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子及椒榝啗之,谓之鹅阙,土俗以为上味”,这里的椒,便是指的花椒。
在历史上相当一段时间内,花椒都是社会上流阶层才能享用之物,拥有和使用花椒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后来,有人把它供在敬神的案桌上;有人把它放在祖宗的墓里面;有人把它放进敬神的酒液中;还有人把它放进了中药铺里……

在中国历史上,花椒第一次作为调味品被记录,要到两汉之交了。
扬雄的《蜀都赋》里面记载四川调味品的文字,“……尔乃五谷冯戎,瓜瓠饶多,卉以部麻,往往姜栀,附子巨蒜,木艾椒蓠,蒟酱酴清,众献储斯”。
《蜀都赋》在这里一共罗列了八种调味品,其中四种为麻辣。可见,川人对麻辣的喜好,那是真的“自古以来”。
这是历史上,花椒第一次以调味品的身份闪亮登场。
花椒被作为调味品的第一次登场,是在中国西部的四川。
但花椒的第一次入菜记录,却并不在四川。

东汉汉末,第一本记载有花椒入菜的书,施施然来到我们面前。
书叫为《释名》,作者刘熙,青州北海人。书中有“释饮食”一节,解释当时的一些与饮食有关的词汇。
其中有一个词——也即一道菜——叫“䐄(han)炙”:䐄炙。䐄,衔也。衔炙,细切肉和以姜、椒、盐、豉。已,乃以肉衔裹其表而炙之也。
这道菜很有可能是一道奇特的烧烤“肉饺子”。做法就是先切肉馅(细切肉),然后用姜、花椒、盐巴和豆豉拌和肉馅。拌好了,再用肉(肉片)把肉馅包裹起来,上火烤熟(炙,就是烤)。

刘熙是山东人,从商代到东汉末年,山东未见出土花椒,也没有记录有花椒的文献资料。而交州最迟在西汉时,就有南越国王将花椒带入墓中,广州的东汉早期墓葬里面,也有花椒出土。
在广州的这两个汉墓中,花椒都是和农作物种子伴出。这说明,在广东,当时花椒已经相对世俗化、普遍化了。
但是当时的花椒,不是日常调味品,在烹调中使用频率不高,因此《释名》里面,只有一道菜用到花椒。
这么说来,史上第一道用到花椒的菜,很可能就是粤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