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集体宣布,消费贷“提额延时”,近期你收到短信了吗?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4-08 01:17:47

近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对消费贷产品进行“提额延时”。中国银行旗下“随心智贷”的最高授信额度由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从3年延长至5年;“中银E贷”的最高授信额度由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工商银行“融e借”的最长贷款期限由5年提升至7年;招商银行则将“闪电贷”最长贷款期限延长至7年。

当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愈发凸显。近期,不少人收到各类银行推送的极具吸引力的贷款方案短信,这一现象背后,实则是国家提振消费政策的具体实践。今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消费贷刺激消费这一热点现象,探讨其背后的逻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消费贷热潮

3 月 16 日,国务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 30 项具体措施,其中一项便是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的投入力度。

3 月 21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对消费贷业务进行了具体规范,如对信用良好、有消费需求的客户,将贷款额度从 30 万提高到 50 万,贷款期限从 5 年延长至 7 年,并给予内部资金转移 FTP 定价 10% 的优惠。

最近一个月相信不少人都收到了来自银行的贷款方案短信,其中个人消费贷方案十分诱人,年利率低至不到 300 分之 2.5,贷款额度最高可达 50 万元,期限长达 7 年,还可还息不还本。与国内房贷 3% 多的利率相比,这些消费贷方案优势明显。

近日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称,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这是为何呢?原因是当前消费贷利率跌破3%的"地板价",正在引发一场危险的资金暗流。现实中,不少人盘算着借贷用于偿还房贷或进行投资理财,赚取息差。

2024年普惠贷暴雷的教训就在眼前,当时大量房抵贷披着普惠外衣流入楼市,当房价下跌时,这些贷款立即变成烫手山芋。现在消费贷的本意是刺激真实消费,若再次沦为房贷替代品,不仅违背政策初衷,更可能埋下系统性风险。

消费贷如何更好惠民生促消费

(一)与上一轮消费贷的差异

此次消费贷政策与上一轮有着本质区别。上一轮消费信贷在鼓励发展过程中,处于互联网金融兴起阶段,大量非持牌机构参与其中,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过度消费和失信人员增多。

而此次明确规定只有持牌机构才能开展业务,且银行经过反思,已经吸取了上一轮的教训,在零售业务转型过程中,对个人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会更加谨慎地开展业务。

(二)银行的态度与考量

从银行角度来看,基层客户经理看到消费贷政策后通常会感到高兴。一方面,业务受到重视,考核资源会更多倾斜,开展业务更加容易;另一方面,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可扩大对优质客户的业务量,还能通过延长贷款期限,避免部分有暂时困难的客户贷款变成不良。

从银行整体来看,这一政策为调整客户结构、减少助贷业务、增加直营业务提供了机会。

(三)借款人的画像与风险

从借款人角度看,中等收入群体是拉动消费的主力。高收入群体消费天花板相对固定,低收入群体借贷消费能力有限。

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相对较高且稳定,有能力也有意愿通过借贷进行提前消费或集中消费,如购买大件商品、装修房屋等。但需要警惕的是,部分年轻人可能会因盲目跟风或受政策误导,进行非理性消费,给银行带来风险。

此外,对于消费的类型,可分为生产性消费、成长性消费和享乐性消费。银行应鼓励支持生产性和成长性消费,对享乐性消费则需谨慎评估风险。

(四)经济运行与创新思维

在经济运行层面,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视角认识经济循环。消费并非仅仅局限于实物消费,非物质消费同样能带动物质生产。

例如,看电影这一消费行为,会带动电影院建设、爆米花销售、交通出行等一系列物质和服务消费。在金融业务中,我们需要突破传统思维,运用二阶思维认识经济规律。

消费贷前景展望

总体来看,本次刺激消费的举措有望带来积极改观。

首先,社会对消费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单纯强调生产和基建,而是将消费置于经济运行的重要位置。其次,对消费的认识有所突破,不仅关注实物消费,也开始重视非物质消费和服务性消费,认识到它们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如果银行能够坚守信贷风险逻辑,将贷款发放给真正有需求、有还款能力且能有效利用资金的人,那么消费贷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监管机构也应与时俱进,为银行创新业务模式提供支持和引导,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此次以消费贷刺激消费的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消费市场能够持续升温,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素材来源墙裂坛

0 阅读:0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