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遭拜登、奥巴马、克林顿三代总统围剿!
深陷政治泥潭的特朗普故技重施,转头又给中国又安一条“大罪”。
特朗普的“中国牌”美国政坛最近热闹得很,前总统特朗普被三位前任——拜登、奥巴马和克林顿联手“围攻”,这场景确实少见。
曾经风光无限的特朗普,现在成了众矢之的,被指责分裂国家、破坏民主、挥霍国家领导力,面对这排山倒海的批评,他故技重施,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特朗普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三位前总统的批评只是冰山一角,他国内的支持率也跌到谷底,不少城市爆发了针对他的抗议游行,五角大楼泄密案更是火上浇油,政府信誉再次受损,据说五角大楼内部已经乱成一锅粥,处于崩溃边缘。
国际上,特朗普也到处碰壁,之前吹嘘和中国几周内就能达成协议,结果中国根本没搭理他。

和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的谈判也僵了,日本首相石破茂不愿意让步太多,只说可以考虑在进口美国汽车方面做些妥协,澳大利亚更是明确表示不会对特朗普低头。
更要命的是,几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快到期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却明确表示不会降息,这无疑给特朗普的财政状况带来了巨大压力。

内外交困的特朗普再次祭出了惯用的“中国牌”,他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些太平洋上的垃圾照片,说是中国送给太平洋的“礼物”,以此指责中国。
想想之前特朗普对环保不屑一顾,还带着美国退出了国际气候协定,现在却高举环保大旗攻击中国,真是讽刺。

其实,这也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拿环保问题说事儿了,他上一任期就污蔑中国污染太平洋.
当时中国外交部直接反驳,指出美军驻外基地才是最大的污染源,还列举了太平洋岛国民众对美国的不满,这次特朗普故技重施,想把国内矛盾转嫁到中国身上,减轻自己的政治压力。

特朗普经常打“中国牌”,因为他深知这招在政治上的算计,通过将中国描绘成威胁美国利益的对手,他能够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巩固自己的支持者基础,在他的支持者眼中,他成为了对抗“外部敌人”的斗士,是维护美国利益的捍卫者。
美国所面临的困境,无论是经济竞争、国际博弈,还是疫情,特朗普都归咎于中国。

从芯片领域的争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到已经被澄清的“病毒起源”问题,他都重新翻出来攻击中国,虽然这种简单的逻辑和煽动性言论已经难以说服大多数美国民众,但对于他的铁杆支持者而言,仍然具有效用。
然而,甩锅解决不了问题,三位前总统的联手批评,不是简单的政治攻击,而是直指美国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深层弊病。

他们指责特朗普造成了社会撕裂、民主制度危机、对外关系挫败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句“中国的错”就能掩盖的。
党争与撕裂民主党支持的媒体也借机大肆渲染“特朗普遗产”对拜登政府的拖累,把特朗普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势,特朗普的反击显得力不从心。
特朗普的“中国牌”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一种转移视线的策略,他很清楚,只要把中国树立成敌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团结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政治资本。

这种操作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却屡试不爽,在当前美国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的背景下,这种煽动性的言论更容易引发共鸣,也更容易被他的支持者所接受。
但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它不仅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进一步毒化了美国的政治生态,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外部敌人,不仅无助于解决美国自身面临的挑战,反而会让美国更加孤立,更加难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这场以特朗普为中心的政治风暴,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危机,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对立日益加剧,已经从政策层面延伸到个人攻击,甚至演变成一场“跨代骂战”。
奥巴马、克林顿等卸任多年的前总统也加入战局,对特朗普进行公开批评,这在美国政治史上非常罕见,这种激烈的政治斗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也让民众对政治制度的信心逐渐丧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重要的社会议题,例如医疗改革、税务政策、气候变化等,都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两党政客围绕着这些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却很少真正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改善民生,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在政治斗争中占据上风,如何在选举中获得更多选票。
这种政治内斗不仅无助于解决美国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和对立,而美国民众,才是这场政治游戏的最终受害者,他们的利益被忽视,他们的声音被淹没。

政治精英们的互相指责和“甩锅”行为,只会让民众更加失望,更加对政治感到厌倦。
同时,这场闹剧也让世界看到了美式民主的另一面,一个连总统都可以在舆论风暴中成为“标靶”的国家,一个政治价值观被解构成碎片的国家,未来将走向何方,值得深思。
信源:“前所未有”!三位美国前总统接连”炮轰”特朗普 鲁网 2025-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