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功臣徐茂公(李绩)的孙子。徐敬业自幼聪慧,得徐茂公喜爱,被传授马术、箭术、兵法等,天赋异禀,尽得爷爷真传。然而,他性格骄傲自大、刚愎自用。

683年唐高宗去世,武则天先后废立中宗、睿宗,最终自己登上帝位。武则天的擅权引起诸多人士不满,徐敬业及弟徐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县主簿骆宾王等,皆因坐事贬谪。他们聚会于扬州,各自以被贬谪而怨忿,于是谋据扬州举事,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

684年7月,徐敬业遣其党监察御史薛仲璋出使江都县,又令韦超向薛仲璋告“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薛璋收捕陈敬之下狱。数日后,徐敬业复至扬州,假称自己被任命为扬州司马,前来就任,又称“奉密旨,因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发兵讨之”。于是开府库,取兵甲授军士,斩陈敬之,复称嗣圣元年。徐敬业设立三府,自称匡复府上将军,很快便聚兵十万。骆宾王为他作讨武氏檄文,传布檄文到各州县:“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徐敬业还派人访求得相貌很像已故太子李贤者,对众人说“太子李贤未死,藏匿在此城中,今令吾辈起兵”。
武则天命大将军李孝逸率军三十万讨徐敬业。徐敬业率军在江淮之间攻拔州县,李孝逸军渡过淮河,屯兵高邮以拒之。徐敬业不听魏思温直捣洛阳的建议,而是听从薛仲璋先取常、润二州的意见,结果在润州等地作战虽有小胜,但在与李孝逸军的主力交战中,徐敬业军屡败。

徐敬业逃回扬州,欲乘舟入海奔高丽。船行至海陵,被大风所阻,属将王那相杀徐敬业及其弟徐敬猷、骆宾王等,传首东都。其党唐之奇、魏思温等皆被捕获,其子孙悉连坐伏诛。

徐敬业没有祖父的才智,他的造反失败连累了整个徐氏家族,武则天盛怒之下剥夺了徐茂公一家的勋爵,收回李姓,多人获罪下狱,甚至徐茂公的坟墓都被挖了出来。
神龙元年,中宗重登皇位,诏复徐敬业祖、父官爵,并重建坟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