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前脚刚签下大单,后脚就宣布反华,要求中方“付出代价”?

世墨墨 2025-04-24 01:55:4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730万桶石油订单,竟成加总理卡尼反华“投名状”?

前一刻还与中国签署能源大单,后一刻就高调变脸,对华强硬喊话,将中国描绘成“全球威胁”。

加拿大总理卡尼的变脸

中加石油交易,表面上看是双赢,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原油进口锐减90%的背景下,这730万桶原油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而对加拿大来说,这笔交易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能有效缓解特朗普时期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冲击。

但加总理卡尼签完协议立马变脸,对华态度180度大转弯,这背后的政治算计恐怕没那么简单。

近年来,加拿大对华政策日趋强硬,不断释放负面信息,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的发展指指点点,甚至试图拉拢其他国家一起向中国施压。

但同时,加拿大又积极寻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想从中国市场和投资中获利,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暴露了加拿大政府的真实意图,经济合作只是幌子,反华才是最终目的。

卡尼政府像是在玩走钢丝,试图在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但这无疑是一场危险的游戏。

石油交易背后的政治操弄

石油交易的墨迹还没干,加总理卡尼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攻击中国,批评中国的政策,抹黑中国的发展,甚至把中国描绘成“全球威胁”。

他用的那些词,和西方一些惯于指责中国的政客几乎一模一样,就像从同一份“剧本”里抄下来似的。

他声称中国对加拿大构成“最大威胁”,甚至把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正常活动也说成是“新兴威胁”,这些言论不仅毫无根据,而且充满恶意,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迎合西方反华势力,在国际上制造对中国的负面舆论。

卡尼还批评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立场,认为中国应该选边站队,加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这种观点完全无视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原则,也无视俄乌冲突的复杂历史背景。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而不是火上浇油,加剧冲突,卡尼的言论,暴露了他对国际政治的短视和偏见。

更过分的是,卡尼还对台湾问题指手画脚,妄称中国对台湾构成“威胁”。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权干涉,卡尼的言论,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挑衅,也暴露了加拿大政府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漠视。

至于卡尼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视为“新兴威胁”,更是无稽之谈。

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开发北极航道,是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

这符合国际法,也有利于全球航运安全,卡尼的指责,反映出他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恐惧,以及试图维护西方在北极地区主导地位的意图。

加拿大“双标”的根源

加拿大政府的这种“双标”行为,跟它对美国的依赖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加拿大在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也是美国。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加拿大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加拿大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虽然加拿大也曾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放弃了对美国的强硬立场,这种对美国的依赖和妥协,也影响了加拿大对华政策,使其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缺乏独立自主性。

面对加拿大的无端指责和挑衅,中国始终保持冷静和克制,多次重申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不移,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法改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符合国际法,旨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而不是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中加两国的贸易关系,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就像这次的石油交易,对双方都有利,可以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加拿大政府却将经济合作政治化,将其作为反华的筹码,这种做法最终损害的是加拿大的自身利益。

卡尼政府的反华言行,或许能在短期内迎合西方盟友,并在国内获取一些政治加分,但这种短视行为无法改变中加关系的长期发展趋势。

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威胁,加拿大如果执意与中国对抗,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信源:加拿大发上“美国财”:中国石油进口商从美国转向加拿大 观察者网 2025-04-18

信源: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2025-04-19 观察者网

0 阅读:0

世墨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