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有这样一个故事。
讲不吃辣的外地人到重庆,见到满是辣的菜单,显的很清淡态度很好的水煮肉片成了他们的必点菜,结果被辣得直冲天灵盖!
水煮肉片的“水煮”,着实是蒙了不少外地人!

水煮是辣椒版的“水煮”,水煮鱼、水煮牛肉、水煮豆腐、水煮脑花、水煮毛肚、水煮鸭血等等,都是重庆人约定俗成的烹饪规矩。
汪曾祺先生来渝时尝过一次水煮牛肉,后来他在书中写到:“水煮牛肉上来,我吃了一大口,把我噎得喘不过气来”,并且还下了个定论“川菜麻辣之最者大概要数水煮牛肉”,可见水煮菜肴的辣,的确非同小可。

而水煮肉片的前身,就是水煮牛肉。
过去的传统水煮牛肉,真有水煮这个环节。原始版的水煮牛肉,直接水滑,再起锅,热拌海椒面、花椒面吃。
后来有钱人的家厨,发明了把海椒、花椒面油淋的招数,把牛肉片用红汤煮,再把海椒先炕香、剁碎、再油淋……成熟版的水煮牛肉,就这样诞生了。
水煮牛肉据说最早诞生于北宋庆历年间的产盐重镇自贡。
当时自贡大批盐工,需要便宜又耐饿的食物充饥,便把目光瞄准了盐场退役的老牛。他们将其宰杀处理后,放入清水中加入盐、干辣椒、花椒等佐料,煮成大麻大辣之味,十分助饭。

论水煮肉片难的地方,则是如何让肉片麻辣鲜香够味儿。
水煮肉片的灵魂辣椒,在重庆起码得备齐干辣椒、辣椒面、豆瓣酱三大“椒”,才敢称一句家里面佐料齐全。
俏头也是及其重要的,传统水煮肉片有三种俏头:蒜苗、莴笋叶和芹菜。
而在重庆,那些胆大创新的大厨们,则把水煮肉片玩出了花样。莴笋叶有之,黄豆芽也比较多,还有用藤藤菜、包包白、小白菜、黄秧白……大约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非常洒脱。
虽然“水煮肉片”骗了不少外地人,但他们一旦尝上一口,便会被这吸满汤汁的麻辣肉片虏获味蕾。